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隐士严光睡觉时把腿压在光武帝的肚子上,大臣建议杀死他,皇帝是怎么做的?

文史砖家


所谓隐士,就是那些品格高尚、学识渊博、不攀附权贵、不阿谀奉承的古代知识分子。他们往往隐于深山之中,虽有旷世之才,却不愿意发挥出来。偶而遇到明主,例如诸葛亮,才会出山,但是大部分都会最后老于山林之中。

对于这些隐士,历代君王态度不同,有的礼贤下士,有的置之不理,而有的则是动辄杀之。汉光武帝刘秀就属于其中的第一种,而与他正面打交道的隐士名叫严光。严光生于公元前39年,卒于公元41元,以八十岁高龄辞世,可谓善始善终,而更让人津津乐道的是他与刘秀的亲密关系。

刘秀生于公元前5年,严光比他大了30岁,按理说两人之间是应该存在代沟的。但恰恰相反,两人之间的忘年交被历代人传为佳话。

西汉末年,王莽篡位,天下大乱,刘秀起兵于乱世之中,到处征战,而严光则是一副事不关己的态势,隐居于世外,过着好不惬意的生活。两人于战乱之时分别,直到刘秀当上东汉的第一任皇帝,他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画影图形,寻找严光。

在苦苦找寻了数年之后,终于在山中找到了严光。刘秀不惜屈尊来到严光住处,请严光出山辅佐,但是都被严光拒绝。于是刘秀改变策略,不谈辅佐之事,只请严光到宫中一叙。

结果到了宫中,刘秀完全就没有了皇帝的样子,在严光面前就像是一个小孩子,问这问那,讨教治理天下的对策。不知不觉间,天气已经很晚了,刘秀留严光在宫中住一晚,第二天再送严光回去,严光同意了。

结果到了晚上,严光做了一件出格的事情,他把腿压在了刘秀的肚子上。对于皇帝来说,一界草民该如此放肆,实在该杀。

第二天,大臣们知道了这件事以后,纷纷上表要杀严光,但是刘秀说,他不过是陪我睡了一晚而已,有什么了不起的事情呢?其实头天晚上刘秀并没有睡着,当严光把腿压在他身上的那一刻,他也有恼怒,毕竟现在他是皇帝。

但是最后他还是忍住了,他希望自己的隐忍和真诚能够换来严光的辅佐,因为汉室刚刚复兴,急需要像严光这样有文化、有知识、有谋略的人。

但是令人遗憾的是,第二天严光知晓这件事后,非但没有感谢刘秀不杀之恩,反而不改初衷,坚持要离开。

刘秀没有办法,只好送严光回家,刘秀的仁慈宽厚在历史上是出了名的,也正因为有这样一位皇帝,中国历史上的光武中兴才会出现。如果是换成其他皇帝,恐怕十个严光也早就身首异处了。

严光最后八十而终,直到临死前,他才说出真相,原来那天晚上把腿架在刘秀肚子上是他有意为之,目的就是为了测试这位皇帝到底有多大的胸襟气度。测试结果让他满意,但他还是放不下知识分子的臭架子,不愿辅佐刘秀,从而造成了他一生的遗憾。


参考文献:《后汉书》、《历代明贤确论》 、《刘秀大帝》


小小嬴政


严光,字子陵,又名遵,本姓庄,后人因避明帝名讳将他改姓严。(表示同情庄庄一秒钟。)

刘秀请严光去宫里叙旧,严光在宫里住了几天,一次刘秀问他自己和以前有变化吗。严光回答说变化了一点点。说完两人就睡在了一起(成功爬上龙床)老严睡相不好,把脚放在刘秀的肚子上了。

这一放不要紧,第二天,太史巴巴来奏告,有客星冲犯了帝座,很厉害!

