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MA:中国疾控中心领衔,分析新冠病毒在人体不同组织的分布


《美国医学会杂志》(JAMA)最新上线的一篇研究信中,中国疾控中心病毒病所应急技术中心主任谭文杰领衔的团队分享了不同类型临床样本中新冠病毒(SARS-CoV-2)的检测结果,通过近千份样本分析,探讨病毒在人体内不同组织之间的生物分布,以及呼吸道飞沫以外的潜在传播情况。



JAMA:中国疾控中心领衔,分析新冠病毒在人体不同组织的分布


研究样本采集于湖北、山东和北京的3家医院中截至2月17日经实验室检查确诊的205名新冠病毒感染住院患者。患者中位年龄为44岁(5-67岁),68%为男性。大多数患者的症状为发烧、干咳和疲劳。19%的患者为重症。
共采集了1070份样本。咽拭子在大多数患者入院后的1-3天内采集,在患者整个病程期间,都采集了血液、痰液、粪便、尿液和鼻腔样本。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和纤维支气管镜刷片活检样本取自重症或接受机械通气的患者。


JAMA:中国疾控中心领衔,分析新冠病毒在人体不同组织的分布

药明康德内容团队制图


结果显示,支气管肺泡灌洗液标本的阳性率最高,为93%(14/15),其余依次为:

  • 痰液样本阳性率72%(72/104)

  • 鼻拭子阳性率63%(5/8)

  • 纤维支气管镜刷片活检阳性率46%(6/13)

  • 咽拭子阳性率32%(126/398)

  • 粪便阳性率29%(44/153)

  • 血液样本阳性率1%(3/307)

  • 72个尿液样本中均未检测出病毒阳性


从检测到的平均病毒载量而言,少量鼻拭子样本中的病毒载量看起来都尤其高。


其中20名患者都同时采集了2-6份样本。其中6例患者都只在单个样本中检出了病毒(呼吸道、粪便或血液),有7例患者的呼吸道和粪便或血液样本中同时检出病毒。对病毒载量较高的阳性粪便样本进行培养后,通过电子显微镜,在2名无腹泻患者的粪便样本检测出活病毒。


JAMA:中国疾控中心领衔,分析新冠病毒在人体不同组织的分布

▲20名住院患者中,新冠病毒在不同临床样本中的分布。虚线以下为检测结果阴性,超过rRT-PCR可检测的循环阈值。(图片来源:参考资料[1];翻译:医学新视点)


研究团队讨论指出,下呼吸道样本的阳性率更高。重要的是,在粪便中检测到活病毒,这意味着新冠可能通过粪便途径传播。这与目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七版)》中的信息相一致,第七版诊疗方案中提出病原学检查方面,检测下呼吸道标本更准确;传播途径方面,经呼吸道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是主要的传播途径,应注意粪便及尿对环境污染造成气溶胶或接触传播。


研究团队还提醒,极少数血液样本的PCR检测结果呈阳性,这提示在一些情况下感染有可能是全身性的。此外,从患者的多个组织部位进行采样,可能有助于提高灵敏度,减少假阴性测试结果。


JAMA:中国疾控中心领衔,分析新冠病毒在人体不同组织的分布

药明康德内容团队制图

由于部分患者缺乏可获得的详细临床信息,此项分析中一些检测结果无法与症状和病程进一步关联分析,某些类型的样本数量也较少。考虑到这些局限性,研究团队认为有必要进一步研究,将不同部位连续收集的样本结果,与详细病程、症状对照分析。


[1] Wenling Wang, et al., (2020). Detection of SARS-CoV-2 in Different Types of Clinical Specimens. JAMA, DOI: 10.1001/jama.2020.3786[2]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七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