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的司馬遷記載了後宮專權第一人

問古問今問自己,讀史明智。“網羅天下放夫舊聞”的司馬遷以實錄筆法記載歷史,不虛美、不隱惡,《史記》開創了一種前所未有的新的史學體裁紀傳體通史,記載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預政專權的女性“呂后”,這是真實的歷史。

“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的司馬遷記載了後宮專權第一人

在以男權為中心的封建政治舞臺上,當時的神權、政權、族權、夫權思想禁錮著人們的思想意識,位居深宮的呂后,首先利用了皇帝與大臣隔絕狀態的君臣關係,抓住了機遇,走向前臺。

呂后原名呂雉(公元前241-公元前180年),劉邦原配,劉邦建立西漢後通稱呂后,又稱漢高後,做了八年皇后。

“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的司馬遷記載了後宮專權第一人

漢惠帝時,她當了七年皇太后,又稱呂太后,漢惠帝死後,她臨朝稱制八年。前後干預政治二十三年,其中實際專權十五年。

“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的司馬遷記載了後宮專權第一人

劉邦統治時期,她主要做了兩件大事。一是圍繞廢立太子之爭,極力拉攏張良等元老重臣,誅殺了劉邦的寵姬戚夫人及其兒子趙王如意,立自己的兒子劉盈為太子,保障了皇后的地位。當時的權力遊戲逐漸傾向於呂后,並最終把封建統治集團上層團結在自己的周圍。

“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的司馬遷記載了後宮專權第一人

二是在漢初各方面十分困難的情況下助劉邦鞏固政權。一方面經濟殘破,皇帝都坐不純一色的馬車,宰相只能坐牛車,另一方面政治鬥爭殘酷,呂后幫助劉邦削平了異性諸侯。在楚漢戰爭中,劉邦先後封了七個異性諸侯:趙王張耳、淮南王英布、長沙王吳芮、燕王臧荼、齊王韓王信、楚王韓信、梁王彭越,劉邦先後用了七年的時間削平了異性王,只有一人(長沙王吳芮)倖免於難。在這個過程中,特別是通過周密謀劃,幫劉邦殺掉了韓信和彭越兩員大將,這是讓劉邦左右為難的事。從中央集權的意義上看,削平異性諸侯是摧毀地方割據勢力,因此,司馬遷對此高度肯定呂后“佐高祖定天下”。

“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的司馬遷記載了後宮專權第一人

劉邦死後,呂太后輔佐漢惠帝。社會經濟殘破的局面沒有改善,繼續推行劉邦後期調整農商關係的“弛山澤之禁”(開放山林川澤,吸引商人開發地方經濟)政策,不再賤商人。在統治思想上貫徹黃老思想,實行輕徭薄賦與民“休養生息”的經濟政策,輕刑、寬民,從而使漢初的經濟逐漸恢復,局部地方有了初步發展,為後來的“文景之治”奠定了基礎。正因為如此,呂后得到司馬遷和班固的同聲稱讚。

“佐高祖定天下”(《史記.呂太后本紀》),“海內得離戰國之苦……天下晏然,刑罰罕用、罪人是希。民務稼穡,衣食滋殖”(《漢書.高後紀》)。


“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的司馬遷記載了後宮專權第一人

以上歷史活動說明,呂后不愧為漢初統治集團中有積極貢獻的重要歷史人物。但是,由於她大權在握後,權力慾越來越強,野心越來越大。妄圖以呂氏取代劉氏,爭權奪勢,先對跟隨劉邦打天下的重要將領下手,統統殺掉。第二步是在用人上任人唯親,剝奪了王陵的丞相大權,用孃家呂氏家族,並且違反了漢高祖“非劉氏而王,天下共擊之”的訓誥,因此,釀成了周勃“安劉誅呂”的宮廷政變,為天下人恥笑。

