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抗拖延症的4個妙招,告別拖延症,讓deadline成為第一生產力


對抗拖延症的4個妙招,告別拖延症,讓deadline成為第一生產力


我們圍繞實現學習目標、提高學習效率,從生理節律講到了自我激勵,那麼今天,我們就要來攻克另一隻阻礙我們實現目標的攔路虎,叫做拖延症,大家都知道努力實現目標可以給我們帶來有積極意義的結果,可是為什麼我們還是沒法開始努力呢?這裡面啊,就是拖延症在作祟!

比如月底要交總結了,月中的時候一頁紙都沒動,非得等到最後幾天,截止日期前的幾天才開始動筆。

所以英文裡面把截止日期叫做:Deadline,翻譯過來就是:死線,完不成就會“死”的底線,特別形象。

既然我們知道拖延症有很大危害,那為什麼我們會有意的拖到最後再來解決那些我們明明一定要做的事情呢?一定是懶惰嗎?可是很多聰明、勤奮的人也會有拖延呀,比如我自己,我曾經也是一個很愛拖延的人,如果不是火燒眉毛了,我都不會開始。

一、我們為什麼會拖延?

對抗拖延症的4個妙招,告別拖延症,讓deadline成為第一生產力


首先,要戰勝拖延症,就得先了解我們到底為什麼會拖延。我總結了三個我覺得可能的原因。

第一個原因叫做:結果過於遙遠,不可預見。

大家想一想是不是這樣子的?我們都知道如果說期末的時候交不上畢業論文,可能就拿不到畢業證書了。我們知道這個結果,可是這個結果對我們當下來說實在是太遙遠了,它沒有辦法很直接的去影響現在的生活。以後的事情以後再說吧,有這樣心態的人不在少數。

所以當你的目光只侷限於眼前的時候,你很少會有動力去做一件你不得不做的事情。

第二個原因叫做:任務過於繁瑣,無從下手。

什麼意思?就是當你去面對一項非常龐大的任務的時候,比如你要寫一篇論文,你會被嚇到:哎,這個論文需要寫十幾章的內容,真的很難,有各種各樣的文獻資料要查,查完文獻資料我還要構思邏輯,還要組織語言,太煩了。一個“煩”字,就概括了你所有的情緒。

然後這個時候,你就乾脆怎麼樣?乾脆把它放一邊去,去看場電影,先去追個劇,感覺很爽。這是很多人的第二個心態。

第三個原因叫做:情緒過於焦慮,無法做好。

很多人其實有很大的動力想去做,也知道如何拆分任務,但是他們當下一想到這件事,他就會自然而然的非常緊張。哎呀,我感覺我真的是寫不出來,我感覺我這個論文寫出來也是會被老師罵的狗血淋頭,那我要不就先放鬆一下吧。

所以,拖延最主要的三個原因是:結果過於遙遠,不可預見;任務過於繁瑣,無從下手;情緒過於焦慮,無法做好。

那麼大家可以看到,拖延症本質上其實就不是時間管理的問題,對不對?它實際上是我們不能妥善的管理好自己的情緒,是我們為了應對與任務相關的情緒而不自覺發起的措施。


二、主動拖延vs被動拖延

在講到底如何去克服拖延之前呢,我想先糾正大家的一個普遍的誤區,就是:很多人他們看似在拖延,但是其實他們並沒有在拖延。


聽起來可能比較抽象,我給大家舉個例子,比如說有些同學會問我說,你花了多久準備這篇文章的內容呀?其實說實話,我正式開始寫稿子的時間前後加起來沒有超過2小時。那有些人可能聽完以後就會說:哇這麼短的時間,看起來很輕鬆,我也可以做!真的是這樣嗎?其實不是的。看似時間很短,但是我從決定要寫這篇文章開始,可能走在馬路上、洗澡的時候、吃飯的時候,我都在心裡不斷地打磨、思考:用什麼樣的案例更加合適?什麼樣的課程結構更合理?怎麼樣的演講方式更吸引人?所以等我心裡有底了,正式開始創作的時候,其實過程會非常地快速。

這個就是主動拖延,那麼什麼叫做被動拖延呢?被動拖延的意思就是說我在拖延的時候,我沒有幹任何相關的事情,我是完完全全的把任務拋到了腦後,完完全全的拖了下去、睡了過去、耗了過去……

