瘟疫“衰於驚蟄”這是真的嗎?

今天是3月5日,也是我們農曆二月十二日,迎來了二十四節氣之一的驚蟄。我們古代曆法有言:“瘟疫始於大雪、發於冬至、生於小寒、長於大寒、盛於立春、弱於雨水、衰於驚蟄。”千百年來,發生在中國的歷次瘟疫都是按這個規律始終的。由目前看來,疫情一天天好轉,大多數地區已解除封閉,走出戶外,擁抱太陽。由此看來,好像也有些道理。

瘟疫“衰於驚蟄”這是真的嗎?

但仔細看看驚蟄的由來,好像也不能太絕對。

驚蟄最開始並不叫驚蟄,而是叫做“啟蟄”。顧名思義,“啟”自然就是最初的意思,“蟄”是蟄伏的意思,啟蟄就是說曾經在冬季時候那些蟄伏的動物們,到了這個時候,都紛紛跑出來了,動物開始活躍,植物自然也不會閒著,這時候就慢慢進入到了春耕的季節,長時間的農閒已經過去,農民們就要開始忙活春耕了,畢竟一年之計在於春。啟蟄後來之所以改名叫做“驚蟄”,是到了漢景帝時代,因為漢景帝名為劉啟,所以需要避諱,於是將啟蟄改名為驚蟄,也有“萬物出乎震,震為雷,故曰驚蟄”的意思。而後來到了唐朝時期,已經沒有必要避諱了,所以又重新開始使用“啟蟄”這個名字,但是因為“驚蟄”的時間已經有好幾百年,所以這個習慣已經改不過來了,驚蟄就沿用至今。

驚蟄,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三個節氣。鬥指丁,太陽到達黃經345°,於公曆3月5-6日交節。驚蟄,為干支歷卯月的起始;卯,仲春之月,卦在震位,萬物出乎震,乃生髮之象。時至驚蟄,陽氣上升、氣溫回暖、春雷乍動、雨水增多,萬物生機盎然。在二十四節氣之中,驚蟄反映自然的是生物受節律變化影響而出現萌發生長的現象,它是古代農耕文化對於自然節令的反映。農耕生產與大自然的節律息息相關,驚蟄節氣在農耕上有著相當重要的意義,自古以來我國人民很重視驚蟄這個節氣,把它視為春耕開始的節令。

俗語不管它是否靈驗,但讓我們瞭解到中華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讓我們知道了更多古人的智慧。在人類的歷史長河中,從古至今,在我國農村地區,世世代代勞動農民在從事勞作過程中,通過自己的實踐和觀察,摸索總結出很多關於氣象、農業生產的諺語,並且具有很大的實用性,這隻能代表過去有例子證明瘟疫“衰於驚蟄”,不代表是絕對的,而且這次的病毒智商極高,讓人難以捉摸,所以我們還是相信國家,相信人民的力量吧!你認為對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