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能從未如此認識中醫---老理工男學中醫看中醫(原創)


想真正認識中醫,必須先認識陰陽五行六氣的所以然。欲認識陰陽五行六氣,須先認識二十四節氣地面上所受太陽射到的熱降沉浮升的圓運動。

我們用一個簡易的動畫來說明這個過程,然後再來詳細說明:


你可能從未如此認識中醫---老理工男學中醫看中醫(原創)

初始狀態

太陽(熱,陽,能量),自然(風,氣壓),人,土地,地下水。


你可能從未如此認識中醫---老理工男學中醫看中醫(原創)

能量來自太陽

熱源自太陽,傳遞到地面。

你可能從未如此認識中醫---老理工男學中醫看中醫(原創)

夏季地表熱多,地下熱少

夏季之時,地表上熱多,近地表下熱少,而地下水尚未存儲來自地上的熱。

你可能從未如此認識中醫---老理工男學中醫看中醫(原創)

熱因季節變化氣壓變化向地下傳播

秋分時刻,地上之熱和地下之熱接近平均,也就是說,地表之上的熱漸漸的開始向下傳導。

你可能從未如此認識中醫---老理工男學中醫看中醫(原創)

地上漸次蕭條,地下卻悄然儲熱

整個秋天,實際上就是由於大氣氣壓的作用(中醫所謂秋金收斂),將地面所受太陽之熱,傳導到地下的過程,漸漸地上之熱開始少於地下之熱。

你可能從未如此認識中醫---老理工男學中醫看中醫(原創)

熱進入地下水越來越多


熱開始在地下的水中儲存起來。

你可能從未如此認識中醫---老理工男學中醫看中醫(原創)

冬天,熱被封裝在地下

天寒地凍,地上萬物蕭條,熱已經在地下悄悄封裝。為什麼能夠封的住呢?

因為地下水熱,地下土層冷,在水土之間,由於冷熱不均,形成了水霧過渡層,正是這個水霧層起到了隔離、封裝作用。這也是為什麼腎不好,憋尿能力差的人,冬天特別憋不住尿,而夏天情況就會緩解的多的原因,因為腎在人體中,就是自然中的地下水,封存陽氣,腎不行,陽氣不夠,熱不夠,就像地下形不成水霧層,封不住陽氣,自然經常尿褲子。

你可能從未如此認識中醫---老理工男學中醫看中醫(原創)

冬至一陽來複,地下之熱萌動,地上卻至最冷

冬至過後,光照時間重新變長,雖人不覺日暖,地下之熱卻開始萌動,有向上竄越之勢。這個過程好像很智能化,其實非常符合物理規律,就是上面所說的水霧層形成的條件漸漸變弱了。請一定想明白這個過程,想明白了,整個原理一通百通,想不明白也不要緊,慢慢來,起碼大概原理是懂了。

你可能從未如此認識中醫---老理工男學中醫看中醫(原創)

春分之前,仍是下熱上冷,過了春分,上多熱下少熱

春天來了,地面植物受地下之熱開始生機復甦,同時普受太陽之熱,光合作用繼續。

但此時,地下之熱仍然要多餘地上之熱,一直到春分之際,恢復上下均等。

你可能從未如此認識中醫---老理工男學中醫看中醫(原創)

夏至地上已極熱,地下幾乎無熱

又到夏天,地下之熱跑盡了,地上還兼受太陽照射,地上之熱重新多於地下,一個循環重又開始。

你可能從未如此認識中醫---老理工男學中醫看中醫(原創)

自然界熱的升降沉浮,人體同樣遵循同樣的規律

其實整個過程就是圖中所示的這麼一個圓周運動過程,熱的降沉升浮。


你可能從未如此認識中醫---老理工男學中醫看中醫(原創)

這種升降沉浮的圓運動,在人體內有同樣對應


際上這個圓周運動也存在於人體之中,心、肝、脾、肺、腎,分別對應不同的熱(陽氣、能量)傳遞系統或者說傳遞功能,也即常說的五行(金木水火土),火、木、土、金、水。


小結:這就是中醫最基本的人與四季的對應關係,其實是一個陽氣的運動過程。當然這是最基礎的認識,中醫治病的原理就基於此,人生病了,其實就是陽氣運動的圓周沒有動力或不順暢了,用藥力之偏調節動力之偏,使運動成圓,就是中醫治病的理論基礎。