刘秀笑着说,没事,不过是我和老朋友睡了一觉。

太史没有直接说要杀严光,隐晦的表示了。

刘秀本来就是豁达大度的人,才不在意被老严脚压肚子呢。

两人本来就是同学,刘秀一直想让严光出山辅佐他。可惜人各有志,老严就喜欢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的逼格。刘秀也不能强人所难。

严子陵不慕权贵的高风亮节,刘秀不以势迫人的君子之风,都值得后人学习。

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范仲淹夸赞严子陵的高风亮节)

另外,严光其实比刘秀大三十多岁,所以睡在一起也没什么,哈哈。


故园拾梦


严光不仅上了龙床,与光武帝同塌而眠,而且还把腿压在了刘秀肚子上。这听上去就像是个杜撰的笑话,可此事却真真切切的发生过,还被史书记录在案,被后人传为美谈。

在《后汉书·逸民列传》中,有一位叫做严光的隐士。严光是会稽余姚人,曾是刘秀的同窗好友。后来刘秀称帝,想起来自己这个同窗,想请他入朝为官。不过,严光虽然有贤名,却不愿做官。光武帝派了很多人去寻找,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严光请进都城。

可是,无论是光武帝派人前去游说,还是亲自跑去劝说,严光就是照吃照喝,每天躺在床上睡大觉。光武帝实在没办法,又将严光青岛宫中,两人同吃同住,一起畅聊。当晚,严光毫不客气的睡在了龙床上,而且还把脚压在了刘秀的肚子上。

由于古代皇帝身边都有史官记录言行,所以严光和刘秀之间的事,自然也就被人知道了。严光的行为,无疑是触犯天子的大罪过,足够杀头的了。不过,太史们还是用了个比较委婉的方式进谏:昨夜里观察天象,有客星冲犯帝座。

大臣们的意思很清楚,那就请光武帝严惩严光。不过,刘秀听后却哈哈大笑,说诸位有些小题大做了,我只是和自己的老朋友一起严子陵睡在一起罢了。最终,严光并没有受到惩治,也没有留在朝中做官,而是开开心心地继续做隐士去了。

这段故事之所以被记载到了《后汉书》,主要还是凸显光武帝的贤明与爱才。史家安排一个放浪形骸的严光,让他在夜里毫不顾忌地在龙床上酣睡,而且把脚放在光武帝肚子上,最终刘秀还是宽恕了他,从而烘托出了一个明君的形象。

类似这样的春秋笔法,在《史记》中也曾有过。但不同的是,司马迁曾用陈胜的同乡来批判这位起义领袖的忘旧和残暴。陈胜称王后,曾有同乡前来找他,在宫中喧闹,结果被杀。与严光和刘秀的故事相比,自然是高低立现了。


史海烂柯人


在《后汉书》中,有这样一段描述:“因共偃卧,光以足加帝(光武帝刘秀)腹上。明日,太史奏客星犯御坐甚急。帝笑曰:‘朕故人严子陵共卧耳’。”

意思是说,严光和光武帝一同睡觉,严光由于睡姿不雅,将一只脚压在光武帝的肚子上。第二天,太史上奏说有客星犯主,冒犯了皇帝的御座,情势非常紧急。光武帝笑着说:“没事,这不过就是我和老友严子陵在一起睡觉而已。”

既然严光把腿压在刘秀肚子上这事,让很多人都知道了。那说明,严光也是明白的。那么,他为什么还要把腿压在刘秀肚子上呢?

(严光剧照)

严光其实并不姓严,本姓庄,只是因为和汉明帝刘庄的名讳有一字重合,因此被《后汉书》改成了严,字子陵。

严光是会稽余姚人,少时的他,聪慧灵动,天资聪颖,“少有高名”。严光记忆超人,能做到过目不忘。十几岁时就满腹经纶,通晓《诗》《书》,让人刮目相看。

在和成年名士的交往中,严光不但学识渊博,通古晓今,而且能言善辩,心思缜密,经常辩得那些名儒哑口无言。因此,严光小小年纪,就已经声名远播,名噪乡里。

其后,严光为了进一步提高自己的学识,开阔自身的眼界,来到了长安求学。进入了汉朝的最高学府太学府,专心进学。也就在这里,他遇到了当时落魄的皇族后裔刘秀,两人成为了同窗好友。

