《放牛班的春天》躁动和抗拒的表象下是渴望关爱的稚嫩灵魂

文|三斤情感说

《放牛班的春天》是2004年上映的一部法国音乐电影,由克里斯托夫·巴拉蒂执导,杰拉尔·朱诺、让-巴蒂斯特·莫尼耶、弗朗西斯·贝尔兰德等人主演。

影片虽上映距今已十余年,却依然保持极高的热度,被众多观影人所喜爱,豆瓣评分达到了9.1的高分。

影片不仅收到了普罗大众的一致好评,在业内也收到了诸多赞誉,。影片获得提名奥斯卡两次,斩获第17届欧洲电影节最佳作曲奖、第30届法国凯撒奖最佳声效奖、第30届法国凯撒奖最佳配乐奖。观察一下就可以发现,音乐无疑是将这部影片推向高点的重要原因。

影片讲述了一群被“再教育”的问题少年,与学校的新学监马修之间的故事。他们因为顽皮来到了这个被称为“池塘之底”的学校,学校的教育方式贯彻高压式教育,在老师之间被称为“行动——反应”。于是在学校这个本应充满欢声笑语的地方,却弥漫着沉寂的死气。

影片的故事题材并不新鲜,但整部影片流露出的真实感敲开了无数观影人的心房。这样一个平凡的故事打动我们的,其实也正因为它的平凡。世人皆俗人,无外乎你我。所以平凡身躯中不染世俗的可贵灵魂总是能一次次赚取观影人的眼泪。接下来,我就从导演选材、背景表达、成长感悟三个方面来展现影片的魅力所在。

《放牛班的春天》躁动和抗拒的表象下是渴望关爱的稚嫩灵魂

01、创作手法:在一潭沉寂的死水中,导演用音乐泛起温暖的涟漪,这种温柔的叙事方式,形成整个影片特有的艺术风格。

①选材:导演聚焦“问题少年”这一社会问题,提升了影片的社会价值。

导演对于主角人物的选取可谓用心良苦。他遍寻全国,终于从一个儿童合唱团中找到了饰演皮埃尔的十二岁男孩,邀请他试镜后,立刻确定他是最佳人选。不仅如此,影片中马修老师班级的其他孩子,也并不由专业的儿童演员饰演,而是从附近的小学挑选了65位天然率性的孩子。这样精心的选取,才形成了影片中浓浓的真实感。

学监马修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不是完全的用爱和包容去感化他们,他也有严厉的时候。他所做的,都是一些最基本的、孩子们最需要的东西。比如在他让学生去照顾被伤害的马桑大叔,教会他承担责任,并为自己做错的事情感到忏悔。并用音乐给孩子们打开新世界的大门,让他们发现生活还有诗和远方。最后,他带领着他们学会感激。

孩子们对待马修的前后态度是截然不同的,从一开始的嘲笑马修是“秃头”,转变为后来的皮埃尔因为扔了马修墨水而被孩子们指责。不得不说,马修身上有一种神奇的魔力,这种神奇的魔力和他的同理心有很大关系。他可以理解孩子孩子们为何犯错,并明白应该如何带领他们走出错误区域。相对于马修的因材施教,学校奉行的“行动——反应”只是治标不治本罢了。

对于犯错的孩子,马修并没有一味的宽容,也没有采取粗暴的关禁闭方法。他保护了孩子们的尊严的同时,也对他们进行了正确的教育。在我看来,以上的一切,都源于马修真实的、对孩子们的爱。这种爱,不是无限的纵容,而是张弛有度的理解。这种教育方式看似简单,但如果没有平衡好宽容和严厉的天平,也往往不能成功的教育孩子。

因此,导演的选材十分有特点,不仅用最浅显的故事讲述一个深刻道理,更是让在座的观众们从中汲取一些思索。

《放牛班的春天》躁动和抗拒的表象下是渴望关爱的稚嫩灵魂

②穿插音乐:影片中加入大量音乐并和影片整体完美相容

对于影片中穿插的音乐,导演更是高标准的要求。影片中出现的几首音乐,几乎都是原创新歌曲,不同于一般的圣诞颂歌等传统歌曲,这些歌曲强劲有力,充满生命气息。在清冷的大环境下,歌曲成为孩子们朝气的唯一表现。同时歌曲的出现也伴随着孩子们思想的变化,从一开始的唱歌不认真到后来的全神贯注,都是在他们身上发生的“不可思议“。

歌曲成为了影片的灵魂,它的每一次出现,都让观影人如沐春风。这种结合的观影体验,抓住了观影人的眼睛,也抓住了观影人的耳朵。进而让观影人体会到了更多的影中人的情感。也正因为歌曲,影片留给了观影人无限的回味。每观影人回想这部电影,聆听影中音乐的感觉就会重新出现在身体里,随之而来的观影时的感受也久久不散。