上面提到,人體中也同樣遵循大自然四季的熱量(陽氣、能量)的運動規律,人體之外,一年之中,人體因四季而有不同五臟生養,一天之中,人體因時辰不同而有不同五臟生養。

秋降,收熱,由肺臟和大腸腑兩個臟腑向腎和膀胱中輸送陽氣(肺與大腸互為表裡)。

冬沉,藏熱,由腎臟和膀胱兩個臟腑負責儲存陽氣(兩者互為表裡,下同)。

春升,生熱,由肝臟和膽腑兩個臟腑負責將陽氣疏導通洩。

夏浮,長熱,由心臟和小腸兩個臟腑負責將新舊陽氣宣通。

脾臟和胃腑,是兩個特殊的臟腑,負責運化實際上就是調和五臟(以上所指出,實際上還有一個心包,不贅述)和六腑(以上加一個三焦腑)之間的陽氣運動。

他們統一協調完成圓運動。

他們的關係就像下面這個圖:

你可能從未如此認識中醫---老理工男學中醫看中醫(原創)

軸轉輪動,輪轉軸動

中間的主軸是脾胃(所謂的後天之本),外圈的輪轂是肺(大腸)、腎(膀胱)、肝(大腸)、心(小腸)組成的圓周運動。

人體生病,就是運動不圓,也就是陽氣運動不暢,中醫的醫理就是撥動外輪帶動主軸,或者撥動主軸帶動外輪,不外與此,就是這麼簡單,也是人體的本來生理。

怎麼撥動輪、軸?何時撥動?撥動何處?

這就要先回到我們在第一個專題中說到的,熱量(陽氣、能量)的運動過程。

回憶一下:

你可能從未如此認識中醫---老理工男學中醫看中醫(原創)

地上漸次蕭條,地下卻悄然儲熱

秋天氣壓變化將熱量漸漸壓入地下,存入水中,經冬越寒,春來則上浮,和夏之新熱重演輪迴,這是以四季為週期看此熱量運動,具體到人體,會依季節和時辰不同遵循不同的週期,但運動過程本質是一樣的。

抽象一下,就是秋金(肺)--》冬水(腎)--》春木(肝)--》夏火(心)--》長夏土(脾)--》秋金(肺)

發現了什麼沒有?是的,其實就是中國傳統哲學中的五行相生過程,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

中醫中的五行相生,其實就是熱量、陽氣或者說能量運動的過程,金木水火土只是運動的媒介而已,不是死的元素,所謂的生,不是產生,而是經過某個元素為媒介,能量運動到了下一個元素中,重點在於運動過程要持續、要流暢。

五行相剋原理相似,希望各位能自己想通,有疑問可以多多交流。

由中醫的五行相生克,其實我們能夠明白傳統的中國五行相生克,很大程度上被人誤解或曲解了,需要做澄清。

金生水,傳統五行講,是金融化了生成了水,可鐵水、銅水等等是比火還要熱的至陽之物,走到哪裡哪裡就火海一片,怎麼可能還水克火,不通,完全不通這個解釋曾困惑了我很多年學習了中醫之後,才逐漸明白了怎麼回事,所謂金生水,是指金屬易於導熱,造成同一環境下的氣壓差,從而形成熱量在氣壓作用下的流動,借用靠譜的說法,就是金有收斂作用,造成熱量由高到低的運動,這才是讓人信服的金生水之道。(還有一種解釋說金屬表面凝結了水,這也通,但是隻是解釋了結果,不是原因。)

回到中醫上來,一味藥具有收斂作用,那就屬金,即便其物理上明明是個土塊、木頭,凡是物體,其本性皆有所偏,中醫就是以物性之偏調節圓的運動之偏。

其他相生相剋,原理亦同,圓運動的古中醫,就是熱量(陽氣、能量)的圓運動,五行就是運動的傳輸媒介

明白了這些,剩下的才是技術的學習(把脈、針灸、推拿、按摩等等)和經驗的積累(運動之偏和物性之偏),說中醫是經驗的科學,雖然也對,但只看到了表面,沒有看到實質,由此也給了攻擊中醫之人以口實。