不过,严光和刘秀来到太学府的目的是不一样的。严光纯粹为了进一步的深造,而刘秀则志存高远,希望在太学府中结识经天纬地之才,为他日后的宏图霸业服务。

当见识到了严光的满腹才华和一身正气后,刘秀十分叹服和崇拜,想方设法和严光套近乎。两人由一般同窗到过从甚密,直至成为密友。

后来的刘秀经过南征北讨、浴血奋战,终于在建武元年建立了东汉政权。而此时的严光,却改头换面,早已在风景秀美、群山连绵的美丽富春江畔,结草为庐,垂钓河中。

(刘秀剧照)

新政刚立,思贤若渴的刘秀想起了当初让他佩服得五体投地的严光,希望能得到他的辅佐。不过,但凡高人都是神龙见首不见尾。刘秀尽管对严光心心念念,却找不到他的任何消息。

无奈之下,刘秀只好找人画出他心目中严光的形象,派出官吏按图索骥,四处苦寻。

终于有了回音,有人报告“有一男子,披羊裘钓泽中”。

刘秀得报后欣喜若狂,即刻派出使者亲临垂钓之处,延请严光。反复多次,终于将他请到了京都洛阳,好吃好喝好住招待着。

刘秀先是派出和严光交情深厚的司徒侯霸招抚严光。这侯霸可谓是刘秀的肱股之臣,深得刘秀器重,被刘秀封为尚书令,官居大司徒。侯霸出面,无疑就相当于是刘秀亲自迎接了。

侯霸事前派人给严光送信,“公闻先生至,区区欲即诣造,迫于典司,是以不获。愿因日暮,自屈语言”,表达了急于见到严光,又因公务缠身,晚上亲自前来拜谒的歉意。

严光不置可否,将书信回掷给送信的人,并说了这样一段话:“位至鼎足,甚善。怀仁辅义天下悦,阿谀顺旨要领绝。”意思是说,你身居高位,如果身怀仁德,辅佐正义,天下人就会喜悦。如果你一味地阿谀奉上,顺应皇上的旨意,就会自寻死路。

侯霸见严光这么不客气,心里有点虚,把这事报告了刘秀。刘秀看到严光的的回信后,哈哈大笑:“狂奴故态也。”于是,刘秀亲自乘车来到了严光的住处。

严光自顾自地睡觉,丝毫不理会刘秀的到来。尴尬的刘秀拍着严光白花花的肚皮,打趣地问:“咄咄子陵,不可相助为理邪?”你为什么就不肯出山,帮我治理国家呢?

(侯霸剧照)

严光老半天才睁开眼睛,“昔唐尧着德,巢父洗耳。士故有志,何至相迫乎”,人各有志,你就别再勉强了嘛。刘秀只得长叹数声,驾车而回。

刘秀仍没死心,又将严光迎进宫中,和他畅谈故交,直到俩人同床而眠。严光把脚放到了刘秀的肚皮上。

我想严光当然知道刘秀是谁,他把腿压在刘秀肚子上,就是向他表明,自己对官场的尊卑不当回事,不愿意当官。

当然了,严光这也算是帮刘秀,让他得一个礼贤下士的好名声。

那么,后来的严光怎样了呢?

刘秀不但没有责怪严光,反而将他封为谏议大夫。不过严光死活不答应,刘秀无奈,只好放他回去,“乃耕于富春山”。

就这样,严光身穿着羊裘,头戴着草帽走进了富丽堂皇的皇宫,又无爵无位,潇洒惬意,身无长物地从皇宫里走了出来,重归了他挚爱的渔场。

直到建武十七年,刘秀又一次想起了严光,再次诏他入宫。严光又再一次拒绝。最后,80岁的严光在老家病逝,刘秀极为伤感,下旨厚葬。

对于严光至死不事光武帝的行为,后世之人推崇备至。范仲淹在浙江桐庐时,就主持修建了祠堂,用以纪念严光,并做《严先生祠堂记》:“云山苍苍,江水映涣,先生之德,山高水长”。

