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首发,建议秦汉建都关中和称关中“天府之国”者皆河南人

战国时期的苏秦向秦惠王陈说“连横”之计,就称颂关中“田肥美,民殷富,战车万乘,奋击百贸,沃野千里,蓄积多饶”;并说,“此所谓天府,天下之雄国也”,这比成都平原获得“天府之国”的称谓早了半个多世纪。《前汉书》(第40卷)记载,刘邦战胜项羽后,张良建议刘邦定都关中时说:“”“夫关中左崤函,右陇蜀,沃野千里,南有巴蜀之饶,北有胡苑之利,阻三面而守,独以一面东制诸侯,诸侯安定,河渭漕挽天下,西给京师,诸侯有变,顺流而下,足以委输,此所谓金城千里天府之国也。”

《史记·高祖本纪》还记载田肯之语:“田肯贺,因说高祖曰:“陛下得韩信,又治秦中。秦,形胜之国, 带河山之险,县隔千里,持戟百万,秦得百二焉。地势便利,其以下兵于诸侯,譬犹居高屋之上建瓴水也。”此“像高高的屋顶向下流水一样”说,乃成语“高屋建瓴”的出处。《史记》中把关中称其为“金城千里”“天府之国”和“四塞之国”。成都平原被称为“天府”约在公元208年,诸葛亮所作的《隆中对》提到蜀地是“天府之土”,比关中称“天府”晚了500多年。而把四川称作“天府之国”最早见于陈子昂所写的文章中,此时已比关中称“天府之国”晚了800多年。《过秦论》:“始皇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固。”(明)缪希雍《葬经翼》:“关中者,天下之脊,中原之龙首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