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念的奇蹟》:94歲,流亡異國,他的這本書讓9000萬人走出迷茫


文丨淡淡翠

“你真的會生活嗎?”

第一次看到這個問題時,我和所有人一樣,都覺得有些搞笑,甚至不明所以。

直到我在疫情期間看完了這本小書,才突然驚覺:原來我從未真正活在當下。

出生在1926年的一行禪師,是著名的佛教禪宗僧侶、詩人、學者及和平主義者。越美戰爭爆發後,他一直積極投身在救助戰爭受害者的活動中,渴望用自己的能力,為世界和平貢獻一份力量。

《正念的奇蹟》:94歲,流亡異國,他的這本書讓9000萬人走出迷茫

然而,也正因為他的這種選擇,讓他被越南政府禁止回國,一直流亡在外。

但是,生活的磨難並沒有消磨他內心對佛法的追求。

在這樣的動盪裡,他依舊無時無刻不在修行,並且用通俗易懂的語言,把佛法轉換成更貼近普通人的“生活佛法”,被稱為當今世界最具影響力的禪宗導師之一。

《正念的奇蹟》就是他在最困厄的時候,寫下的文字。

如今,這本書已經被翻譯成了數種語言,在世界各地傳播,幫助數以千萬的人度過難關,走出心靈的迷茫。

那麼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走進《正念的奇蹟》,從一餐一蔬的日常生活中,尋找內心的寧靜。

《正念的奇蹟》:94歲,流亡異國,他的這本書讓9000萬人走出迷茫

1

何謂“正念”?

在一行禪師關於佛法的一系列書裡,不管是《佛陀傳》,還是《與繁重的工作一起修行》,還是這本《正念的奇蹟》,“正念”這個詞頻頻出現。

那麼很多人可能就奇怪了,到底什麼是“正念”?

拋開最嚴謹正規的解釋不談,一心禪師用一個生活中的小故事,生動形象地解答了這個問題。

很多年前,一行禪師和一個叫吉姆的朋友一起在美國旅行。

有一次,他們倆坐在樹下,一邊暢談未來,一邊分食橘子。

吉姆談得熱情高漲,一度手舞足蹈,甚至忘了自己口中正在吃的橘子,剝開一瓣放進嘴裡還沒嚥下去,就緊接著又把一瓣送進口中。

一行禪師提醒他:“你應該先把含在嘴裡的那瓣橘子吃掉。”

吉姆這才驚覺,自己已經全然忘記了“吃橘子”這件事,只當成了下意識的動作。

對此,一行禪師總結到:當時的吉姆根本不是在“吃橘子”,而是在“吃”他未來的計劃。

《正念的奇蹟》:94歲,流亡異國,他的這本書讓9000萬人走出迷茫

無獨有偶,本書的英文譯者摩比·侯也提到了這樣一次經歷。

有一次,摩比正在手忙腳亂地炒菜,突然找不到湯匙了。當一行禪師走進廚房時,看到的就是摩比在一堆雜亂的鍋碗瓢盆間翻找湯匙的景象。

一行禪師問:“摩比在找什麼?”

摩比著急道:“湯匙!我在找湯匙!”

一行禪師微微一笑:“不,摩比在找摩比。”

一語驚醒夢中人。

《正念的奇蹟》:94歲,流亡異國,他的這本書讓9000萬人走出迷茫

生活中,我們何嘗不是經常處在這種情況裡呢?


一邊工作一邊吃飯,以至於忘了嘴裡吃的東西是什麼味道;

一邊陪孩子一邊玩手機,以至於孩子對我們說了什麼全然不知;

一邊走路一邊聽歌,以至於忽略了路上的風景;

遇到事情就心慌意亂,甚至睡夢中都難逃焦慮……

這一切,都在告訴我們:我們從來沒有真正活在當下。

那麼回到最初的問題:到底什麼是“正念”?

正念,就是把心全部安放在自己當下正在做的這件事上,不回憶過去,不擔憂未來,只專心致志地做這一件事,哪怕一個動作、一個表情、一個念頭,都保持全然的覺知,念念分明。

2

“正念”有什麼用?

看到這裡可能有的人就想問了:對我們普通人來說,保持正念,到底有什麼好處?