所以說主動拖延是看似拖延,但它其實是一直在從事跟這個任務相關的工作。它是一個特別好地思維策略,我也鼓勵大家在碰到瓶頸的時候嘗試一下。

但是我想要強調的是:大家千萬不要因為別人主動拖延,取得了好成績,就覺得自己只需要單純模仿行為就可以了。主動拖延和被動拖延,這兩個東西的本質是不一樣的。


對抗拖延症的4個妙招,告別拖延症,讓deadline成為第一生產力


三、克服拖延症的三個方法

理解了主動拖延和被動拖延的區別,可以讓我們更好的來克服拖延症,那具體有哪些方法呢?我總結了以下三個常用的方法。

第一個方法叫做:開始。

很簡單,就兩個字,叫開始。為什麼要開始?因為其實你在不斷的向後拖延的過程中,其實你的焦慮感在不停的累加。但是你一旦開始,相信我,你一旦開始做這件事情,你的焦慮感就會降低一半。

所以說“開始”,也是我送給大家如何有效對抗拖延症的第一個方法。如果自己沒有辦法逼著自己開始,那我們也可以試著讓別人來逼一逼自己。

第二個方法叫做:挑戰具象化。

什麼叫做挑戰具象化?意思就是當我們去面對一項非常龐大,非常複雜的一個任務的時候,當我們感到一頭霧水、無從下手的時候,我們可以用確認清單的方式來去解決這樣的無力感。

怎麼做呢?我們先細化一下任務,然後根據細化後的任務列一個Checkup list(確認清單)。比如說我們今天要做5份卷子,我們千萬不要去糾結說,哎,我5份卷子怎麼做得完,我們就只專注於去做今天最簡單的那一項任務。如果數學對你來說是最擅長的,我們先把它做完,逐漸進入到狀態,做完之後馬上在Checkup list上打一個勾,當你你在確認清單上看見一個個勾的時候,你的滿足感就會逐漸上升。

第三個方法叫做:拆分大目標。

前面我們講到了結果太過遙遠,不可預見是我們會拖延的一個非常重要原因。那麼,如果說大目標很宏大,結果非常遙遠,那麼我們應該怎麼做呢?

大家可以學習一下跑馬拉松的運動員,馬拉松運動員是堅持跑完全程的呢?他們不是一直惦念著四五十公里以外的終點,而是把這一長段的路程拆分成一段一段的小目標。什麼意思?不是說我要跑到五十公里我才算成功,而是盯緊每一公里前面的一個標誌性建築,這樣他們才能夠在一次一次的衝到小目標之後,達成大目標。

這也給了我們對抗拖延症一個非常好的啟示,就是我們不僅僅要去關注那個宏大的、可怕的大目標,更要把大目標拆分成一個一個非常細小的小目標。比如說我們要寫一百頁論文,那我們可以把它拆分成每天寫十頁的小目標。每一天如果我們完成了這個十頁的任務和規劃,就給自己一個獎勵。相反,如果我們沒有做到,就可以給自己一個小小的懲罰,來警戒自己完成目標。

四、怎麼幫助他人杜絕拖延症?

最後,除了督促自己戰勝拖延症之外,我還想給大家分享一個小技巧,去幫助身邊的人戰勝拖延症。

如果現在聽課的你是孩子的家長,或者已經在職場上了,你會發現身邊一定會有這樣一類人:他們看上去特別的勤奮,可是效率很低。比如孩子的作業明明一個小時就可以解決,他非得拖一個晚上;又比如交代給別人的任務,明明說好了一天要完成,可是一個星期過去了還是沒有反饋。

那遇到這種情況,我們怎麼樣才能幫助其他人戰勝拖延症,提高效率呢?

其實很簡單,只有一句話:把分配時間的主動權,還給當事人。

現在很多的家長給孩子佈置任務也好,或者公司領導考核下屬也好,都會犯一個很大的錯誤:我們往往會去追求別人工作或者學習的時間,而非真實內容。

比如我們很多家長會說:你上午在家裡認真寫作業,我下午就讓你出去玩;或者公司裡會給那些加班最狠、考勤最完美的同事獎勵。但是這樣的考核標準有什麼問題?

沒錯,就是讓當事人失去了對時間的支配權!

對於孩子或者同事來說,不管他是否努力,時間都是一樣過,那他還不如慢慢吞吞地節省力氣,拖延時間。但如果我們對孩子或同事說:如果你能保質保量地完成這項任務,不論你多久做完,剩下的時間都是你自己的,那麼我相信很多時候對方的效率就會大大提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