李白对严光也顶礼膜拜,作诗赞扬他:“松柏本孤直, 难为桃李颜。昭昭严子陵, 垂钓沧波间。”

至此,严子陵不事权贵的高风亮节,深入人心,世受后人敬仰。


张生全精彩历史


河北狩猎其实也就是乾隆及清朝王公大臣们带着八旗兵进行的一年一度的秋季围捕猎物运动大会。每一年上万人的参与,消耗多少人力,物力,财力,这也是乾隆后期国库亏空的原因之一。

《还珠格格》里面有一段,小燕子带着紫薇的嘱托,上京寻父,在猎场中箭的场景,其实就是乾隆带着八旗子弟正在狩猎。

通过学习历史及相关资料了解,乾隆经常去河北狩猎的原因大致可以总结为二点:

一、众所周知,清朝号称“马背上得天下”,随着清朝建立,到乾隆年间,曾经骁勇善战的马背上的满洲子弟,早已没有当年的风采,吃喝玩乐,充其量大都是纨绔子弟。而乾隆尚武,本人也会一些功夫,想通过狩猎来磨练选拔一些有能力的八旗子弟。更想通过狩猎来大大的锻炼八旗劲旅的战斗力,让他们习骑射,又习劳苦,让传统的骁勇善战和醇朴刻苦的本色发扬下去,不能被定鼎中原后安逸的日子所腐化。

二、乾隆年间附属的王国及部落很多,但是总有一部分虎视眈眈,想要脱离自立。其中,蒙古部落就是其中实力比较强的一个,通过狩猎可以彰显大国的威力。并且接见那些部落的首领,用来巩固同盟的关系,保障边疆的稳定,同时也加强对其的控制,这对于国家的长治久安有极其重要的政治作用。就像现代社会,每一年都会在东海,南海,渤海等领域进行大规模的军事演习是一样,即可彰显大国的威严,也可保证国家周边的安定,具有极强的政治意义。



妙语论古今


《后汉书·逸民列传》记录了严光的事,他是一位隐士,曾是东汉光武帝刘秀的同窗好友,后来刘秀称帝,想起了这个昔日的同窗,刘秀深知其能,想请下山入朝做官,帮助自己治国安邦。

光武帝为找他,花了时间、人力、物力成本,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个严光请进了都城后!这个严光,在都城吃了睡,睡了吃,光武帝亲自跑去劝说他入仕,他无动于衷;光武帝没撤了,只好将严光请进青岛宫与自己同吃同住,希望感染他,能唤起他的致仕之心!



当晚,严光没出皇宫,胡吃海喝后,毫无顾虑地睡在了龙床上,匪夷所思的是,还故意把脚压在了皇帝刘秀的肚子上,在古代,严光的行为已是触犯天子的大罪,足够杀头的了;此事传开后,皓首穷经的太史们处心积虑地劝刘秀杀了严光,但表述得委婉而含蓄:臣昨晚观察天象,发现有客星冲犯了帝座!意思是你的人身安全被侵犯了,要严惩不知天高地厚的严光!


精明的刘秀当然懂得意思,他哈哈大笑说:诸位多虑了,昨晚我与老同学严子陵睡在一起,没发生什么事!一笑而过,他没惩治严光;严光也依然不愿留朝做官,坚持初衷回归山林,继续去过自己逍遥自在,闲云野鹤般的日子,光武也没为难他。

《后汉书》记载了此事,目的很明确,用不拘小节、放浪形骸的严光,肆无忌惮地入睡龙床,并腿压光武,而光武并不介意,最后还宽恕了他的事例,反衬出一个宽宏大量的明君形象。有赞扬光武帝尊重、爱惜人才的意思!


希望星晨58298869


简单来说,皇帝很开心!

