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甘嶺戰役,我軍是如何堅守的?坑道戰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上甘嶺是典型的陣地防禦,並非所有的山地戰都有“流動性”的特點,

蘇聯的飛機沒到過上甘嶺,而且蘇械是我們買的,不是蘇聯援助的,誠然中國對美國並無直攻本土的血海深仇,但美軍戰鬥意志並不差,戰略目標不同也並不是由“仇恨度不同”決定的。美軍的作戰目標一直是不與中國軍隊正面衝突。志願軍入朝之後。美軍不得不衝突。作戰目標依然是局域作戰。事實上。就算是越戰美軍也是儘量避免和中國衝突。導致北越有一些地方炸不到,北越軍隊就藏在那裡。戰術上可以,但是問題是,美軍能否在志願軍這種坑道戰模式中一鼓作氣推上楞線,完全控制表面陣地?就算真的把志願軍逼入了坑道,志願軍呼叫炮火直接轟擊表面陣地怎麼辦?所以理想很豐滿,但是現實中,美國根本沒有這個窗口時間完成這個設想。

發展到後來,反斜面和正斜面陣地是結合使用的,甚至兩斜面間還打通了運兵通道,同時有山腳到山頂稜線的通道,就是為了最大限度避免被美軍堵在坑道內,同時多角度打擊敵人。比如,在稜線或腰線安排一兩個觀察員,等敵人炮火準備結束步兵衝鋒時,我軍同時從反斜面坑道衝出,先衝上稜線組織防禦,不能讓敵人輕鬆佔領稜線。

上甘嶺戰役,我軍是如何堅守的?坑道戰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第五次戰役


上甘嶺戰役,我軍是如何堅守的?坑道戰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反斜面陣地的作用

反斜面戰術是很經典的,太平洋戰爭日軍被斷了所有補給,表面陣地也全部失守,這種情況下噴火器可以從容應對,因為不用擔心飛過來的炮火覆蓋。越南戰場也是同理,越軍被圍得跟鐵通似的,越南炮兵也被壓制,表面陣地完全被共軍控制,想怎麼燒就怎麼燒。朝鮮戰場不一樣的地方是,坑道志願軍從來沒有被真正圍困過,後方的補給一直沒斷,縱深的炮兵一直在給衝上稜線的美軍火力打擊。導致美軍根本在表面陣地上待不下去。噴火器的前提是控制表面陣地。這很難理解麼?稜線陣地奪取不下來,美軍往哪裡放炮兵觀察哨位?壓制志願軍火炮是不是得找個高地?高地在志願軍手裡,奪下來再說。奪不下來,就根本看不到縱深的志願軍炮兵陣地在哪兒,更別提炮火矯射和修正了。壓制不住志願軍炮火,是因為沒有辦法發現志願軍炮兵陣地,發現不了志願軍炮兵陣地,是因為炮兵觀察員頂不上去,頂不上去是因為反斜面稜線陣地在那兒擋著,在那兒擋著是因為美軍沒攻下來。

因為志願軍是在跟美軍陣地戰拉扯。雙方都看得見對方,我就是能打著你,你就是打不著我,本身數量就不夠,射程還短,還被各種炮兵觀察員滲透進來。如果被四面包圍就沒有反斜面了,沒有反斜面,怎麼規避炮火?怎麼組織反擊?12軍增援的那次反擊,後方的喀秋莎起了很大作用,不斷支援的遠程火力也使得美軍沒法用挖坑澆汽油之類的方法攻擊坑道(一定要站在坑道口很長時間才能把口挖開),而硫磺島日軍火力完全被壓制,使得美軍可以用沙袋和坦克一步一步的推進,要是當時日軍有壓制火力,美軍完全沒法這麼一步步強推。當時上甘嶺志願軍真不缺彈藥,彈藥儲備了不少,新鮮食物和水無法保存所以缺乏,餅乾罐頭之類的食物也是不缺的。然而朝鮮戰爭除了是有限戰爭之外還是不分前方與後方的立體戰爭。美軍的空襲對志願軍的後勤補給進行了全方位的壓制。艾森豪威爾上任之後也曾揚言過要進行兩棲登陸作戰,但是志願軍對此作了周密的準備,艾森豪威爾也只能作罷。

上甘嶺戰役,我軍是如何堅守的?坑道戰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這張圖比較好顯示了反斜面戰術的應用,(不是朝戰)

上甘嶺戰役,我軍是如何堅守的?坑道戰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關鍵就在於稜線的爭奪

炸彈不是沒扔過,別的不說,鴨綠江斷橋在那裡擺著。當年麥克阿瑟還吵吵往大陸扔原子彈,全面登陸全面開戰,美國沒敢這麼做,畢竟徹底撕破臉皮和搞小動作級別不一樣。

免疫系統,這個我不排除水土不服會帶來毛病,問題是這可是冬天的朝鮮,不是南方,天寒地凍本身對疫病爆發有相應削弱,另外在基礎條件不達標的情況下南方各種病症比北方複雜也不是太稀奇的事。再說志願軍裡面原東野,中野部隊至少算不上免疫系統不適應吧。我更傾向於志願軍各種管理條例的制定和執行做得好,畢竟是有過案例可以學習的,連坑道建設時都要注意防毒,我不太相信對於衛生飲水飲食這類情況志願軍沒有預案和防備。順便一提,諾門坎日本也放過生物武器,但沒有對自己人說,結果自己死了1300+。殺傷這一項上,生物武器最缺德的還是投放後如果沒有及時管制會造成投放地區大面積傳染,不分軍民的殺傷。