對此,一行禪師在書中講了這樣一個故事。

一行禪師的朋友艾倫在結婚之前,過得灑脫不羈十分輕鬆自在。

可是當他與蘇結婚後,隨著兩個孩子喬伊和安娜的相繼出生,艾倫再也沒能睡過一個好覺。就連艾倫與一行禪師交談時,也不得不一直注意喬伊的動態,應對喬伊層出不窮的問題。

一行禪師問艾倫:“你覺得家庭生活會比當個單身漢來得輕鬆嗎?”

艾倫沉默一會兒,微笑著說出這樣一段話:

“以前,我把時間分割成好幾部分,一部分陪喬伊,一部分陪蘇,一部分陪安娜,另一部分做家務,剩下的時間才是我自己的——我可以讀書、寫文章、做研究,甚至出去散步。

但是現在,我試著不去分割時間。我把陪喬伊和蘇的時間,也當作我自己的時間。為喬伊輔導家庭作業時,我想辦法把他的時間看做是我自己的:我和他一起做作業,感受他的存在,並且想辦法讓自己對我們在那段時間裡做的事情感興趣。我和蘇在一起也是如此。

結果,不可思議的是,現在我有了無限的時間給自己。”

一行禪師驚呆了,他知道,艾倫已經在生活的磨練中,誤打誤撞得到了“正念”帶來的益處。

《正念的奇蹟》:94歲,流亡異國,他的這本書讓9000萬人走出迷茫

但是一行禪師也同時提到,如果艾倫想真正擁有“無限”的時間,就必須要在陪孩子做作業玩耍時,對“這是我的時間”保持清醒的覺知。

否則,一旦忘記了這項覺知,他就會被自己的情緒左右,迷失在焦慮和浮躁裡。

除了擺脫焦慮讓自己擁有“無限的時間”,當我們遇到憤怒的事情時,正念也可以幫助我們迅速平靜下來,以更平和的狀態應對麻煩。

一行禪師本人,就曾遇到過這樣的事情。

有次,一行禪師在美國的一所教堂裡演講,呼籲美國人停止在越南的轟炸和殺戮。

現場有個美國人尖銳地問道:

“一行先生,如果你這麼關心你的同胞,你為什麼在這裡呢?如果你這麼關心那些受傷的人,你怎麼不花時間和他們在一起?”

這樣的提問砸下來,現場一片寂靜。

一行禪師的朋友們都擔心地朝他望去,擔心他會不會因此暴怒。

在全場人的盯視中,一行禪師終於開口了:

“如果你希望樹木成長,給葉子澆水是起不了作用的,你必須灌溉樹根,這場戰爭的大部分根源在這裡,在你的國家。我要幫助那些被轟炸的人,盡力保護他們不再受苦,我必須在這裡。”

態度一如既往的沉著淡定,語氣也如平常一樣冷靜平和。

這樣的一段話,不僅當場化解了對方的敵對情緒,也讓一行禪師自己從憤怒中剝離出來,避免了一場混亂的發生。、

《正念的奇蹟》:94歲,流亡異國,他的這本書讓9000萬人走出迷茫

所以,正念帶來的奇蹟數不勝數,它讓我們每個人都活在當下,享受生命每分每秒的饋贈。

同時,也讓我們對自己有更清明的覺知,知道我們是誰,知道我們在做什麼,知道我們對每件事情的反應和態度。

更重要的是,它讓我們真正認識自己,實現身與心的聯結。

3

修習“正念”的方法

那麼說來說去,我們該怎麼樣修習“正念”呢?這是否是佛教徒才該做的事情,普通人完全不用在意呢?

答案是,正念的修習不僅限於佛教徒,我們每個普通人都可以從這樣的修習中,助益自己的親子關係、婚姻和工作。

它就存在於生活的每個細節裡,如滄海遺珠,等待著我們去發現。

《正念的奇蹟》:94歲,流亡異國,他的這本書讓9000萬人走出迷茫

那麼在書中,一行禪師就告訴了我們這樣一些日常修習法:

