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文化感言:由Vlog想到:記錄和收藏曆史都是我們的責任


社會文化感言:由Vlog想到:記錄和收藏曆史都是我們的責任


在武漢有兩位民間記錄者:

01 《武漢日記2020》:小青年“蜘蛛猴麵包”

抗疫期間,Vlog博主——武漢青年小林 (網名“蜘蛛猴麵包”)在武漢街頭小區、醫院貨場錄製視頻,取名《武漢日記2020》,視頻記錄了奮鬥在一線的醫護工作人員、志願者、普通市民、社區工作人員、外賣騎手等各行業的人和事。由於用鏡頭記錄了武漢的愛和暖,受到廣泛關注,每一集觀看量都在一兩百萬,粉絲從三千多漲到了五百多萬。在拍攝過程中他也不自覺地加入了志願者的隊伍,承擔起了記錄者和志願者的雙重身份。

02 《方艙日記》:22天的病人記錄者

還有一位名叫楊晶的女病人,她在方艙醫院住了22天,她用手機拍攝記錄方艙醫院裡醫護人員、公安民警、環衛工人、志願者和病人的活動。她攝製的視頻成了中央廣播電視總檯一期“新聞調查”節目的主要素材。她還象一位方艙裡的社區工作者,幫助醫護人員維持秩序、發飯、打掃衛生。視頻中的武漢話配音,給我們以平實的感覺。她就是一位平民記錄者。

社會文化感言:由Vlog想到:記錄和收藏曆史都是我們的責任


在武漢、在全國一定還有許多這樣的抗疫戰鬥的記錄者。他們記錄了歷史,歷史也將記住他們。

或許他們中的大多數人只是想把鏡頭前的情況通過微博、視頻的平臺告訴人們。這些民間的視頻記錄不僅反映抗疫戰鬥的細節,使人們通過視頻可以瞭解抗疫工作的比較全面的過程,而且也將為今後考察歷史、瞭解歷史提供重要的依據。

此外,還有各類文獻(通知、通告等文件,甚至是標語),包括醫院的病案材料都將成為今後完善重大疫情防控的體制機制,健全國家公共衛生應急體系,總結疫病醫療用藥、護理、防感染等醫療工作經驗的重要參考。

社會文化感言:由Vlog想到:記錄和收藏曆史都是我們的責任


目前,國家的檔案、圖書部門已經開始徵集、收集抗疫工作的文獻、檔案材料,系統反映防控新冠肺炎疫情的歷程,發揮檔案和圖書的存史資政育人作用。

社會文化感言:由Vlog想到:記錄和收藏曆史都是我們的責任


一個武漢眼鏡店的老闆說,在疫情當中如果不盡一份力去做點什麼,將來會後悔的。

同樣,我們不為將來的回憶留下記憶也是會後悔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