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民俗風情 感中國精神

品民俗風情 感中國精神

——部編版八年級語文下第一單元思考

大概是《回延安》給予我的啟發吧,在認真讀完《安塞腰鼓》和《燈籠》等相關文章後,我忽然發現,整個以民俗為主題編排的第一單元文章,還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即是他們的作者無不與延安發生著某種聯繫。

品民俗風情 感中國精神

《回延安》自不必說,《安塞腰鼓》所展現的,也是包括延安在內的陝北高原上的活力與激情,而它的作者劉成章,本就是陝西延安人;至於《燈籠》,它的作者吳伯蕭,抗日戰爭後參加革命,1938年4月,長途跋涉到達延安,進入中國人民抗日軍政大學學習。甚至是結業時,毛主席都為他題詞“努力奮鬥”予以勉勵;魯迅就不用說了,他是毛澤東《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中多次引用來論證無產階級革命文藝思想的典型代表人物,我們今天評價魯迅是“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特別是“革命家”的稱號很大程度上正是源自他的文章傾向,在《講話》裡,毛主席將魯迅作為一個標杆性的人物給文藝工作者樹立方向……所以,從這個意義上說,這些作品除了本身的民俗價值外,都是能夠表現積極意義,能夠給人以思想啟迪作用的文章。

品民俗風情 感中國精神


安塞腰鼓可以算得上歷史悠久、地域色彩濃厚的一種廣場舞了,只是這種舞蹈的參與者不同於現在普遍以中老年為主體,而以青年人為主,舞蹈展現的是速度與激情,展現的是熱烈與活力,它展現的是普通個體蓬勃的生命力,代表了陝北高原地域特色,有人評價說《安塞腰鼓》是“高原生命的火烈頌歌和民族魂魄的詩性禮讚”,從陝北高原的地理位置和歷史淵源角度看,延安是中華民族重要的發祥地,人文始祖黃帝曾居住在這一帶。1935年10月,中共中央和中央紅軍勝利到達吳起鎮,延安又成為了中國革命的落腳點和出發點……所以,無論從個體生命的勃發還是地域文化特色,抑或歷史溯源的角度來看,安塞腰鼓無疑都是一種象徵,值得每一位中國人品味。

品民俗風情 感中國精神


《燈籠》創作時,吳伯蕭雖然還未到達延安,但這絲毫不影響這篇文章的文學價值和思想價值。作為典型的知識分子代表,吳伯蕭的早期文章——去延安前的文章,很能夠體現一種文化韻味,《燈籠》一文,在文化傳承和語言運用等方面都體現了那個時代知識分子的情懷,作為一位追求進步的愛國青年,他的文章更是可見一種積極的思想,給人以欣賞品味的同時,感受濃郁的愛國情懷。到達延安後,他更是受到《講話》的影響,創作了一系列具有濃郁時代特色的正能量文章。

品民俗風情 感中國精神


綜上,整個第一單元選文可以說都是能夠體現或直接受到毛澤東主席《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思想的,具有重要思想意義的作品,在作品體現的民俗價值、地域文化價值以及文學價值之外,如果從這個角度去認識,應該別具意義,也更具有啟發意義吧。

品民俗風情 感中國精神


當然,我想,任何一篇優秀的文學作品的積極意義,應該不僅侷限於特定的時代,而是與時俱進,能夠給予每一個時代的人們結合自己所處時代的啟發,正如延安精神與抗“疫”戰爭,又如安塞腰鼓源自陝北風情,然而其中張揚的蓬勃生命力卻也可見出新時代昂揚奮進的追求,因為它已經可謂“中華民族堅毅不屈、意氣風發、蓬勃向上、積極進取的精神象徵”。

品民俗風情 感中國精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