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教授表示,孩子教育關鍵期,家長要自己帶,錯過就很難彌補

現在社會上養孩子的情況已經發生了轉變,不再是自己生養了,而是媽媽生,老一輩人養,或許年輕的父母一時間得到了釋放,但是

心理學教授表示:孩子教育關鍵期,家長要自己帶,錯過就很難彌補。

為什麼這麼說呢?讓我們接著往下看看。

為什麼錯過了孩子教育關鍵期,就難以彌補?

心理學教授表示,孩子教育關鍵期,家長要自己帶,錯過就很難彌補

讓我們先來看一個簡單的案例:

末代皇帝溥儀在《我的前半生》當中,記錄了自己的生活,雖然他年僅幾歲就退位了,但是依舊享受著帝王的教育和生活,周圍的人還對他百依百順,這就讓他養成了一個惡習,就是以虐待他人為樂。

這樣的溥儀老師管不了,母親也管不了,唯一能阻止他的是乳母。

溥儀說:“我的乳母一個字不識,不會講仁術之道,也不懂講各種故事,但當她勸我時,我覺得她的話不可違背。”

心理學教授表示,孩子教育關鍵期,家長要自己帶,錯過就很難彌補

溥儀的話在心理學中解釋,這就叫做心理資本,孩子在1歲之前,需要有人撫養,並且會和撫養人之間建立依賴感情,用俗話來解釋就是,誰帶大的孩子就和誰親。

從中我們就能看出來,血緣關係並不是決定孩子和父母親情的一個標準,更多的是情感的積累和時間的堆砌。

心理學教授表示,孩子教育關鍵期,家長要自己帶,錯過就很難彌補

再來看看秦怡,她被大家稱為“東方維納斯”,美的讓人驚歎,她有兩個孩子,兒女雙全,原本非常幸福,但事與願違,秦怡在年輕的時候,工作非常忙碌,孩子都是老人帶的,有一次,兒子的手被小朋友劃破了,開始不願意和別人玩,慢慢的,性格變得越來越孤僻。

因為工作忙碌,秦怡並沒有注意到孩子的情緒變化和性格變化,終於有一天,潛伏多年的精神病症讓他的孩子爆發了,從那以後,孩子的生活起居都要秦怡照顧,這一照顧就是幾十年。

心理學教授表示,孩子教育關鍵期,家長要自己帶,錯過就很難彌補

到後來,兒子離開了人世,秦怡把自己的財產都捐獻了出去,有人問她為什麼不留給女兒,秦怡表示和女兒不親近。

在接受採訪的時候,秦怡說:“為了自己的事業,犧牲了自己的孩子。”

這也足以讓我們明白,孩子的成長,需要父母陪在身邊,否則影響的不僅僅是身體健康,還有可能是精神上的健康。

心理學教授表示,孩子教育關鍵期,家長要自己帶,錯過就很難彌補

老人帶孩子是存在弊端的

現在的孩子就是家裡面的“小霸王”,全家人都圍著一個孩子轉悠,老人們更是沒有原則底線的寵溺孩子,時間長了,孩子就會覺得,自己得到的愛都是理所應當的。

閨蜜家的孩子就是一個典型例子,閨蜜兩個人的教育方式還是比較前衛的,但是老人們根本無法理解,所以在老人面前,他們的教育方式根本沒有辦法實施。

但凡孩子想要什麼,長輩們都儘量滿足,閨蜜總是勸老人,不要給孩子買太多的零食和玩具,垃圾食品會影響他們的身體發育的,但是老人也著急,表示不能看到孩子哭。

心理學教授表示,孩子教育關鍵期,家長要自己帶,錯過就很難彌補

這樣無休止的寵溺,不但讓孩子沒有養成好習慣,性格也變得越來越挑剔,長大以後,父母只要想管教,孩子就會拿長輩們當擋箭牌,到現在,已經幼兒園大班了,壞脾氣還不見好,實在是急人。

其實孩子的教育是有講究的,正如四季一般,春種秋收,在6歲之前是他們養成好習慣、好性格的關鍵時期,如果錯過了這個時期,以後再想彌補就難了。

所以建議各位家長在這個階段,給孩子制定一個明確的規定,告訴他們應該幹什麼,不應該幹什麼,還要和家裡的老人講清楚,不要過分的寵溺孩子,把後果全都交代清楚。

心理學教授表示,孩子教育關鍵期,家長要自己帶,錯過就很難彌補

只有兩代人的教育理念一致,才能更好的教育孩子,否則一個人在管教,另一個人在寵溺,根本毫無進展。

年幼時百般寵溺,到青春期時無比叛逆。

一旦孩子將心門緊閉,那真是油鹽不進了,你的任何教育對他來講都是無效的,到那個時候,你才能知道,什麼是無助,什麼是無奈,別人不理解你有多痛苦。

心理學教授表示,孩子教育關鍵期,家長要自己帶,錯過就很難彌補

現在中國家長有一個通病,就是該管的時候不管,不該管的時候瞎管,或許年輕的父母們才是真正需要成長的人,所以不懂就要學習,千萬不要在孩子身上偷懶,否則會成為你一生的遺憾。

教育孩子是有時效的,錯過將無法重來,如果你在育兒的道路上有什麼問題,可以關注甜甜,每天帶你學習一點育兒經,讓你在教育孩子的道路上不迷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