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寶塔路街道車站社區的志願者,在對外來人員信息摸排中,發現了一個特殊外地流浪漢。12號傍晚,在社區、民警的共同幫助下,這位流落在外地長達13年的流浪漢,終於找到了家人,踏上了回家路。
大學輟學在外流浪13年
不敢回家只因“混”日子
13號下午6點,在鎮江流浪了13年的何宜新,終於見到了自己家人。從堂弟何宜洋口中,得知父親去世的消息後,何宜新撲通一聲,跪倒在地。他的堂弟何宜洋告訴記者,自從2008年與何宜新失去聯繫後,家裡人一直在找他,直到到他的父親去世,也沒有他的消息。13號中午12點左右,家人在接到警方得消息後,驅車6小時,從連雲港贛榆老家趕了過來。
堂弟 何宜洋 :
那真是特別高興,現在我要馬上打電話回家,告訴他們人已經接到了,家裡面現在一直走了一路,全部都是電話,包括我們兄弟,我的叔叔伯伯,還有他家親戚都在問這件事情,我馬上還要打電話回家,太感謝政府了。
那麼,何宜新為什麼會在鎮江流浪這麼久?這背後又有什麼樣的故事呢?據何宜新介紹,他今年已經45歲了,是連雲港贛榆縣人。20年前,他也曾考入過大學,後來因為痴迷上網被退學。
何宜新:
2000年,通過對口單招,考到揚州大學農學院園藝系園藝3班。因為一系列的原因吧,一個是貧困,再一個那個時候,犯了錯誤,就是我有網癮,現在想上網也沒錢了,那時候走火入魔了。
2003年,
何宜新從揚州大學退學後,
開始在揚州找工作,
但是始終沒能穩定下來。
2007年他來到鎮江謀生。
何宜新:
我到鎮江後,剛開始做過建築,建築幹不了,累趴下了,我就只能繼續原來的活了,做零工。
在鎮期間,
何宜新的身份證
意外丟失,
他便到揚州當地派出所
辦理身份證,
結果卻被告知無法辦理。
何宜新:
回到了揚州,找到學校的保衛科,和(揚州)荷花池派出所,他們說身份資料已經打回原籍了,但是不知道哪個環節出了問題,就是身份資料已經丟失了。
就這樣,
何宜新的身份證,
一直沒有辦理。
他也開始了
長達13年的流浪生活。
何宜新:
我最差的時候賣過廢品,在有時候,在夜市幫人家賣小雜貨,還做過網吧那邊,幫人家拖過地,在飯店裡面幫人家洗洗盤子,反正這些都做過。
既然沒有身份證,
為何不回家辦理,
尋求父母幫助呢?
何宜興卻表示“沒臉回去”,
他只有在夢中
想起自己的父母。
何宜新:
我這個無顏再見江東父老,我怎麼回去呢?又沒錢,又沒地位,什麼都沒有了,回去又能怎樣呢?
今年已經45歲的何宜新,
談到自己這20年的生活,
他很後悔,
他說他的日子,
都是“混”過來的。
何宜新:
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頭已百年身,真的是,現在過的是神魂顛倒的生活,就是我現在對日期都不敏感,讓我說具體哪一年,哪一日,哪一天,過上什麼生活,你讓我回憶都回憶不起來了。
眾人齊心助力回家
大愛鎮江感動外鄉人
在寶塔路街道車站社區,有一座備用廢棄橋,這就是流浪漢何其新在鎮江年了13年的“家”。疫情剛開始的時候,他的生活變得困難起來。按照疫情防控要求,餐飲店鋪不允許開門。原先早出晚歸的他,被困在了這個臨時的家中。在最近的一次登記信息過程中,志願者王桂華髮現了他。
車站西一村志願者 王桂華:
他在橋肚底下,我來的時候就發現他了,我一直都把他當做一個拾荒的,我根本就沒問過他,9號早上,老闆就跟我講了,哪個負責,我說我負責,他說你負責就讓他到你點上來登個記,我說行,後來我就喊他了。
王桂華見何宜新沒有身份證、但是登記的信息字跡工整,十多年來一直未與家人聯繫。便將信息上報給了車站社區黨委書記于敏。
車站社區黨委書記 于敏:
反映了以後,第一時間,我就跟我們寶塔路派出所的民警沈警官給他看,讓他幫我查一下,這個人他是不是,怕他有什麼前科,或者在逃人員呀,作為一個正常人,他這麼多年,沒有身份證,也很奇怪呀。然後我們這邊民警幫我們查完後沒有這些問題的。
寶塔路派出所車站社區民警 沈明生,得知消息後第一時間趕到社區。根據何宜新提供的身份信息、父母姓名,家庭住址。通過公安網絡平臺,查到了何宜新的信息,證實了他的說法,並聯繫上了當地的派出所。
寶塔路派出所車站社區民警 沈明生:
(當地)社區民警很負責任,最短的時間內,把我的手機號碼,告訴他們家人,家人迅速跟我聯繫,大概在10點多鐘,11點多鐘的時候, 聯繫上了以後,我把他的照片和情況介紹了以後,確認就是失蹤將近20年的親戚。
附近居民得知了何宜新
要走的消息,
也都過來送別,
祝福小夥子早日回家。
當天下午,民警和社區工作人員陪同何宜新到寶塔路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進行健康體檢。6點15分,何宜新踏上了回家的路,結束了13年的流浪生活。
閱讀更多 江蘇網警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