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塘月色》:从荷塘诗意中,寻觅朱自清的理想桃花源

朱自清的散文,总能贮满一种诗意。这不是说他的散文富含多少惊艳的诗句,而是指他可以将诗歌的意境巧妙地和散文的意境融为一体,和谐地寄寓在散文的景物之中,景中有情,情中有景。在朱自清的散文中,

他将自己完全地融入到了画面之中,在文字变换间,找寻到了自己的情感追求。

《荷塘月色》亦是如此。这首现代抒情散文的名篇,描绘作者心情烦闷外出散步时,偶然遇到了一池曼妙的荷塘月色,于是便也也在轻纱掩映的荷塘景色中,寄托了自己的心之所向。

《荷塘月色》:从荷塘诗意中,寻觅朱自清的理想桃花源

时代在不停地变换,但蕴藏在文学作品中作者的精神追求,永远在时间的长河中熠熠生辉。于是今天的我们,也可从当时的社会环境和作者的内心对抗中,觅得深藏在朱自清内心深处的桃花源究竟是何种光景。

01朱自清心中“不宁静”的来源

“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

这是荷塘月色开篇的第一句话,直接,简明扼要地点出了作者的内心状态,而下文的思绪翻飞,神驰万里,或行或止,或喜或愁,都和这“颇不宁静”的心情有着紧密的联系。

一个简单的“颇”字,更是将朱自清心中的“不宁静”重点勾勒了出来,“不宁静”于记忆中父亲青布棉袍的背影,“不宁静”于父亲将自己拒之门外的冷眼,朱自清思念着扬州的家,却又踌躇着是否回去,一时间没了主意。

于是便有了开头这一句“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这一句话,不仅仅是是作者艺术构思的焦点,也是整篇文章的文眼,它以强烈的直接抒情开始,将淡淡哀愁流露在字里行间,为全文定下了感情的基调。

但是朱自清的“不宁静”,远不止于此。

1927年,朱自清29岁。29岁的朱自清早已不是1919年5月4日在天安门广场,手举旗帜,高喊口号,激情满腹的北大学生了,当年以战斗姿态怒吼着“血是红的,血是红的!”的青年,随着年岁的增加,就如同江南梅黄时节的满城风絮一般,渐渐散去了。

29岁的朱自清,心头充盈的是血,是泪,是痛苦,是死亡,是一年前3月18日,执政府门前那哀戚的一幕,警笛一响,便是几排枪声。他茫然地跟着人群奔逃,手臂与马褂上都染满了鲜血。

《荷塘月色》:从荷塘诗意中,寻觅朱自清的理想桃花源

朱自清

在军焰熏天的年代,朱自清终于明了书生议政,他这种像老鼠磨牙一般的行为,只是徒然。29岁是个不再耽于梦想的年龄,什么蔷薇色、玫瑰色的梦都变成了灰白色沉甸甸的现实。

但是朱自清做不到弃笔从戎,于是他内心对国家危难于前,自己没有丝毫作为的压抑痛苦,深沉的爱国之情与在苦难之下无可奈何的渺小,汇聚成了内心的挣扎,不得已,他写道:

“沿着荷塘,是一条曲折的小煤屑路。这是一条幽僻的路;白天也少人走,夜晚更加寂寞。荷塘四面,长着许多树,蓊蓊郁郁的。路的一旁,是些杨柳,和一些不知道名字的树。没有月光的晚上,这路上阴森森的,有些怕人。”

内心的火山明明已然沸腾,汇聚在纸笔之上,却只是如此轻描淡写的几句话,“白天也少有人走,晚上更加寂寞”,而这寂寞之下,该是朱自清多少的心酸与无奈。

02迷人的荷塘月色,暗藏了朱自清痛苦灵魂对现实的反抗

很多人赞扬朱自清荷塘月色之中的美好光景,赞扬荷叶临风摇曳的姿态,赞扬荷花的玲珑剔透,赞扬夜色朦胧之下,轻纱掩映般的绝美景象。但是揭开荷塘月色的迷人画卷,看见的是朱自清痛苦灵魂与现实的反抗。

