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小明:從群體心理學效應看,肖戰的粉絲做錯了什麼?

趙小明:從群體心理學效應看,肖戰的粉絲做錯了什麼?

互聯網時代的組織行為學

研究的是群體心理學


引子

互聯網時代的組織行為學其實是群體心理學。


組織性是一個政黨或者一個組織能否取得成功最關鍵的因素。


互聯網時代的非理性群體行為與互聯網平臺組織對抗,是無法取勝的。


因此,一定要重視組織建設。

趙小明:從群體心理學效應看,肖戰的粉絲做錯了什麼?


1

上講給大家探討了我們通過宏觀的視角看了一下組織行為學,又通過微觀的視角又看了一下組織行為學。

大家通過一個宏觀、一個微觀調整了焦距之後,建立起了一個框架,然後又看到了一些細節。

那麼這一講我們繼續來給大家探討《組織行為學》的一些細節部分。

其實,如果從宏觀角度來說,我們看到的組織行為學,它背後的原理是群體心理效應,也就是互聯網時代的心理學。

趙小明:從群體心理學效應看,肖戰的粉絲做錯了什麼?


互聯網時代的心理學,我們前面也給大家講過了,是現在的心理學工作者、心理愛好者和那些心理諮詢師們最不願意學的、最陌生的,甚至完全不知道的,他們很可能會被這個時代給淘汰了。

你不要看他們在搞心理學,其實他們的運氣挺好的,因為他們趕上了我們這個時代,心理學是一個我們很需要的東西。

但是,這個時代,人們需要的心理學不僅是個體心理學,更多的是群體心理學。

所以,一定要加強對群體心理學的學習和研究

趙小明:從群體心理學效應看,肖戰的粉絲做錯了什麼?


這就是為什麼我們這一年的微大學給大家又定位為組織行為學。

其實,這個《組織行為學》,我們以前的微大學給大家在講《社會心理學》時候,是給大家講過一部分的。

但那個時候我們講的組織行為學是個體心理學時代的組織行為學。

而這次的組織行為學,你們會發現我們講的所有內容,你們在網上、在新華書店,你們能買到的任何一本組織行為學和我們講的內容都不太一樣。

為什麼?

因為我們把組織行為學改成了互聯網時代的版本。

趙小明:從群體心理學效應看,肖戰的粉絲做錯了什麼?


2

我們給大家講的組織行為學,不僅是指導你們去做生意、開公司,或者成為一個管理者,或者成為一個心理學的從業者。

而且,很可能是當前這個世界上、整個全世界的第1個互聯網版本的組織行為學。

因為組織行為學版本雖然非常多,但是,過去的版本都是傾向於個體心理學基礎的。

群體心理學其實在這個時代對過去的個體時代的那些理論,已經有了一個很大的改觀。

趙小明:從群體心理學效應看,肖戰的粉絲做錯了什麼?

比如說,經濟學的支撐,其實很多時候是用數學來支撐的。

學經濟學你必須要數學好,數學不好,你沒法學經濟學。

學管理學也一樣,就管理學,你得有兩個基礎學科必須要學好,要不然你就是研究人性,把人研究懂,要麼就是你研究數學,用數學來建模型,這是管理學所需要的兩個基礎學科。

經濟學到了現在這個時代和過去不一樣,經濟學在現在這個時代,更多研究的實際上仍然是群體心理學。

趙小明:從群體心理學效應看,肖戰的粉絲做錯了什麼?


所以,你可以認為經濟學實際上是群體心理學的另外一個模板,另外一個延伸的產物。

這樣去看待經濟學,你們才能懂什麼叫做經濟學。

因為經濟學的背後,比如說股票行為等很多行為的背後,它都是一個人類的群體心理效應


3

群體性效應有哪些特點?

