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承疇登場,奮力挽救大明危局,西北農民軍聞之膽散

導語:

雖然明朝朝廷在面對西北大規模農民叛亂的問題上很昏庸,但是明朝的武將卻是人才輩出。為了挽救這個破碎的王朝,大明武將在戰火中不畏的流血與犧牲。可是一個國家的維持並不全在武功,主要還是在文治上,大明王朝的土崩瓦解,正是由於文官的舞公弄私,才導致了國家的滅亡。在西北這片戰場上,數百萬農民開始反叛明朝的統治,但是有一個人,是近百萬農民所懼怕的,這就是即將登上歷史舞臺的洪承疇。

無師自通

在洪承疇都兵西北之前,只是一介文官。萬曆二十一年(1593),洪承疇出生於福建泉州府安南縣中的一個貧困家庭,所以洪承疇的教育很成問題。好在天無絕人之路,洪承疇所在的村莊受到富貴人家的支持,舉辦了村學,這使愛讀書的洪承疇獲得了免費讀書的機會。

洪承疇登場,奮力挽救大明危局,西北農民軍聞之膽散

洪承疇像

洪承疇自幼就表現出不凡的智慧,因此受到當地人的賞識,並允許洪承疇免費上課。在書籍眾多的村學教室裡,洪承疇看到了許多書籍,而洪承疇更是對其愛不釋手,在閱讀中幾乎寢食具忘。除了傳統的儒家四書五經以外,洪承疇還很喜歡看軍事類的兵書,如《三國志》、《孫子兵法》等,正是因為洪承疇讀書很廣,自幼便有很高的才學。

萬曆四十三年(1615),二十三歲的洪承疇通過鄉試,並於次年登進士位。在文官這條路上,洪承疇走的似乎很普通,所以洪承疇在刑部度過了很平凡的六年。直到天啟七年(1627),洪承疇的才幹被朝廷賞識,升任陝西督糧參政,在陝西,洪承疇將開始他傳奇的一生。由文官成為武將,洪承疇可謂無師自通。

解圍韓城

崇禎元年(1628),陝西大旱,迫於生計的農民走上了反叛的道路。由於旱地範圍廣,影響範圍大,所以波及的農民也非常多,達到近百萬。反叛的隊伍使西北地區許多州縣望風而逃,因為農民軍的隊伍幾乎望不到頭。

洪承疇登場,奮力挽救大明危局,西北農民軍聞之膽散

《大明劫》劇照

明朝朝廷為了解決西北問題,派出了楊鶴負責此次西北的戰亂。這個決定非常昏庸,因為楊鶴是一介文官,只是因為在西北問題上說了兩句,便攤上了一件不好做的差事。楊鶴到達西北地區後,以安撫作為主要治理西北叛亂的方法,說白了,就是給農民軍發錢。不得不說,發錢這一舉動還是很有效的,使大部分農民軍都平息了下來。但是明朝朝廷正在用錢之際,此時不僅有西北地區的反叛,還有東北後金勢力的對抗。而農民軍的問題,也正是朝廷經濟緊張造成的,所以楊鶴的政策很短視,這也導致花費的錢反而加強了農民軍的勢力。

楊鶴作為三邊總督,對此事有不可推卸的責任,但是楊鶴的繼任者,將用武力使農民軍望而生畏,而這個人,正是洪承疇。洪承疇在西北的第一場戰鬥,正是在韓城打響的,從此洪承疇憑藉軍事技能,一路高升,不到兩年的時間,便成為了陝西三邊總督。

洪承疇登場,奮力挽救大明危局,西北農民軍聞之膽散

《大明劫》劇照

楊鶴剛剛到任不久,就傳來軍事重鎮韓城被圍的消息。此時楊鶴手中並無軍隊可調,但是為了緩解韓城形勢,楊鶴決定讓洪承疇來支援韓城。可是洪承疇也沒有士兵,在形勢危急之下,洪承疇帶領自己的家丁,並就地招募的一批士兵,總共兩百人左右,就向韓城進發了。

此時的洪承疇已經三十七歲,面對數倍於己的敵人,洪承疇展現著中年人的沉穩與智慧。兩百人的隊伍,在洪承疇的優秀指揮下,斬殺五百餘人,並解圍了韓城。洪承疇由此一戰成名,這也足以展示洪承疇在軍事上的造詣,以及洪承疇對西北情況的洞悉。

現實主義

洪承疇並沒有像楊鶴一樣昏庸,而是對西北農民軍的成因有著深刻了解。朝廷都已經安撫了當地百姓,並給了錢財,可是農民軍還是造反如初,所以對於這些不知感恩的農民只能進行殘酷的鎮壓,以暴治暴。

洪承疇登場,奮力挽救大明危局,西北農民軍聞之膽散

《大明劫》劇照

歷史的發展也證明了洪承疇的正確性,據相關記載,其中農民軍的領袖張獻忠,幾乎是一個月反叛一次。所以朝廷對這些農民軍領袖進行安撫,無疑是火上澆油,反而助長了農民軍的囂張氣焰。對農民軍進行軍事鎮壓,反而能減小反叛勢力的影響,洪承疇的軍隊一出馬,便使農民軍望風而逃,無心作戰。

而洪承疇對當時形勢的判斷,正是從實際出發,用最現實的角度去考慮農民反叛的問題。在農民反叛的問題上,只要朝廷出足夠多的錢,就可以解決相關問題,可是此時的朝廷並沒有足夠的能力與現金去解決西北問題,所以只有用武力去鎮壓,才能緩和西北危急的形勢。

誘殺寇首

在農民軍的體制中,最有威脅的不是廣大的農民,而是夾雜在其中的士兵。因為農民軍雖然發展到了七八十萬之多,但是還有大部分婦女、老人和兒童,真正有戰鬥力的只佔農民軍的百分之一二十左右。

洪承疇也深刻的認識到,只要解決為首的寇首,農民軍便會不戰自敗,而且是一勞永逸的效果。而此時,為禍最嚴重的,就屬王左桂、王嘉胤和神一魁三方勢力。在明軍的奮力戰鬥下,其中的王左桂投降於明軍。而此前圍攻韓城的,正是王左桂率領的賊眾。

洪承疇登場,奮力挽救大明危局,西北農民軍聞之膽散

張獻忠畫像

洪承疇很客氣的請到了王左桂,以飯局誘殺王左桂。因為如果不對這些寇首做出嚴懲,他們在之後還會不斷的為亂西北,擾亂民生。但是洪承疇確實是牽連到了殺降,可是從當時的背景下來看,洪承疇做的確實是正確的。崇禎四年(1631),征戰近兩年的洪承疇升任為陝西三邊總督,頂替了楊鶴的位置,開始全權負責流賊的剿除。

結語:

洪承疇升任為三邊總督之後,開始全力剿除西北的流賊,由於洪承疇過於強大,以至於流賊開始向河南及湖北地區進行流竄。正是因為洪承疇的登場,才使大明王朝在西北的版域依然健在。由此可知,一個昏庸的人,讓他治理一片地方,便會使這一片地方混亂不堪;一個才智的人,讓他治理一片地方,便會使這一片地方安寧太平。這也正是老子所說的"無為而治",為無為,不是昏庸的人可以做到的,只有有智慧、有才能的人,才能達到這種境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