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風性關節炎,不容小覷,應防治並重

痛風,知道吧?痛風是嘌呤代謝異常及/或尿酸排洩減少導致的全身代謝性疾病,多表現入睡時毫無徵兆,深夜卻因關節痛而驚醒!晚期還可併發痛風性腎病。

關節炎,瞭解嗎?是關節的無菌性炎症,表現為關節的紅、腫、痛,甚至關節畸形!

那痛風性關節炎,你清楚嗎?痛風性關節炎是最常見的風溼性疾病之一,因尿酸鹽沉積在關節的關節囊、滑囊、軟骨、骨及相關組織中而引起的晶體性關節炎。

痛風性關節炎,不容小覷,應防治並重

一、痛風性關節炎是怎麼發作的呢?

正常情況下,尿酸作為嘌呤代謝的終產物,約2/3由腎臟排洩。臨床上的高尿酸血癥,90%因排洩減少所致。尿酸排洩機制退化,體內尿酸就會滯留過多,體液會酸化,影響細胞的正常功能。

痛風性關節炎,不容小覷,應防治並重

尿酸排洩呈現超負荷狀態,日積月累就形成結晶---尿酸鹽。尿酸鹽雖有一定溶解度,但如果飲水量不足,尿酸鹽就會結晶析出,慢慢沉積在循環比較差的關節,在關節局部形成尿酸鹽沉積,痛風性關節炎就發作了。

痛風性關節炎,不容小覷,應防治並重

如果血中尿酸濃度長期偏高,那麼機體就出現了"第四高",即"高尿酸血癥"!高尿酸血癥是引起痛風性關節炎的主要原因嗎?這裡存在一個誤區!痛風急性發作期,血尿酸可能並不高。究其原因,可能由於疼痛等應激反應,促使糖皮質激素分泌增多,這樣增加尿酸的排洩。所以,不要因血尿酸水平正常,就排除痛風。但是,也不能忽視高尿酸血癥作為診斷痛風性關節炎的一個依據。

痛風性關節炎,不容小覷,應防治並重

二、痛風性關節炎有哪些基本症狀呢?

痛風性關節炎一般分急性發作期與慢性發作期。

急性發作多見於40歲以上男性,多有"三高"病史,常在深夜突發,單側的第一蹠趾關節最容易發病,受累關節呈刀割樣或撕裂樣劇烈疼痛而難以忍受,可痛醒而徹夜無眠。數小時後出現關節紅腫熱及功能障礙,既不能下地,也不能行走。急性發作一般持續3-10天,也有病例數週後才緩解。

痛風性關節炎,不容小覷,應防治並重

進入慢性期後,痛風發作的表現不像急性期那麼典型,吃些止痛藥就能好,停藥後又發作。可能出現關節反覆紅腫,發作逐漸頻繁,受累關節增多,有的甚至出現痛風石,沉積到關節、耳輪、皮下等,慢慢破壞關節,導致關節毀損畸形、活動受限。有的患者出現痛風性腎病,表現腎結石反覆發作,甚至腎功能衰竭,乃至需要透析治療。

痛風性關節炎,不容小覷,應防治並重

三、痛風性關節炎的原則與措施有哪些?

痛風性關節炎的治療要著重合理調整飲食結構再配合藥物治療,才是強強聯合;主要針對急性期和緩解期,利用兩種方法治療,一種是非藥物治療,一種是藥物治療。

首先合理調整生活方式以及飲食結構對痛風患者具有極其重要的價值。要避免海鮮、動物內臟和濃肉湯,優選蔬菜、豆製品及水果,另外要多喝水,每天飲水量超過2升為宜,利於加快尿酸的排出;切忌千萬不要喝酒,尤其啤酒,不要喝高熱量、高糖類飲料。良好的生活方式也能積極預防痛風的再次發作。

其次在痛風發作的不同時期,選用的藥物不盡相同。具體來說:

1、 急性發作期著重抗炎鎮痛,可以選用非甾體消炎止痛藥、秋水仙鹼,這些藥物都可以迅速消退機體的炎性反應,起到止痛、緩解症狀的作用;上述藥物有禁忌或效果不佳時可考慮選擇糖皮質激素控制炎症,對重度或難治性疾病可進行聯合用藥。

值得注意的是,在急性發作階段,一般不建議降尿酸。如果使用降尿酸藥物,不僅沒有抗炎止痛作用,而且會使血尿酸下降太快,促使關節內痛風石表面溶解,形成不溶性結晶而加重炎症,引起病情進一步遷延不愈。

痛風性關節炎,不容小覷,應防治並重

2、緩解期治療,就要考慮降尿酸,主要的藥物有兩類。

一是抑制尿酸生成的藥物,主要有別嘌醇和非布司他。別嘌醇是經典用藥,但使用前最好要檢測HLA*B-5801基因,如果陽性者就不宜使用別嘌醇,以免誘發嚴重併發症;另外有肝腎功能明顯損害的患者,也要謹慎長期使用別嘌醇。非布司他與別嘌醇比,對肝腎功能影響小,可以適用於肝腎功能不全的痛風緩解期。

二是促進尿酸排洩的藥物,最常見的是苯溴馬隆,選用時注意對於尿路結石患者應酌情慎用。

痛風性關節炎的診斷並不困難,但此病極易反覆發作,發作期關節疼痛甚劇,所以再積極降尿酸治療的同時,著重調整生活方式,積極預防痛風的反覆發作,就顯得尤為重要。


有任何疑問,可以點擊我主頁左下角的“免費諮詢”一欄,或者到平安好醫生app直接搜索我的名字,找我詳細溝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