前面兩篇我們談到了中醫的自然觀,其實也是中醫的宇宙觀,宇宙之道,在於能量的吸收釋放而不是物質決定意識,中醫之道,恰恰就是天地之道,能量輪迴,在不同的元素之間傳遞,也有叫做“象”的,意思一個樣,就是象不同,但傳遞本質一樣,中醫流派幾多,雖各成一派,實則各執一詞,甚至互不服氣,但其實大約上都在片面理解,自清朝的黃元御《四聖心源》一出,中醫才算有了統一系統的成文理論基礎,民國的彭子益《圓運動的古中醫學》在其基礎上兼借西方自然科學觀,補充闡發了《四聖心源》,且在術的學習上著力更多,足以留名青史

談到了這裡,再向下談,就是具體的方劑、針術之類的了,這些我自己也在學習過程中,斷斷不敢弄斧耍刀不知深淺,再說,術的積累,瑣碎細小,也根本不可能做有效的書面交流

所以,我們要談的還是一些認識上的東西。

我們中國人經常說精氣神,到底什麼是精氣神呢?

說清楚這個,首先要搞清什麼是氣,不要看言語順序,和那個沒有關係。

氣到底是什麼?氣是中醫特有的概念,西醫是不承認的。

為什麼不承認呢,因為西醫科學是典型的實驗實證的學問,要想證明有氣,就要看到氣,或者說看不到,但是可以用能看到的手段描述它,可惜,氣偏偏是無法用這樣的手段測得到,因為它不是一種具體的物質,也不是一種量化的指標,所以至今不能被西醫所認可。

那氣究竟是什麼?西醫裡面有一個概念已經模糊的摸到了氣的影子,就是“血壓”。

血壓是怎麼形成的,一是心臟泵的噴發;二是血管的粗細程度;三是因呼吸溶進的氧氣濃度;所有這些構成了血壓。血壓高,人有問題嗎?西醫認為危險,中醫則認為未必。血壓低,人有問題嗎?西醫認為有,中醫認為未必。

為什麼呢?還是回到大自然,那樣更容易理解。

我們到黃河壺口去看一看,人站在那裡,面對面說話都聽不清,形容黃河,都是用氣勢磅礴,勢不可擋,聲勢驚人等等用語,那是因為黃河落差大,所以衝力巨大,浩浩蕩蕩,惠及中華文明數千年。

這個落差,這個勢,其實就是氣,氣足,人就像黃河一般,渾身血脈周流又快又穩,絕無任何滯澀,身體產生的垃圾一概無餘的盪滌沖刷,全被掃入垃圾處理系統。

如果一個人的心臟、血管、和肺循環系統,都能很好的配套黃河一般的氣勢,他的能量消耗系統又能很好的快速應用上呼嘯而來的能量,那麼這個人即便用西醫的指標看來血壓很高,他不但沒病,而且非常的健康,死扣指標是要害死人的。

當然血壓和“氣”不是對等的概念,我們通常說氣血氣血,”血“是”氣“的載體,”氣“是血的動力勢能,"氣”足的人血壓是平穩的,源頭有力,中間的河流浩浩蕩蕩,血管通暢無淤堵。而血壓一直偏高,恰恰說明“氣”的運轉不夠通暢,原因或是源頭無力,或是河道淤堵,源頭無力,排除心臟泵血的疾患,這類似於肝的造血功能下降或者腎陽虧損,肝造血有問題,源頭水量不行,不能形成大河磅礴的寬闊;腎氣不行,源頭落差不夠,不能產生足夠的能量進入流暢運動,轉彎之處水量堆積遲滯,反而對河道形成更大的壓力,就表現為高血壓。而河道淤堵,類似於血脂過高血管粘稠或血管壁脂肪斑,這不但會直接造成比源頭落差不夠更大的遲滯壓力,而且血管會變脆變硬,因此血壓高可不是”氣“充足,是需要認真對待的。