我說的較為平直,是指的跟迫擊炮這種曲射彈道相比而言的。確實加農炮彈道更平直。曲射武器是打擊反斜面效果稍微好一點的武器,而加農炮榴彈炮打反斜面非常吃虧。毒氣彈不是用後方的炮直接打進志願軍坑道的,水泥封堵也不是直接用榴彈炮隔著幾公里就糊上志願軍洞口的。你得攻上志願軍的高地,肅清表面陣地的志願軍,同時壓制在縱深的志願軍炮兵陣地,然後才能得心應手開始玩水泥封堵放毒氣啥的。

美軍受制於全球軍事戰略的重心所限,不敢往朝鮮戰場傾斜太多力量。這間接導致了美軍沒有把戰火燒到中國內陸。我沒有找到針對坑道戰傷亡的統計數字,只有某些戰役的統計數字。比如上甘嶺的,過去我軍公佈的上甘嶺戰役志願軍傷亡數字是1.15萬人,這個數字實際只是15軍的傷亡, 沒有包括12軍的損失。12軍傷亡近4200人。所以, 我軍總計傷亡近1.57萬人。過去,我軍公佈的上甘嶺戰役殲敵人數是:殲敵2.5萬人。但美韓方面宣佈的損失數字是傷亡0.9萬人。即使考慮到美韓方面特別是韓國方面有意壓縮傷亡數字這個因素,聯合國軍方面的損失恐怕最多也就是一萬幾千人。這也是在陣地戰中能做到的極限了。 至於朝鮮戰爭志願軍傷亡,到處都是資料,美國,日本,臺灣,德國都做過統計,合計一下做個加權取個平均就是了。

上甘嶺戰役,我軍是如何堅守的?坑道戰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上甘嶺戰役,我軍是如何堅守的?坑道戰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志願軍在坑道里的生活

在我看來,在朝鮮戰場上反斜面戰術大顯神威還有幾個前提條件:

一是朝鮮多山,而且是一個山頭挨著一個山頭,這就讓美軍企圖繞路從反斜面陣地進攻抓了瞎,因為,因為A山頭的反斜面後面就是B山頭的正斜面或者C山頭的反斜面,這些地方都有志願軍的陣地,美軍沒法繞路,雖然也搞了一些直升機空降,但是志願軍的單兵作戰能力不輸於美軍,所以也沒什麼用。

二是志願軍的堅強意志,躲在坑道里的精神壓力是巨大的,黑暗壓抑,呼吸困難,頭頂的鬆土不斷落下,好像隨時都要被埋葬一樣,缺水缺食,經常有人被徹夜不停的炮擊震瘋。

榴彈炮的炮彈擊中地面後,有殺傷力的炮彈和碎彈是順著炮口發射方向飛濺的,如果我們衝向敵軍陣地,飛濺方向是與我們衝鋒方向相反的。如果榴彈炮彈在前面爆炸,我們順衝擊波後翻,當然負傷死亡概率大。在後面爆炸,就前撲一下,三人一組,三組一攻,三兩攻一個目標,十八人一個目標。不怕單個榴彈炮射擊。真正恐怖的是迫擊炮炮彈,那是真的恐怖。反斜面是很有用,榴彈炮擊中山背,破片殺傷是往山後面揚,擊中山面,有殺傷力的飛濺都是順著山尖衝上天,落在山後,在反斜面挖洞是小時候訓練的一個重點,也是當時沒有重火力情況下,最大限度降低我們民兵的傷亡。不過震死的情況是真的大,就看對面的火力了,吸引這麼大的火力也是一種貢獻。很多經驗實際上在當年是非常有用的,要考慮客觀規律,有時,不解的事實背後,藏著的是你不知的真相和無奈。

所以,對待身邊和以前的人,請多一點耐心和包容。

上甘嶺戰役,我軍是如何堅守的?坑道戰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志願軍永垂不朽!

但是越控制戰爭規模越會導致美軍的戰略機動優勢無法發揮,如果鐵了心,美軍可以在志願軍後方實施登陸作戰,可以直接不計傷亡強行突破米格走廊炸燬鴨綠江大橋和東北的鐵路線(這種事美國二戰也不是沒幹過,二戰傷亡率最高的兩支部隊,一個是德國海軍潛艇兵,一個是美陸八航隊),那志願軍就很艱難了。而中國當時即使拼盡全力,也沒有什麼大用,因為中國盡全力無非也就是投入更多的兵力和更多的蘇械技術裝備,但朝鮮維持幾十萬志願軍後勤都已經如此艱難,後方成批的物資運不上去,增派兵力及裝備就沒有任何意義了

。很多人談到抗美援朝總是強調我軍武器是多麼落後,戰士是多麼英勇,輕步兵戰術是世界之巔等等。豈不知,論武器差距,那時是新中國和美國差距最小的時期之一,差距最大的時候是70、80、90年代,尤其是80年代後期和90初、中期,那差距是讓人絕望的;論戰士英勇頑強,志願軍是遠遠不如二戰日軍的,美軍也是這麼評價的。像38、39、20、27諸精銳軍表現還不錯,但是一些二線軍,尤其是部分6字頭部隊真是一觸即潰;論輕步兵戰術,雖然我們的輕步兵質量比日軍差一點,但咱們戰術確實靈活,那真是輕步兵之巔了。但問題是那時大國都是三軍協同作戰,最差都是機械化兵團了,誰還和你玩輕步兵?

個人感覺,上甘嶺打到後來,雙方付出的代價已經選超出了上甘嶺本身的戰役價值,演變成了兩支百戰之師的軍魂的碰撞,是更高層面的精神之戰,是我軍甚至我國的立威之戰。上甘嶺的影響也遠超出了他本身的戰役價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