“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个世界里。……这是独处的妙处,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塘月色好了。”

这是荷塘月色图描绘的源头,朱自清为何可以发现荷塘之美,为何可以沉浸在荷塘景色之中,是因为这片天地“好像”是他的,他“好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

明明是喜悦的句子,却全都运用了“好像”去修饰,说明这种喜悦之情是建立在虚幻的遐想上的自我慰藉。从以后的行文中可知这当然也只能是不堪现实一击的淡淡地喜悦。尽管如此,由于此时此地能使身心挣脱生活的种种羁绊,偷得片刻安宁,因而才有了“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是个自由人”的感觉

《荷塘月色》:从荷塘诗意中,寻觅朱自清的理想桃花源

于是痛苦的灵魂与现实交织在朱自清的内心,汇聚成了一种美好的想象。

写荷塘之美,写月色之撩人,都是一种美好的期望,他渴望,渴望着现实真的如他所想的一般,美好和谐,于是他沉浸在美好的荷塘景象之中,欣喜愉快,这何尝不是一种逃避,构建出了的美好越是光明,越是突出了朱自清的妥协与不甘。

朱自清幻化出来了荷塘美好的景象,又何尝不是一个痛苦的灵魂对黑暗现实的反抗呢,生活虽不如意,但在朱自清心中始终有一方乐土,那便是隐藏在他内心深处的桃花源。

03朱自清“物物不为物所物”的理想桃花源

朱自清写自己派遣情绪,来到河边,看到美好的荷塘月色,是心情开阔的,于是荷塘也有了往日没有的美感,这是顺着情绪所写的,是和谐的所以是美的,是朱自清心之所向的。

《荷塘月色》:从荷塘诗意中,寻觅朱自清的理想桃花源

这荷塘的描写就像一条路,蜿蜒地通向了朱自清心中那片纯洁的理想桃园。

朱自清写采莲:

“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采莲是江南的旧俗,似乎很早就有,而六朝时为盛;从诗歌里可以约略知道。采莲的是少年的女子,她们是荡着小船,唱着艳歌去的。采莲人不用说很多,还有看采莲的人。那是一个热闹的季节,也是一个风流的季节。……

可见当时嬉游的光景了。这真是有趣的事,可惜我们现 在早已无福消受了。”

朱自清写散文时,是将自己代入到了画面之中,而朱自清之所以特意强调六朝时采莲的景象,是因为那是朱自清内心所向而不可得的,——六朝时庄子的“物物不为物所物”的思想。

《庄子·外篇·山木第二十》里有一句话,“物物而不物于物,则胡可得而累邪”。大意是,利用外物,而不被外物所役使,这样怎会受到牵累呢!

在庄周生活的那个年代,“物”还是比较匮乏的。彼时庄子就说出这样的睿言智语,着实令人感佩。庄子的这句话既没有否定“物物”,也没有一味强调“不物于物”。既能得心应手地“物物”,又能保持“不物于物”的心境,这样才能做到真正的“逍遥”。

朱自清想寻找安宁但又不可得,幻想超脱现实但又无法超脱,这正是那个黑暗的时代在他心灵上的折射。他幻想着有一天自己可以不为现实外物所干扰,获得一种从内心上出发形成的宁静,但是,他失败了。他希望自己可以不在意,但是事实是他无法,于是这再一次加重了朱自清的痛苦,

于是他无比渴望六朝时的那种思想风骨,而这份渴望,在朱自清的内心中沉淀,最终汇聚成了心底一块渴望而不可得的理想桃花源。

总而言之

朱自清的内心有着一个理想桃园,在哪里,他可以得到暂时的超脱,可以得到内心片刻的安宁,他在这荷塘月色的理想温馨而朦胧的世界,超出了平常的自己。

谁道,这片荷塘月色不是他理想桃园的一个外放呢?

“荷塘月色”营造的片刻宁静,虽无法让朱自清获得永远的解脱,但是一颗平常心能够打开名利锁。既然十字街头的呐喊,不适合朱自清,那不如奔赴象牙塔,开始心灵跋涉的征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