現實中,大多數人,又懶又饞又色,即便年輕時神完氣足,幾年的成年生活下來,哪裡還有黃河一般的氣勢呢,所以西醫說你血壓高,你還是要接受的,很有可能上面所提到的高血壓病因你都佔全了,高血壓的本質,是不良的飲食習慣和較大的工作生活壓力,當然,縱慾過度也是很多人不瞭解的原因。

西醫不承認氣的存在,因為解剖的都是屍體,屍體沒有血壓,也就當然沒有“氣”的存在。

總結一下,氣血,實質指的其實是兩種東西,一是血的勢,一是血的熱度。這裡這個血的熱度,指的是血中含火的程度,就是陽氣的多少。很多女孩子的血抽出來,當然是人體正常溫度,但是這些女孩子平日裡卻畏寒怕冷,痛經瘦弱,其實就是血中陽氣太少,穿的太少,不善護陽,吃的太寒,損陽缺陽。氣血氣血,一要浩浩蕩蕩,二要熱烈奔放,這才是健康的身體,才是由內到外的紅顏外露,芳華逼人,比用資生堂雅詩蘭黛要強的多了,捯飭上那些,倒是真不難看,只不過洗個臉就成了黃臉婆,關鍵時刻靠外物畫皮,也太讓自己心虛了吧。

知道了氣,精是什麼呢?

精是中醫裡面最難解釋的一種東西了,說氣,還可以形象的比喻成氣勢,說血,勉強可以理解成西醫中血管中的紅色液體;但精是什麼呢?首先,它肯定不是精液的精,那只是它極小的一部分,極小的一個載體。再次,它也不僅僅是生殖系統+腎的精華體液,那精到底是什麼呢?

《 黃帝內經素問》之上古天真論上說,男孩八歲,女孩七歲時候,“天癸至”,這個天癸,是最初的精,大意是指腎氣開始旺盛的分泌出的一種成長的物質。這種物質由氣血運載到身體各處,如果在天癸至到下一個八歲或七歲週期內,一個人能夠時常保持氣血兩旺,同時又勤加鍛鍊,將精通過各種方法固化到津液筋骨中去,那這個人以後的身體肯定強壯的不得了,絕少得病,即便得病,好的也比常人要快。

舉個明白的例子,練武之人很多都是在七八歲開始,就是為了配合這個“天癸至”,此時氣血運送精這個東西到了筋骨各處,如果這時經常的摸打滾爬,竄高蹦牆,這個精就固化到了筋骨之中,要麼強壯,要麼長高,看你的鍛鍊方式不同而已,有的門派入門就天天讓學生拼命的拍打全身骨頭,其實就是為了化精為筋骨,在這裡“精”是筋骨。

西醫對這個時段的精認識也很直接,他們稱之為發育,但其實那只是表象、結果,而且,最為遺憾的是,發育只是青春期的概念,過了這個時段,成人了,他們以為就什麼都告一段落了,其實不是那麼回事,精在成人時段,也非常關鍵。

大家有興趣可以刻意的觀察觀察那些偉人名人的成長時間表,你會發現這些人個個是年輕時候精力充沛的人物,累了疲了,稍事休息又是一個精神百倍。什麼原因?不外乎兩個,一是天生產生“精”的機制好,也就是說氣血機制+腎功能好,這是天賦,成年後即便他到處浪費肆意糟蹋,熬夜、物慾沖天,他還是精神的很,沒有辦法,老天爺眷顧,上帝爺偏愛;二是即便他的“精”的天賦一般,但是他善於守精用精,很少肆無忌憚的揮霍,不長期熬夜,不胡吃海塞,他的精力腦力仍然要強於一般人。

中醫認為,一個人一生的“精”是有大約的定量的,到了一定年紀或是一定量,就乾涸或者不再產生了,所以採取什麼樣的生活方式對一個人的成活與否或者精力如何或者病痛程度痊癒快慢都息息相關。

至此,就算是把中醫中被人廣知卻又不甚了了乃至誤解的最基本的部分說完了,希望能夠讓不瞭解中醫的人開始對中醫產生興趣,最重要的,如果能夠澄清大眾對中醫一些模糊理解,開啟自己的中醫學習之旅後少走彎路,少些模稜兩可,這一篇就算是文有所值了。

注:本文曾於2014年在本人的自有公眾號上發表,現在又進行了部分修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