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界容易忽視的瓷器品種

柳葉瓶

柳葉瓶是瓶的一種式樣。器型為撇口,短頸,豐肩,肩下削瘦至足,足內凹,器身細長,形似柳葉,故又有"美人肩"之稱。

收藏界容易忽視的瓷器品種

圖為雍正御窯廠生產的嬌黃釉柳葉瓶。[大英博物館藏]此瓶造型優雅,通體施嬌黃釉。假圈足,足底的雙圈足書有大清雍正年制楷書款識。

收藏界容易忽視的瓷器品種

嬌黃釉俗稱"蛋黃釉",它始燒於明代成弘時期,尤其是弘治朝的嬌黃產品最為著名。在明晚期雖然各朝皆有燒造,但釉色、品質都大不如前。入清後,康熙朝率先開始嘗試恢復嬌黃釉的生產,但處於當時的技術原因,所產的嬌黃釉仍不盡人意。

收藏界容易忽視的瓷器品種

雍正主政後,出於偏愛或懷舊的心態,在試燒嬌黃等顏色釉方面,經過反覆實踐終於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柳葉瓶是康熙朝依據古式改良的新品種,其中以郎窯紅、缸豆紅及翠綠為最。雍正時期的御窯廠在恢復歷代顏色釉[單色釉]方面成就卓著,嬌黃釉就是其中之一。

收藏界容易忽視的瓷器品種

用嬌黃釉配合柳葉瓶優美的器物造型是它取得成功的標誌之一。雍正嬌黃,嬌而不媚,豔而不俗,它充分反映出雍正時期中國顏色釉進入到一個繁榮鼎盛的歷史階段,亦為後來的顏色釉瓷生產奠定了基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