“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的司馬遷記載了後宮專權第一人

呂后開啟了中國封建社會外戚專權的先河,但是她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不可能以女子的身份戴上皇帝的桂冠,找不到合法的統治思想支持女性當政,一旦露頭就遭到整個統治集團的反對,發生“天下共擊之”不可避免,僅僅專權而已。

《史記》不僅是我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還是一部文學名著,是優秀的散文集,兼言哲理,司馬遷的人格力量積極影響後世,學習《史記》將受益匪淺。《史記》記載了從傳說中的黃帝到漢武帝初年三千多年的歷史,全書分為12本紀、10表、8書、30世家、70列傳,共130卷五十二萬六千五百字。

“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的司馬遷記載了後宮專權第一人

司馬遷十歲學習古文,孔安國教習古文《尚書》,博通古文經學和今文經學。20歲後遊歷全國,廣泛接觸社會,“網羅天下放夫舊聞”,收集從古到漢朝的文字和口頭的歷史資料。他的父親司馬談任漢朝太史期間整理中國古代文獻,準備寫一部古書,父親臨終時希望司馬遷完成他未盡的事業,他立下雄心,要“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

“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的司馬遷記載了後宮專權第一人

司馬遷二十八歲繼為太史令,收集了五年的史料,於公元前104年開始寫《太史公書》(後來的《史記》),有大膽的批判精神和運用實錄的筆法記載歷史,敢於直言漢武帝賞太輕,罰太重和好大喜功。到公元前99年因為李陵降匈奴,司馬遷為之辯護,被冒犯的漢武帝據此處以司馬遷宮刑,入獄的司馬遷忍辱負重,奮發著書,三十九歲時漢武帝赦免了他,任命為中書令,比太史令的職位高。而後司馬遷傾注了全部心血,完成了《太史公書》,寫成了我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

“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的司馬遷記載了後宮專權第一人

司馬遷的《史記》是中國史學史上的一座劃時代的豐碑,在史學思想上有重要貢獻:第一,明確提出要根據歷史事實探索歷史發展的規律,他在《報任安書》中說“考之行事,稽其成敗之理”。郭沫若對他的研究成果積極認可,如司馬遷對秦始皇“秦王為人蜂凖,長目,摯鳥鷹,豺聲,少恩而虎狼心”的記載,郭沫若研究的結論與司馬遷一致。

“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的司馬遷記載了後宮專權第一人

第二是指出人民對歷史事件起決定性作用,在《史記》中專門為氓隸之徒的陳勝立傳,並且把亡秦這一歷史事件的首功歸於陳勝、吳廣,在書中還記載了許多無名小人物的歷史作用,如讓項羽陷入絕路的老農,為韓信送飯洗衣的老太太等。

第三,首次初步論證了人民是怎樣創造歷史的。司馬遷指出衣食住行等物質資料的生產從來都是人民生產的。請看

《史記.貨值列傳》載“農不出則乏其食,工不出則乏其事,商不出則三寶絕,虞不出則財匱少。”也就是說農工商林的生產者是人民。


“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的司馬遷記載了後宮專權第一人


讀《史記》,既可學習歷史,又能欣賞文學作品,還能勵志,何樂不為呢?市面上的《史記》價格,一般人都都能接受,建議買中華書局出版的《史記》閱讀,精裝版220元。讀原文版的需要有歷史基礎和古文斷句能力,一般讀者看譯本,178元。

“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的司馬遷記載了後宮專權第一人


“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的司馬遷記載了後宮專權第一人

先秦儒、道、法、名、墨等諸子學說都把衣食、住房、舟車歸結為古代的神仙或者三黃五帝如黃帝、堯舜他們的創造發明,司馬遷的偉大之處在於,把這些生產和創造歸之於人民。更令人驚奇的是,在歐洲人寫出商業史和工商史的兩千多年前,司馬遷就寫下了工商業史《史記.貨值列傳》,財政經濟史《史記.平準書》,農田水利史《史記.河渠書》。總之,《史記》是一部值得一看的書,作為歷史看亦可,作為文學欣賞也行,作為勵志的精神食糧更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