在诸多开国之君中,汉光武帝刘秀是个比较奇特的存在,论起功业,他并不比任何一个开国之君逊色,但论起名气,他又比其他人要小。究其原因,可能是因为他的国号也叫汉,许多人就忽视了他也是开国之君的缘故。

刘秀的能力值是爆表的,在群雄并起的新莽末年,他以没落皇族的身份起义,一路开挂,最后成功击败所有对手,再立汉朝。刘秀能做到这点,固然有他命好(对手没有一个是曹操、孙权这种级别的,命比刘备好了不知多少倍)的因素,但他自身的能力也绝对不可忽视。

身为一个皇帝,刘秀很重视人才,同时,他不是一个摆谱的人,也很念旧情,这一点,从他对严光的态度可以看出来。

严光本姓庄,为避汉明帝刘庄讳被改姓,字子陵。他是东汉初年的隐士,却备受后世读书人景仰,范仲淹曾写文称赞他,其中有一句名扬千古:“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严光这么有名,主要就是因为他多次拒绝刘秀的邀请,不肯当官,这种淡泊名利的心态很受士大夫推崇,严光因此成了名人。

前面说了,刘秀个人能力是很强的,智商也是很高的,他自己也是热爱学习的,天赋强加上爱学习,结果就是老师水平跟不上了。为了学习更多的知识,年少的刘秀对远方产生了向往,决定离家去游学。当然,他不是一个人去的,而是跟同学们一道,这个同学们,其中就有严光。

严光同学的智商也是杠杠的,年纪轻轻名声就已不小。他跟刘秀一同游学,彻底打开了他命运的大门。

两个高智商的家伙碰在一起,不是针锋相对就是惺惺相惜,而他们两个自然是后者,两个人相交甚厚。而且当时条件也不怎么好,两人吃住都在一起,睡也睡一张床上,那交情可是不一般。

这种交情,大概持续到刘秀称帝。

建武元年(25年),刘秀建立东汉。要是一般人听到这个消息,肯定是屁颠屁颠地跑去找老同学打秋风,要个官当当。

可严光不是一般人呐,他是隐士,著名隐士,思维也很跳脱。听到刘秀当了皇帝,他二话不说,立刻改名换姓,隐居在桐庐富春江畔,每天吹着微风钓着鱼,生活好不惬意。

刘秀虽然称帝了,但是天下并未统一,几个割据政权还等着他去平定,对外要用兵,对内要治国,他最需要的就是人才。所以,他求贤若渴,而严光这个知根知底的老同学自然是没跑了,被他列入第一批招募名单,下令全国查访。

严光再能躲也不是躲进桃花源与世隔绝,很快,他的线索被抓了出来。齐地报称有一男子披着羊裘在湖边垂钓,刘秀对严光何其了解,强烈怀疑那就是严光,立刻派使者带着礼物、信件等驱车前往齐地。

使者到了一看,果然是严光,于是就上门拜访,但严光死活就是不肯跟他去京城洛阳,使者好说歹说都没用,无法,他只能自己回去复命。刘秀丝毫不觉意外,很快就派了第二批使者,然后,第三批......

一连几次,严光也被搞得烦了,知道不去洛阳是不行了,刘秀这位老同学这么搞,他也没法隐居了,都快变成菜市场了。于是,严光随不知道第几批使者来到了洛阳。

好不容易才把严光请来,刘秀自然不会亏待他。刘秀把严光安排在北宫,床褥饭菜,一应俱全,好吃好喝伺候着。严光对刘秀太了解了,他知道刘秀最后肯定会亲自来见他,所以他也不急,就这么住着,等着刘秀来。

中途还有个小插曲,严光在洛阳的熟人不止刘秀一个,还有其他人,司徒侯霸就跟他关系不错。侯霸就没有刘秀那么够意思了,派人送信给严光,给严光传话说白天碍于朝廷制度不能前来拜访,晚上一定来表达歉意。

严光可不是善茬,他一言不发,将书简扔给送信的人,给侯霸回信,说侯霸做到了三公的位置,很好,但要小心不能只知道奉承皇帝,不然很容易身首异处的。

侯霸看了信以后,心情怎样我们不知道,但用脚想都知道肯定不好。他默默地封好信封,然后直接把信交给刘秀。刘秀看了,只是笑着说:"这狂家伙还是老样子。"不过转身刘秀就亲自来到严光的居所。

严光还在睡觉,刘秀就直接进了他的卧室,摸着他的肚子(估计是当年养成的习惯)打起了感情牌,说:“咄咄子陵,不可相助为理邪?”意思是你就不能帮兄弟干点事?

