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时的零食——玉米花

宅家防疫,隔天总要出门进一趟超市,采购生活必需品,水果和零食!好像在家里除了看电视,玩手机,就是变着花样吃了!不仅吃饭,吃的更多的是零食!每天所吃的水果和零食的经济价值远远高于一日三餐的经济价值!

宅家好像除过吃,再没有更有吸引力的事了!每天吃着各种各样自己喜欢的零食,不由地想起儿时的零食!

儿时的零食是那样的单调,单调地不容思考就能一二三四地数清品种!儿时的零食又是那样地耐人回味,回忆起来恨不得立马能够再次享受那款美味,感受那份满足!

儿时的记忆里,暑假应该是大人们都忙于农活的季节,也是忙于搞副业的黄金季节!每天只要能完整地吃上一日三餐就很不错了!所谓的零食只是在农闲的寒假里才有些记忆!

陕北一绝——玉米花


儿时的家乡依然是自给自足农耕时代!每到寒假,天寒地冻!田地里便不能进行任何作业了!男人们需要上山砍柴,备足全年做饭和冬季取暖的柴火!女人们则只需要在家完成家务,再做些针线活,比如缝缝补补,比如纳鞋底,做布鞋!相对于春夏秋三季就是最清闲的季节!这个时候才有可能为了嘴馋的孩子们做些零吃了!

记忆最深刻,也是最普遍的零食要数玉米花了!

陕北一绝——玉米花


玉米花应该是最廉价,也是最容易做的了!虽然也有走村串户专门爆玉米花的,但是爆一锅得一毛钱。普通人家是不会为了吃玉米花付出那么大的代价的!都是自己动手炒玉米花!所以我们吃的不叫爆米花,只够炒的标准,也就只能叫做玉米花了!看着只是一个爆字和一个炒字的区别!其实是有层次的,体现的不仅是家庭经济状况的差异,就其实质而言也有内容上的层次,爆米花由于是爆,所以玉米的爆花率百分之九十五以上,而玉米花是炒的,开花率就低了很多,即便开花的也不如爆米花开的好,看起来就小的多!里面百分之五十以上都是没开花的玉米粒,我们称之为没牙子(音译,我实在不知道是那三个字)玉米花!没牙子玉米花干脆,醇香!只是牙口不好的人就没有那个口福了!

嘴馋的我们先的征得大人的同意!确定了炒玉米花的日子!早早地在村子里相对向阳的土崖上挖一大块干透的黄土!抱回自家院子,找一处最平整的地方扫的干干净净!把抱回来的大土块用撅头捣碎,再用穿着千层底布鞋的脚丫子反复踩踏,尽量把脚下的小土块踩成粉末壮!然后用淘汰了的磨面罗子把粉末壮的黄土筛在早就准备好的大铁锅里!黄土面在铁锅里铺上一公分后左右就可以了!灶火里架起柴火开始加热,等锅里的黄土面热透的时候再把提前准备好的玉米倒进锅里开始炒!在柴墩子上选一个带着根系的玉米杆搅拌!不停地搅拌确保锅里的玉米受热均匀!直到锅里的玉米开始发出噼里啪啦的声音,一颗颗金黄的玉米粒开成一颗颗白花花的小花儿!赶紧拿笊篱把炒好的玉米花从锅里的热土里捞出来!倒进事先准备好的簸箕里!

陕北一绝——玉米花

(已经不复存在的老窑洞)

由于家里的孩子多!一般情况下炒一锅是不够的!炒好第一锅,要继续炒的时候就要观察锅里的黄土面的状况了!如果黄土面还没有变黑,就可以继续倒进玉米炒第二锅了!如果黄土面已经发黑,那就需要换黄土了!否则炒出来的玉米花一定是一股焦味!

往往炒一次就炒好几锅,装在一个化肥袋子里,堆放在窑洞的某一个角落!任由口馋的孩子们随时享受!

玉米花不仅是在家里能吃!更多的时候是出门玩耍的时候装进裤兜里,边走边吃,也可以是边玩边吃!遇到关系要好的朋友还会从裤兜里掏出一把大方地递给对方一起享受!

陕北一绝——玉米花


只是我们所住的土窑洞里自然都是全方位的黄土!由于生活用水难免就会造成或多或少的地面潮湿!放在某个角落的玉米花时间长了往往就由于受潮而失去它的干脆,也就失去了它的醇香,加大了咀嚼的难度!每到这个时候,我们也基本吃够了!于是把受潮的没牙子玉米花进行再加工!多了的话可以用石磨磨成面,少的话就用擀面杖用力擀成面!这种加工而成的玉米面直接放进嘴里又是它独特的芳香,独特的口感!如果家里还有冻柿子,把冻柿子用热水一烫,剥去柿子皮,蘸着没牙子玉米花做成的玉米面,那更是一道难得的美味!香甜里透着醇香,滑润里透着干脆,吃一个还想吃一个,味美无比,回味无穷!

陕北一绝——玉米花


偶然在超市里竟然看到与儿时的玉米花长相及其像似的产品,仔细看产品名称是香酥玉米粒,单价是每斤11.8元!毫不犹豫地买了一代!拿回家迫不及待地开袋,吃上虽然还不错,但是如何找不到儿时的那个味道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