灭商之前,周文王如何「统一」关中?

灭商之前,周文王如何「统一」关中?

《上古先汉民族史》系列

124 平定关陇

上节说到,周侯姬昌被软禁期间,太子仲发率领周人寻求出路,最终成功与江汉四国等方国结盟,并让江汉四国率先反商,迫使商王帝辛释放姬昌,寄希望于稳住周国,并让周国代为平叛。

这一幕与500年前,末代夏王癸释放商王大乙回国的那一幕极为相似。夏王癸俘虏商王大乙后,并不能彻底打败商国,而且夏王国还有其他的敌对势力需要应对,所以不得不释放商王大乙,以防止商国把夏拖入到无休止的战争泥潭中。

灭商之前,周文王如何「统一」关中?

站在后人的角度看,我们会觉得,夏王癸和商王帝辛很愚蠢,但在当时的情况下,他们并不能判断出哪一支敌对势力会成为自己的致命威胁。

话归正题,周侯姬昌被释放前,可能就已经知道国内的各种动向了。毕竟作为一方大方国的君主,他是被软禁而不是囚禁,还是有偶尔的机会可以见到周国的来人,互相传递情报。

所以归国后不久,重掌周国大权的姬昌,很快就「受命称王」。《诗经》称作「文王受命,有此武功」「有命自天,命此文王,于周于京」。

称王很好理解。周国此前是商国的藩属,国君的称号一般是公、伯之类,在被商人册封并赋予镇守边疆的重任后,往往国君的称号也可以称作侯。但是王的称号是最尊贵的,在商王国的宗藩联盟体系中,只有商的君主,才能称作王。

周侯姬昌称王,也就意味着,周人单方面宣布,不再臣属于商国,改而与商王国平起平坐了。

「受命」的意思,就是接受上天的命令,更简单一些,就是承接天命。与西北戎狄的信仰类似,周人信仰天神,有重大政治行动时,都会有祭天的仪式,以天的名义来为军政行动加持光环。

灭商之前,周文王如何「统一」关中?

也因此,周人的君主,除了改称「王」以外,还有了另一个称号「天子」,意为天神之子,代表上天来管理人间。与商王国王权神权分离,以及同时期中东、中亚地区的王国相比,周王国在诞生之初,就实现了王权与神权的合一,并决定了此后周王朝世俗化的倾向。

老周侯姬昌称王时,商王帝辛正率领商国军队,在第三次征伐夷方的路上。趁着商王国主力无暇西顾之机,周侯姬昌(此时应该可以改叫周文王了)采用了太子仲发为首的周国执政团队的意见,开启了征伐四方的模式。

当然了,姬昌称王究竟是对外高调宣布,然后明目张胆的攻打其他方国,还是仅仅只对内宣布,对外依旧臣服于商,然后打着为商平叛的名义攻打其他方国,暂时就无法考证了。

不管是哪一种情况,从季历被软禁的文丁11年起,到如今,相隔50多年,周国终于回到了对外扩张之路上。

最先被周国攻打的是丰、镐两国。

前文中分析过,丰、镐两国位于关中中部的渭水南岸地区,分别位于渭水支流沣水的两岸,丰在沣水以西,镐在沣水以东,也就是现在西安市的西南部一带。

周国之所以拿丰镐两国先开刀,原因在于两国距离周人的领地太近。文王之父季历兼并程国之后,将程国都城改为程邑,作为岐邑之外的第二大城邑,有点类似于副都的性质,周国的王廷也常常驻跸在城邑。而丰镐两国就在程邑的南侧,与城邑隔渭水相望。

灭商之前,周文王如何「统一」关中?

如果仅仅是距离近,倒也没有什么,但丰镐两国似乎是商王国的铁杆小弟。考古显示,丰镐遗址中周文化的下层,是典型的商文化(殷墟文化关中类型),推测丰镐两国的国人,可能是商族人中的某个宗族,也有可能是被商文化同化并认同商国的其他部族。

有这么两个商王国的小弟蹲在副都城邑的旁边,换谁都不好受。除此以外,丰镐两国还是周人向东发展的最大阻碍。拔除这两颗钉子,是周人最迫切的选择。

关中盆地的地势,并不是完全的平坦,渭水将关中分为南北两部分,地势呈现南北高中间低的趋势。此外,自西向东,地势也由高变低。

整体来看,关中盆地西窄东宽,东部应该更有开发的价值,周国占领程地后,应该沿着渭水北岸,继续向东扩张,占领西洛河下游(战国时期称之为河西之地)才对。

但在当时,黄河与渭水都没有堤坝,河西之地虽然平坦广阔,但地势也低平,很容易受到洪水的侵扰。所以从早羌文化(老官台文化)开始直到西周,河西之地都不是考古遗址密集区,甚至直到西汉时,河西之地的人口相对关中其他地区来说,都略显稀少。

灭商之前,周文王如何「统一」关中?

那么哪些地区人口相对稠密呢?