严光装睡,过了好一会儿才睁开眼睛,他看着刘秀,直接以人各有志为由拒绝,说明他就是不想当官。话说到这份上,刘秀也无奈,只能叹息着离开。

不过刘秀从来都不是轻言放弃的人,几天后他就请严光进宫,两人在一起相处了好几天,一起谈论过去的旧事情谊。毫无疑问,这也是刘秀的感情攻势。

一次,刘秀见火候差不多了,随意一问:"我比过去怎么样?"严光打量一下他,回答:"陛下比过去胖了。"刘秀见机会难得,直接就在严光那睡了,再次体验当年同吃同住的感觉。

严光睡觉可不老实,睡熟后把脚压在刘秀的肚子上(其实我怀疑他是故意的),但刘秀却毫不在意。不过第二天,太史急匆匆跑来禀告刘秀,说有客星冲犯了帝座。刘秀笑着回答:"不过是我的老朋友严子陵跟我睡在一起罢了。"

不过,刘秀的这一波情感攻势还是以失败告终,他任命严光为谏议大夫,但严光始终不肯接受,无法,刘秀最终还是放这位才华横溢的老同学离去,任他归隐。严光于是心满意足地回到富春山,耕读垂钓,悠哉游哉。

建武十七年(41年),天下已然一统,但是战后重建也需要大量人才,刘秀于是再一次征召严光,严光仍然不去。最后,严光在家中去世,享年八十岁,刘秀知道后,倍感哀伤,下诏郡县赐钱百万、谷千斛给他安葬 。

也是严光命好,遇到了脾气好的刘秀,要是遇到明清时期的那几位,他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哪能顺利活到八十岁的高寿呢?


平沙趣说历史



卧榻之上岂容他人酣睡

别人的床是不能随便就上的,这是常识。

但有人居然上了,上的还是龙床,甚至把腿压在了人家的肚子上。

这个事很离谱,但却真真的发生了。

这个人就是严光。

严光(前39年-41年),又名遵,字子陵。汉族,会稽余姚(今浙江省余姚市)人 。东汉著名隐士。

严光与刘秀是老同学,好基友,在读书的时候就经常一起滚床单。

刘秀做了皇帝,想起了老同学严光,就想请他吃个饭,叙叙旧,一起做点事。

严光清楚同学聚会,装逼得多,有钱没钱,混得好孬都抢着买单。

尽管刘秀不是装逼,但恐怕也是想嘚瑟一下。

严光就躲了起来,说啥也不给刘秀这个机会。

刘秀却不信这个邪,天下之大莫非王土,你跑到天边我也要把你逮回来。

于是,全国下达通缉令,终于把隐姓埋名,在桐庐富春江畔钓鱼的严光发现了。

刘秀怀疑那个披着羊皮袄垂钓的就是他,随即派人把他弄到京都洛阳。

可严光不识趣,除了吃就是睡,一言不多发。

刘秀不死心,白天不说话,晚上也不放过他。

晚上就把严光弄到龙床上,想勾起严光美好的回忆,顺便发发牢骚,听几句心里话。

可严光一会就打起呼噜来了,比以前的声音还大了许多。

或许是回到了难忘的童年时代,刘秀伴随着优美的节奏也进入了梦乡。

第二天,刘秀看到太史官记载,“客星冲犯了帝座”。

这还了得,许多大臣就建议杀了严光。

刘秀呵呵一笑,说:“就是老同学在一起睡了个觉。”

要给个官做,严光不肯,就回去继续钓鱼了。

严光活到八十岁,在家中去世。

刘秀倍感哀伤,赐钱百万、谷千斛安葬。

刘秀(公元前6年-公元57年),字文叔,南阳郡蔡阳县人,出生于陈留郡济阳县(今河南兰考),东汉开国皇帝,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

严光比刘秀大了33岁,一个出生在浙江,一个出生在河南,凑到一起读书可真不容易哦。

为了等刘秀这个小兄弟一起读书,严光留级、留级、再留级,一直等了三十多年。

要不刘秀咋会如此情深哪?

