竇桂梅:在課程多維整合中,探索未來教育新形態

竇桂梅:在課程多維整合中,探索未來教育新形態


本文刊發於2020年第2期《中小學管理》第61頁,全文共1837字,閱讀大約需要4分鐘。

“魯迅的鬍子為什麼是一字狀?”“蘇軾被貶的路程有多遠?”“孔子究竟喜歡哪位弟子?”這些看似並不高大上但很有趣的“小課題研究”,源自清華大學附屬小學“年度主題課程群”中的一個小活動設計。從2007年到2019年,我從“語文主題教學”出發,逐步形成圍繞“中華成志榜樣”開展的年度主題閱讀與實踐活動,帶動全校逐漸構建起“年度主題課程群”,我對教育實踐形態更多可能性的體會也越來越深刻。


小學雖小,管理的困難與挑戰並不小。排除學校日常事務與常規運轉的繁雜細微、重重壓力,校長還要面對各種更具挑戰性的困境:小學教師每天忙忙碌碌,缺乏主動讀書意識,容易底蘊不足;單一的分科教學,使兒童較難形成對真實世界的整體認知;片段的課堂學習,使兒童較難進行基於體驗的深度學習;學校與家庭、校園與社區的阻隔,使兒童較難獲得完整的成長……這顯然無法應對未來的挑戰,難以幫孩子實現成為能“擔當時代大任”的未來中國人的夢想。我們該如何探索麵向未來的教育新形態?


面向未來教育,離不開有“終身學習”素養的教師,而共同的經典閱讀,方能成為讓師生彼此賦能的源泉。提出問題就是在尋找答案:讀書的時間從哪裡來?怎樣整合師生的時間和空間?如何讓閱讀包裹住那些被割裂的學習及教學“碎片”?如何去研究探索與學科聯動的兒童深度、立體、持續的有意義學習?如何實現學科間、學段間育人要素的橫縱打通?如何填補德育和教學之間的溝壑?如何讓課內與課外貫通,綜合實踐活動與研學進行整合?如何促進全體教師在共同價值體系中共讀共研共成長?這些問題聚集在一起,促使我希望找到一條既基於國家課程也植根於學校辦學理念的校本實施路徑,希望用一個載體或一個抓手,來撬動學校的全面工作。


我們努力讓經典與時代對接,在閱讀“中華成志榜樣”中,構建“年度主題課程群”。我們在人物誕辰或逝世逢五、逢十紀念年,將其推薦為候選人,第一年是現代人下一年就是古代人,最後由師生共同確定年度榜樣人物。如2019年,學校推薦了范仲淹、柳宗元、孔子三人,學生們則建議閱讀恰逢2570週年誕辰的孔子。這個選題其實對教師們的挑戰非常大,但學校尊重兒童的選擇。於是在長達一年的時間裡,大家從讀三、五十則《論語》,再到選讀李長之的《孔子的故事》、傅佩榮的《孔門十弟子》,無論是日常教學還是校園活動,無論是數學老師還是體育老師,孔子和《論語》都成為大家日日可見的老朋友。在這樣的浸潤中,全體師生形成了一種教育場域,擁有了一套獨特的話語密碼。


未來教育新形態下學習方式可能什麼樣?我們無法準確預知。但全面的主題驅動、多學科聯動重構的深度學習,可能是其中最關鍵的要素。我們不僅要讀,更要將其中有益於兒童學習的“育人要素”轉化和呈現出來。


“年度主題課程群”閱讀後的轉化,讓兒童在“學科內”的融合中,在“學科與學科”的整合裡,在超學科的建構下,在興趣與智慧的牽引下,以課堂學習、研學、小課題、綜合實踐等多種類型呈現出來……2019年“孔子+主題課程群”覆蓋了9個學科、6個年級,形成了22個備課研討組,背後有22個讀書與備課團隊,120位教師參與其中。在課程實施過程中,所有呈現的課程類型,完全是圍繞完整育人要素的價值性、週期性、融合性、挑戰性開展。兒童在“問題驅動、情境帶動、工具撬動、平臺互動”的課堂中擁有了更多的實際獲得感。“主題課程群”在打通學科森嚴壁壘、拓寬學習邊界、解放師生學習積極性和創造力等方面,呈現了獨特的價值。


未來的教育治理體系裡,必須形成家校社等多主體統合共生的良性生態育人系統,凝神聚力育人,讓學校治理主體更加豐富。如果家長能和子女共同行動,和孩子一起進入人生的“第二所進修學校”,那麼家長就真正成為了教育同盟軍。


令人欣喜的是,在整整一年的時間裡,我們的家長一直在跟進與陪伴,和教師、孩子們共同經歷了“主題課程群”的三個階段:激活階段,沉浸閱讀、學生晨誦、親子閱讀;激發階段,體驗閱讀和情境閱讀;激勵階段,閱讀研究和閱讀創作。在這個長週期裡,家長們積極參與學校的各種主題活動,持續瞭解學校幹了什麼,全力支持孩子學業內容的完成。學校通過“主題課程群”來統籌育人合力的探索,成為所有人認同學校文化、創造共同記憶、撬動整體育人合力的槓桿。


作為校長,我們該如何激發學校內生力?學校治理需要優化升級,而“主題課程群”能否成為推動學校整體工作的那一雙手臂與振源?尋找和塑造面向未來的教育新形態,我們一直在路上。“主題課程群”或許只是一個萌芽,但我們已經感受到那噴薄欲出的初生力量。


(本文作者系清華大學附屬小學校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