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47年,城鎮人口達“峰值”?“搶人大戰”背後,人口流動放緩

繼改革開放的40多年以來,中國內外都發生了翻天鉅變。城鎮化的極速推進,住房制度的改革......過去的普通街道居民區,單位大院和農村社區,現在變成了高聳的摩天大樓,各類商品房小區。

在這樣的大環境下,中國出現了一個個超級大都市。這些城市,印證了中國經濟騰飛的奇蹟。

自古以來,中國一直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國。伴隨著中國的發展,中國社會也正迎來人口流動的大變局。20世紀90年代,是中國國內人口流動最為活躍的時期。

據數據顯示,在此期間內,全國流動人口數量從1993年的7000萬增加到了2000年的1.4億人,在7年的時間內翻了一番。由此可見,中國社會的人口流動之快,早在20年前就開始呈現了。

2047年,城鎮人口達“峰值”?“搶人大戰”背後,人口流動放緩

正是因為中國發展的進程太快,所以這才促使不少人開始嚮往大都市,實現自己的財富自由。可以發現,在國內眾多企業家裡,有不少人都是在20世紀90年代初開始走出家門創業。

所以,《央視新聞》數據顯示,中國人口流動的基本方向都是“農村-城市”。究其原因,人口流動的主要原因都是因為務工經商,解決就業問題。那麼,為什麼20世紀90年代是人口流動最頻繁的時候呢?

2047年,城鎮人口達“峰值”?“搶人大戰”背後,人口流動放緩

數據顯示,這段時期(20世紀90年代),是中國歷史上城市化發展最快的時期。這段時間內,國內的城市數量從1992年的517個增加到了2000年的663個,鎮也從1992年的10587個增長到了2000年的20312個。

眾所周知,人口是一切經濟社會活動的基礎。幾百年來,全球的人口大遷移引發了區域興衰,產業的更替和霸權的更迭。

有人覺得人口流動沒有必要,這樣的觀念是錯誤的。大量人口流入城市,可以為城市提供充足的廉價勞動力,還可以為城市的建築,商業,飲食,環衛等行業的發展以及城市居民的生活都做出一定的貢獻。所以,一個大都市的發展,更需要人口流入。

人口流動的利益是相互的,在流動人口為城市發展做貢獻的時候,流入人口可以獲得收入,其中,農村勞動力還能成為農村和農業發展的重要資金來源。

2047年,城鎮人口達“峰值”?“搶人大戰”背後,人口流動放緩

那麼,在國人開始有著“人口遷移”思想的時候,他們都比較熱衷於哪些城市呢?1982年-1990年之間,這時期的人口流動受到“大學生就業”,“企業多元化”以及“人口流動政策的鬆綁”影響,主要都集中在了廣東和蘇南這些企業蓬勃發展的地區。

這時候,大學生畢業包分配,是人才流動的主要因素。1990年-2000年,經濟特區的建設需求,帶動了大批的勞動力和人才需求。

2000年-2010年,“國企改制”,“產業結構調整”,“戶籍制度改革”等成為了影響人口遷移的因素。另外,中國加入“WTO”,讓不少外企駐紮在中國,這也吸引了全國範圍內的人才。這時候,人口主要走向北京和上海。

2010年-今日,人口流動增長開始逐漸變緩。為什麼呢?主要原因是,城市之間的發展開始趨於平穩。

聯合國曾預測,到了2030年的時候,中國城市化率會達到70%,對應的城鎮人口會約為10.2億人。到了2047年的時候,城鎮人口會達到“峰值”。國際經驗表明,城市化發展會像一條“S”型曲線,隨著時間推移慢慢趨於平穩。

隨著中國發展快速,這也吸引了不少外籍人才的進入。如今,在國內的大都市中,外國人是隨處可見。

你覺得,人口流動雖能給大城市帶來發展,不過,人口的大量遷移又會帶來哪些弊端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