有说法是,严光在刘秀起事后积极帮助他出谋划策,事成后隐退。

这个比较靠谱些。

令人欣慰的是,刘秀的宽容大度,能成为一代明主,的确是其有不同常人之处。

但可怕的是,那些有一说一,貌似毫不隐瞒的史官,一句“客星冲犯帝座”,几乎没人能躲过这一劫。

严光是幸运的,幸运的是睡在了刘秀的床上。

不要说上龙床,就是隔壁老王也不敢随便上对门家的床。

卧榻之下都不可容人酣睡,何况是爬到床上去睡了。

能容得下别人上你的床,还有啥容不下的哪?

这或许是刘秀容得下天下的原因吧。


豹眼看历史


导语:有人向往官场的荣华富贵,并甘愿斡旋于一次次的政治斗争之中,而有的人则是追求隐匿山林的逍遥生活,秉持着今朝有酒今朝醉的豁达态度。


历史上的隐士很多,但是真正可以百世流传的实在是少,而严光就是其中一位!

严光是谁?他是怎么样的人?


严光字子陵,东汉会稽余姚人。其实严光本姓庄,只因东汉第二位皇帝汉明帝名叫刘庄,于是乎后来的那些个趋炎附势的文人为了避讳刘庄圣名,而未经人家同意就给改了姓于是乎沿用至今。年轻的时候严光就表现出了他天才的一面,


严光曾经也是一个壮志满怀的人,只是生不逢时,在乱世当中见证了统治阶级的腐败,亲眼目睹了官场上的黑暗,人与人之间的算计,这一切使得他壮志难酬。逃离污浊的世界,寻找理想中的世界,这不是消极,不是怯弱,而是一种高明的进取,一种敢于放弃的勇气,他选择了隐居生活。

严光和光武帝是同窗


王莽在位时期,严光进入太学研读儒家经典,与刘秀是同窗好友,两人经常同起同卧,关系极为亲密(“少有高名,与光武同游学。”见《后汉书·卷八十三》)。


严光虽然身负大才,但为人恬静淡泊、不慕荣利,对做官丝毫不感兴趣。所以等到老朋友刘秀称帝后,严光因为担心别人会说他将“攀龙附凤”,于是便隐姓埋名,在家乡的富春江畔,每日里披着羊裘在水中垂钓作乐。刘秀知道后便把他招进洛阳,准备委以高官,结果遭到严光的婉拒。刘秀不死心,于是亲自恳求他数次,但依然被拒,无奈只能送他回乡。

严光睡觉时把腿压在光武帝的肚子上是怎么一回事呢?


在苦苦找寻了数年之后,终于在山中找到了严光。刘秀不惜屈尊来到严光住处,请严光出山辅佐,但是都被严光拒绝。于是刘秀改变策略,不谈辅佐之事,只请严光到宫中一叙。


结果到了宫中,刘秀完全就没有了皇帝的样子,在严光面前就像是一个小孩子,问这问那,讨教治理天下的对策。不知不觉间,天气已经很晚了,刘秀留严光在宫中住一晚,第二天再送严光回去,严光同意了。


严光也是一位不拘小节的人,躺下便呼呼大睡了,自古除了妃子和皇后,还没有哪位异性敢同皇上一起睡在龙榻上。更何况这严光的睡相也实在是不雅,鼾声如雷,还把自己的腿压在了皇上的身上。刘秀半夜醒来,看到这一幕,并无责怪他,要是认真起来恐怕严光早已被“大不敬”的罪名处死了。


光武帝怎么处理此事的?


第二天,大臣们知道了这件事以后,纷纷上表要杀严光,但是刘秀说,他不过是陪我睡了一晚而已,有什么了不起的事情呢?


