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既是愛的港灣,也可能是心理問題的溫床

申涵煜說:“愛子不教,猶飢而食之以毒,適所以害之也。”一味的溺愛孩子,縱容孩子犯錯,只會害了他。


在《我是演員》的總決賽中,《誤殺》這個作品讓我們深切的感受到了“愛子不教,猶如殺子”的道理。

故事發生在泰國的邊陲小鎮,這裡充斥著走私與販毒活動。然而越是犯罪活動盛行的地方,治安管制也顯得專制與腐敗,毫無公平可言。

素察是督察長的兒子,無意中看上了阿玉和李維傑的大女兒,便強行侮辱了她,可恨的是結束之後,素察又想當著女兒的面侮辱阿玉,反抗中素察被殺死了。

李維傑知道督察長也是一個濫用私刑的人,法律程序也只是擺設。最終他選擇將素察偷偷埋了。隨後便在時間與空間的交錯縫隙中,與警方在身心層面,展開了殊死一搏的較量。

家既是愛的港灣,也可能是心理問題的溫床

在對質的過程中,凸顯了督察長對兒子的縱容與溺愛;素察凌辱別人,已經是在犯罪,依法是要接受法律的制裁的,而督察長卻說:他只是一個小孩,犯了一點小錯。可見素察平時在欺凌別人時,是有多麼的無視法律與道德。

因為有一個縱容他犯錯的母親,而這位母親又恰巧是督察長,母親給他的教育讓他認為:自己犯什麼錯母親都會替自己擺平,法律就是母親定的。

家既是愛的港灣,也可能是心理問題的溫床

正如節目中阿玉所說:“有的孩子是孩子,有的孩子就是個禽獸。”不要把孩子一步步推向犯罪的深淵。



在教育中,不要放任自己的孩子野生長,更不要認為給了孩子好的物質條件就是給了他最好的,對孩子來說最好的是父母的愛與陪伴。

2018年,常州15歲男生姦殺7歲小女孩的事件仍歷歷在目,男生常小峰對女生倩倩下手的時候想到的全是自己不能被發現,不能被判刑,哪怕是讓這個比自己小8歲的妹妹失去生命。整個過程對同住一個小區的倩倩沒有絲毫的不忍心,這一點像極了他的父親。

2018年12月10日上午,常州市中級人民法院開庭宣判時,雙方家長都來了,父親常建明卻依然神情冷漠的端坐著,當時與其如出一轍的就是他的兒子常小峰,彷彿被審判的不是自己的兒子,而是一個不相干的的陌生人,面對被害人親屬也並沒有表現出絲毫的愧疚。

常小峰對這次行動預謀了很久,據常小峰交代:“小學四年級時,我還跟爸媽睡一張床,睡在爸媽中間,一次晚上醒了,爸爸以為我睡著的,他越過我爬到媽媽身上,爸和媽都沒穿衣服……爸爸還當著我的面看手機上的黃片,走到他身邊他都沒關掉視頻還讓我一起看,後來爸爸給我弄張小床在外屋我一個人睡,去年搬到新小區我才有了自己的房間……”

可見常建明夫婦在孩子的教育上有多疏忽,從小把孩子放在偏遠的農村給爺爺奶奶帶,後又在孩子發現了夫妻親密之後,也沒有進行恰當的引導,讓孩子的認知出現了嚴重偏差,這些都是犯罪的根本原因。

養子不教父之過。一個無良冷漠的父親,他的兒子淪為冷血殺手是有跡可循的。

家既是愛的港灣,也可能是心理問題的溫床。



教育中刻不容緩的就是性教育,不要讓自己的孩子成為那個被迫害的對象,也不要讓自己的孩子成為那個犯罪兇手。


讓孩子面對不正常的迫害有反抗的能力,讓孩子面對一切的不正常有拒絕的勇氣。這關乎孩子的一生。

在《精英律師》中,戴曦因替被騷擾的閨蜜抱不平,繼而遭到老師焦恩的威脅與迫害,致使自己沒能如期拿到大學畢業證。在後來的幾年裡都沒有辦法去正常面對焦恩這個人,因此患了急性焦慮障礙。

家既是愛的港灣,也可能是心理問題的溫床


在羅檳的協助下,當又一次焦恩出現時,戴曦鼓足勇氣找出證據,給焦恩致命一擊,讓對方不再有理由繼續傷害自己。同時也拯救了自己。

成人世界的惡都是從小的人格形成不完全所致,成人都會碰到的事情,更何況處在發育期的孩子,他們對這個世界充滿了好奇,成人尚且具備完全行為能力,孩子卻沒有反抗的能力。

家既是愛的港灣,也可能是心理問題的溫床


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讓孩子成為擁有健全人格、健康心理的人,需要全社會共同參與,但家庭教育承擔著無可替代的關鍵責任。肩負這一責任的父母,沒有第二種選擇,必須要盡心盡力履行好這一責任,才能稱為“合格父母”。

如果家庭教育缺失,或者發生重成績、輕人格,或者重物質輕陪伴等教育錯位的人格形成和心理成長,孩子必然會受到不同程度的負面影響,從而影響孩子一生,付出無法挽回的代價。

家庭是孩子成長的第一環境,不重視家庭教育的父母的家庭,是孕育被告和原告的溫床。為了家庭幸福與孩子的一生,請家長們重視起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