1數呼吸

在正念的修習中,學會“有覺知的呼吸”是必備的基礎條件之一。

用一行禪師自己的話來說,“呼吸是連接生命與意識的橋樑,讓你的身心合一。無論何時,心念一旦遊離不定,都可以用呼吸作工具,重新看好你的心”。

深呼吸,吸氣,在心裡數一,呼氣,在心裡數一;再吸氣,在心裡數二,呼氣,在心裡數二……依次類推,一直數到十之後,再從一開始循環。

等到修習幾周後,再把數呼吸的方法應用到日常生活中,不管是走路,還是站立,還是從事戶外活動時,只要覺得心念雜亂無序,都可以用這個方法修習。

直到自己的呼吸像潺潺流動的小溪一樣,輕柔、和緩、自然、流暢。

因為,“有覺知的呼吸,本身就是正念”。

《正念的奇蹟》:94歲,流亡異國,他的這本書讓9000萬人走出迷茫


2想象自己是一顆鵝卵石

除了數呼吸,想象也可以幫助我們收攝心神、放鬆自己,其中“想象自己是一顆被扔到河底的鵝卵石”,就是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以自己覺得最舒適的姿勢坐下,挺直脊背,保留唇邊一抹微笑,緩緩地深呼吸。集中注意力,把自己想象成一顆被丟進河裡的鵝卵石,慢慢沉入河底。

河水清澈透明,輕輕從鵝卵石身上流過,洗去一切的雜念與汙垢,只留下無盡的喜悅與歡喜。

河底的沙泥輕柔,穩穩地拖住鵝卵石,在這樣的安寧中,放下所有的一切,不管過去,不管將來,只享受這一刻的寧靜。

整個過程持續半個小時左右即可。

《正念的奇蹟》:94歲,流亡異國,他的這本書讓9000萬人走出迷茫

3一舉一動都是儀式

不單單是數呼吸和想象,生活中的任何一件事,都可以作為我們修習正念的途徑。

比如洗碗的時候,不要想著快點結束這項工作,或者快點洗乾淨好做別的事情,要把洗碗這件事,當成生命中最重要的一件事來做;

喝茶時,要深呼吸,緩緩進行每一個動作,不管是拿起茶壺,還是將茶水倒入杯中,還是端起茶杯喝茶,都要確保自己全部的注意力都集中於此;

打掃衛生時,把所有的打掃任務分成幾個步驟,比如拖地、洗衣服、整理床鋪等等,慢慢地進行每一個動作,不漏掉每一個細小的步驟,做到了了分明;

與朋友一起散步時,不要為了追求平靜在心裡想:“希望這傢伙別再說了,這樣我才能專心。”而是在回應了朋友的話後,依然能繼續安住在正念中,關照自己的呼吸,覺知與朋友正一起在散步這項事實。

……

只有我們真正把修習滲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把一舉一動都當成儀式、典禮,才能在一天24小時中,都能保持內心的平靜。

《正念的奇蹟》:94歲,流亡異國,他的這本書讓9000萬人走出迷茫

4

顧好自己,就是顧好別人

佛陀曾經講過這樣一個故事:

從前有一對師徒,是雜耍藝人。他們的雜耍技能是:老師把一根竹竿立到頭上保持平穩,然後徒弟順著竹竿慢慢爬上去,一直到頂端。

這項工作十分危險。

於是,師傅對徒弟提議:“工作時你看著我,我也看著你,這樣我們就能保持專注,避免發生意外。”

沒想到徒弟卻說:“親愛的老師,我想我們最好能各自顧好自己,顧好自己就是顧好我們倆。”

這個故事幾乎看得我淚流滿面。

是啊,生活中的我們,總是追逐這個,照顧那個,卻完全忘記了我們最應該照顧的,正是我們自己。

如果連自己都照顧不好,在身心都失去平衡的狀況下,還怎麼去做好手頭的工作,照顧好家人和孩子呢?

永遠記住:生命中最重要的一刻就是當下,最重要的人,就是當下和你在一起的人,最重要的事,就是讓自己和身邊這個人快樂。

《正念的奇蹟》:94歲,流亡異國,他的這本書讓9000萬人走出迷茫


​就像這首《金芥菜花田上的蝴蝶》:

化為樹籬中靜靜坐著的芽,

化為微笑,化為這不可思議的存在的一部分,

凝立在這裡,無須啟程。

這塊土地,就像我兒時的故土那樣美麗,

請不要傷害它,請繼續歌唱。

作者簡介:淡淡翠,山野草木,煮字為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