其实头天晚上刘秀并没有睡着,当严光把腿压在他身上的那一刻,他也有恼怒,毕竟现在他是皇帝。


但是最后他还是忍住了,他希望自己的隐忍和真诚能够换来严光的辅佐,因为汉室刚刚复兴,急需要像严光这样有文化、有知识、有谋略的人。

但是令人遗憾的是,第二天严光知晓这件事后,非但没有感谢刘秀不杀之恩,反而不改初衷,坚持要离开。


刘秀没有办法,只好送严光回家,刘秀的仁慈宽厚在历史上是出了名的,也正因为有这样一位皇帝,中国历史上的光武中兴才会出现。如果是换成其他皇帝,恐怕十个严光也早就身首异处了。



多年后,严光在家中寿终正寝,终年80岁。光武帝闻讯后,心中甚是悲痛,下令当地郡县赐钱百万、谷千斛给严家,命其厚葬严光(“建武十七年,复特征,不至。年八十,终于家。帝伤惜之,诏下郡县赐钱百万、谷千斛。”)。严光死后,葬于今浙江省慈溪市境内的客星山(又名陈山)。

不久,光武帝也驾崩,在泉下去跟老友“会合”。


总结:所谓隐士,就是那些品格高尚、学识渊博、不攀附权贵、不阿谀奉承的古代知识分子。他们往往隐于深山之中,虽有旷世之才,却不愿意发挥出来。偶而遇到明主,例如诸葛亮,才会出山,但是大部分都会最后老于山林之中。对于这些隐士,历代君王态度不同,有的礼贤下士,有的置之不理,而有的则是动辄杀之。汉光武帝刘秀就属于其中的第一种。


路之意


《后汉书·逸民列传》记载了一则趣事:

东汉光武帝曾经召见隐士严光,光武帝问严光:“我从前怎么样了?”严光答曰:“陛下比以前胖点了。”晚上两人共卧一塌,半夜严光把脚放在了光武帝的肚子上。第二天太史官报告天上有客星侵犯帝座非常急迫,这在当时是大不吉利的。光武帝笑着说:“我是与老朋友严子陵(严光字子陵)一起睡觉来着。”轻松化解了这场对于严光个人来说略带危险的尴尬。

我是长史如歌,我用心聆听岁月里流淌的旋律,以文章再现历史中跳动的音符。喜欢本文的读者请点击右上角关注,我将继续奉上自己对历史的见解。

古今中外,皇帝向来是至高无上,神圣不可侵犯的地位,中国古代对于君臣礼制尤其看重,除非权势滔天的权臣如曹操之辈,一般的大臣对于皇帝可是不敢稍有失礼的,一旦有不合时宜的举动,就会有御史来弹劾“君前失仪”或“咆哮朝堂”等“大不敬”之罪,吃不了兜着走。

大臣尚且不敢失仪,更何况平民百姓了。但这位严光老兄不但作出了把脚放在皇帝肚子上这种连皇后嫔妃都干不出来的令人羞羞的骇人听闻之事,更令人惊掉下巴的是他这样做居然没掉脑袋。

这就要从严光到底何许人说起了。

这严光可不是一般人。《后汉书·逸民列传》对其介绍的时候前几句就是:“少有高名,与光武同游学。”这是说,严光是光武帝刘秀小时候班上那个学霸同学。按照朋友关系“四大铁”来看,刘秀和严光是那对一起同过窗的发小。当然,皇帝这类生物的人际关系和一般人不一样,伴君如伴虎,称孤道寡是其真实写照,未必有什么真心朋友愿意和其相处。所以在刘秀称帝后,严光就隐居去了。

后来光武帝多次召严光出来做官,严隐士就是死活不干。光武帝不得已,只好亲自去严光住的地方去。当时严光还在睡觉不起,光武帝摸着严光的肚子说:“子陵,你就不能来相助我吗?”严光说:“人各有志,你又何必逼迫我呢?”光武帝道:“子陵,我竟然不能使你屈服吗?”于是叹息着走了。

由此可见:

1.光武帝真是好脾气的一代明君;

2.严隐士真是犟性子的一枚学霸;

3.光武帝和严隐士真是感情好到能睡一张床的老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