其中一个就是关中中西部的渭水北岸,也就是季历时代周国的领地。这里自西向东分布着一些黄土台原,既利于农业生产,又免于渭水泛滥的困扰。这些台原分别是西平原、和尚原、周原、积石原、始平原、毕原等等。

另外一个,就是关中中部渭水南岸地区,也就是丰镐等国所在的地区。关中渭水以南,自西向东也分布着一些台原,比如五丈原、铜人原、细柳原、神禾原、少陵原、白鹿原、阳郭原、孟原等等。

这些台原中,分布在西部的比如五丈原,和分布在东部的比如孟原,因为渭水距离秦岭之间的距离太短,因而一般面积不大。而分布在中部的西安、渭南一带的台原,因为渭水南距秦岭较远,所以原的数量多,面积也大。

简单来说,当时关中的两块宝地,一块就是西北部的周国领地,一块就是中南部的丰镐地区。所以,拔除丰镐这两颗钉子,夺取关中东南部地区,是周人最为迫切的选择。

史书没有记载文王伐丰镐是哪一年的事情,但根据《史记》中的记载,文王受命称王四年之后,周国的用兵对象基本上就是商王国的直属藩国,黎国、邘国、崇国等,位于晋东南和豫中地区。可见,攻伐丰镐,至少也要早于受命4年(公元前1054年),并且很可能就在受命元年(公元前1057年)。

灭掉丰镐两国之后,周军还顺道东进,占据骊山西麓一带,捣破了商族人在关中的最大据点——老牛坡遗址(目前考古发现是如此)。

控制了周原、毕原(程地)与丰镐,周人便占据了当时关中最富饶的两个地区,等于主宰了整个关中。那么接下来的计划,就是挥师东进,联合关中的羌、微,江汉的庸、彭、卢、濮,以及老姻亲挚、莘两国和晋西南的兄弟之国虞国,大举伐商了。

但是周人的侧翼,还有一个敌人打断了周人的计划。

受命元年或2年左右,陇东高原的犬戎(昆夷)突破豳地,进入关中侵扰周人。《竹书纪年》中记载为,「冬十二月,昆夷侵周」。《帝王世纪》中记载为,「昆夷伐周,一日三至周之东门,周文王闭门修德而不与战」。

闭门是有可能的,修德是不可能的,闭门更大的可能是坚壁清野,这是后世农耕族群对付蛮族入侵的常用方式。犬戎虽然是半农半牧,并非游牧民族,但陇西陇东适合养马,所以犬戎也像游牧族群一样拥有很多马匹。犬戎军队虽然和周人一样更擅长步战和车战,但马匹可以用作步兵的代步工具,使得犬戎可以迅速加入或撤离战场,机动性很强。所以,应对犬戎入侵,直接应战不是最好的办法,坚壁清野反而是一个很有效的办法。

灭商之前,周文王如何「统一」关中?

由于周人的坚壁清野,犬戎并没有获得多大的战果,最终退兵。但事情并不会就此结束了,小宇宙开始爆发的周国,不是谁都能随便招惹的。

可能在受命2年(帝辛22年/公元前1056年),文王率领周人征伐犬戎。《史记·周本纪》中记载为「明年,伐犬戎」,《竹书纪年》中记载为「诸侯朝于周,遂伐昆夷」。但没有更多的史料记载这场战争的过程与结果。

但我们可以根据后来的历史来反推这场战争的结果。文王伐犬戎后,文献考古都还没有周人再次征伐犬戎的记载,直到文王重孙子的孙子周穆王时代。《国语·周语》记载,周穆王想要征伐犬戎,祭公谋父劝谏穆王时提到,犬戎的君主一直按照他的职责来朝见(犬戎氏以其职来王)。可见,从文王末期直到穆王这将近百年的时间内,犬戎都是臣服于周王朝的,说明文王伐犬戎这一仗,获得的战果很不简单。

如果有人无法想象出这场战争的情况,那我们直接联想到东汉末年曹操大军征讨乌桓这一仗,把文王伐犬戎理解成西周版的曹操征讨乌桓就好了。

这场战争之后,犬戎有可能向陇东高原的西部和陇西退却,以至于义渠等五戎占据陇东高原。但也有可能,犬戎仍然占据陇东高原,西周末期,犬戎攻破周王都,大批戎族进入关中,义渠五戎留在了陇东,才形成后来的义渠国。

征伐犬戎的战争并没有因为犬戎被打败而结束。周军从陇东高原走一遭之后,还想顺便收拾邻近的其他方国。这些方国位于汧山北麓,泾河中游一带,处于豳地的西侧,犬戎各部的南侧,可考的有共国、阮国、密国(密须国)。

灭商之前,周文王如何「统一」关中?

巧合的是,这段时期内,三个方国正相互争斗,更明确说,是密国「欺负」共、阮两国。这给了周人收拾密国的机会。《诗经·大雅·黄矣》记载为,「密人不恭,敢拒大邦,侵阮徂共」,结果自然就是周文王非常生气,率军讨伐密国,「王赫斯怒,爰整其旅,以遏徂旅」。

《竹书纪年》则记载为,「密人侵阮,西伯帅师伐密」。《史记》记载为,「明年,伐密须」(伐犬戎之后)。

除了传世文献,考古也发现了文王伐密的证据,周原甲骨文中记录,「今秋,王西克往密」「王其往密山」。

《帝王世纪》和《吕氏春秋》中记载了文王伐密之战的结果,密国的亲周贵族把他们的国君绑到文王面前,投降了周人。《竹书纪年》也记载,「密人降于周师,遂迁于程」。

不过,后来周共王时,又在泾河上游灭了一次密国,说明文王时,密国并没有被灭国。很可能,文王把密国中与周国作对的一部分国人迁到了周人的副都——程地,就近监视起来,而对臣服于周的密国人,则网开一面,允许他们延续密国的国祚。

夺取丰镐之地,控制了关中最有实力的两个地区,又打败犬戎、密国,使陇东高原各部尽数臣服,解决了后顾之忧,又有挚国莘国在关中东部暗中策应,虞国在晋西南互为支援,此时的周国,可以说作好了一切准备,就等着周文王一声令下大军东进,正式伐商了。

有了四十多年前冒进伐商的教训,文王再次兴兵伐商,采用了全新的战略。

这是个什么样的战略呢?我们下节继续解读。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