《放牛班的春天》躁动和抗拒的表象下是渴望关爱的稚嫩灵魂

02、背景表达:在灰黑色的背景基调下,每一个新增的柔和情景都成为影片中珍贵的惊喜。

①镜头语言:导演在表达更细腻的人物情感时,突出人物面部,以表达出细微的人物情感。

影片中人物的情感其实很难表达。因为主角一部分是孩童时期的少年,他们的情感大多单纯质朴,另一部分是上了年纪的老师们,他们的面部表情大多木讷统一。所以只有演员去演绎感情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导演巧妙的拍摄手法。

在影片中,每当要表达细微情感的时候,导演就会采用推镜头的方式,放大人物面部,让观影人更集中精力去体会他们的情感。例如在拍摄不良少年蒙丹的时候,导演放大了蒙丹的面部,呈现出一种狠厉的感觉。在伯爵夫人面前演唱时,皮埃尔第一次露出感激的申请,这正是导演放大了皮埃尔的面部,聚焦于他的眼睛,才让观影人也切实体会到了他的”感激“之情。

《放牛班的春天》躁动和抗拒的表象下是渴望关爱的稚嫩灵魂


②背景变化:影片的季节从开始时的严冬变化到影片结尾的夏日,完美契合影片中人物的心理变化。

马修来到”池塘之底“的时候正值冬日,学校的黑灰建筑和冰冷的季节都让马修感到害怕。这种背景对于观影人来说,更多的体会到的是毫无生机。

学校这个本应充满生命力的地方,却好像是一群毫无希望的人的住所。

里面的学生对未来没有希望,里面老师也不抱有希望。这样一种死气和这里本应存在的生机形成了巨大反差。给了观影人的内心一个疑问的抨击。而到了结尾的时候,影片的结束却是在炎炎的夏日。孩子扔下的纸飞机也载着他们希望飞在温暖的阳光里。在那个夏天,那个一如既往的星期六,马修带走了一直等待的派皮诺,和他一起乘车消失在绿茵里。

在我看来,影片开始和结束时季节的不同,表明了孩子们内心的变化。从冬日生活的暗淡无光到结尾的阳光普照,这也暗示了孩子们光明的未来。导演这种高超的手法,让观影者进行深度思考。

《放牛班的春天》躁动和抗拒的表象下是渴望关爱的稚嫩灵魂

03、人生价值:基于电影《放牛班的春天》,我将结合现实生活,谈谈对人生价值的三点思考

①拥有正确的世界观是创造人生价值的前提

如果皮埃尔没有遇到马修,校长也没有被罢免,皮埃尔可能会成和蒙丹一样的不良少年。厌恶世界,厌恶老师,永远不懂得感激。这样的人生是可悲的,但他有幸遇到了马修,自此人生改变了轨迹。

其实现实生活中的我们,在教育孩子的时候,首先应该给孩子们树立一个正确的世界观。带领他们正确的认识世界,他们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拥有了良好的价值观,判断力,就会于无意间提升自己的人生价值。

②我们无意播撒的种子,会在某些心灵的土壤留下一片绿荫

马修其实只是影片中孩子们人生中所遇人的千万分之一,正式只在他们的人生中停留了短短的一年的过路人,陪伴他们看过四季之后,不知不觉的就带领他们去了光明的未来。

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不应吝啬自己的善意,哪怕是一点一滴的善意,都有可能发挥独特的力量。今日我们扶起一棵树苗,他日树苗就会为无数鸟儿提供栖息之地。今日我们不吝善意,他日善意就会汇成汪洋。

③选择一个正确的教育方式,会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事半功倍

影片中出现了一个对比,马修和校长教育方式的对比。相对于马修的张弛有度,校长只是简单粗暴的扼制。可是以暴制暴不能长久,以理服人才能长治久安。也正是因为校长粗暴的手段,才会带偏这些孩子,使他们错误的认识世界,并与学校的矛盾愈演愈烈。

真正的教育也是如此,我们也应该时不时反思一下我们采取的教育方式。当我们教育孩子时,如果孩子始终不能走上正确的道路,不妨去想一想,是不是哪里出了问题?是否太宽容,是否太严厉,选择一种正确的教育方式,再去教育孩子的时候,往往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放牛班的春天》躁动和抗拒的表象下是渴望关爱的稚嫩灵魂

总结一下:

这部影片的情节虽然平淡无奇,但导演的细致追求和大胆应用音乐使影片进入了新的境界。这种艺术和生活完美融合的新境界,使这部电影成为电影界的经典陈酿。并把关注问题少年这个话题重新带到了世人面前,每一代人的每一次观看,都让影片的社会价值得到了体现。生活中不乏与皮埃尔相似的“问题少年”,如何引领他们认识新的世界、如何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都是当今社会值得思考的问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