群體在一起有兩個階段非常明顯。

第1個階段:

群體是沒頭蒼蠅,一堆螞蟻,一群蜜蜂,他們在一起,沒有產生一個整體的大腦,沒有產生人格化的意識。

這個時候他們只是一群烏合之眾。

所以,群體心理學在這個時代起到的作用,也就是告訴我們,群體是盲目的。

這就是勒龐研究的群體心理學裡面的主要內容。

勒龐應該說只是對群體心理學的1/2天下進行的一些論斷,而對另外1/2,勒龐限於當時的技術手段,他沒法展開研究。

趙小明:從群體心理學效應看,肖戰的粉絲做錯了什麼?


第2個階段:

就是群體從群體無意識,從群體的一種無知,群體的一種非理性行為,變成群體有意識的。甚至有時候會產生群體的一種智慧,群體成為一個人格化的、像一個人一樣的,在思考和行事。

所以,任何一個群體它都像一個生命體一樣,從剛開始慢慢的人群聚集,聚到最後產生了一些非理智的行為。

然後,再往前走,群體就開始產生一些人格化的傾向,甚至會產生群體智慧。

再過段時間,這個群體如果沒有統一的目標或者共識,慢慢會消亡,又返回到一種無意識狀態,這是群體的一個生命的歷程。

群體效應

趙小明:從群體心理學效應看,肖戰的粉絲做錯了什麼?


4

我們看經濟學就是這樣的:

過去經濟學的那些諾貝爾獎的獲得者,他們對於經濟學的這些研究論述,首先就是認為,人們在經濟行為中,人們是非理性的。

比如說買股票,比如說買任何東西,比如說我們這段時間大家想買口罩,或者我們對疫情的各種反應,包括西方很多國家對疫情的反應,你從這裡面就能看到有一些群體的盲目的特點。

你們看這幾天美國還有一些歐洲國家在超市裡搶糧食,搶得很厲害,基本上都搶光了。這就是群體在當前處於一個非理性的狀態,是盲目的。

趙小明:從群體心理學效應看,肖戰的粉絲做錯了什麼?


5

再看,前幾天鬧得最厲害的肖戰這個事件又是這樣。

你可以看到肖戰作為一個偶像,他有很多粉絲,他的粉絲在前段時期,呈現出一種群體的非理性的行為。

好像是某一個同人的社群,用肖戰的名字寫了一些小說,對肖戰這個人做了另外的一些版本的描述,就引起了肖戰的粉絲們的不滿。

於是,他們就開始和另外一個社群產生了一些對抗,這個過程中就產生了很多非理性的行為。

趙小明:從群體心理學效應看,肖戰的粉絲做錯了什麼?


這種非理性行為就包括只要是哪一個網站,要是支持這些反對者,要是汙衊我的明星,我的粉絲,他們就開始全部跑到某個地方去,到處攻擊所有的網站,給你們這些網站都評低分。

也就說肖戰的粉絲用一種非理性的行為,把整個互聯網上面的很多平臺都得罪了一遍,這就是他們的非理性行為。

在這個過程中,最主要就是肖戰沒有任何的發音。

他為什麼沒有發音?為什麼沒有去管理和組織他的粉絲?我等會兒再給大家分析。

接下來他的這些粉絲把互聯網的這些平臺得罪完了,但是互聯網這些平臺是非常理性的有目標的一個組織。

趙小明:從群體心理學效應看,肖戰的粉絲做錯了什麼?


記住,任何兩夥人在對抗,或者兩個國家在對抗,或者兩個黨派在對抗,或者兩個公司在競爭,你們知道競爭什麼?

競爭的就是誰的制度具有優越性,誰的制度比誰的制度好,誰就成功。


6

過去很多人在想,為什麼共產黨從一開始就八個人開了一次共產黨代表大會,接下來沒有多長時間,短短的二三十年迅速的成長,最終得到了天下。

為什麼?

很多人都不明白,蔣介石到死都不明白。

原因非常簡單,就是中國共產黨的制度,它的組織比當時國民黨的組織那要強大多了。

趙小明:從群體心理學效應看,肖戰的粉絲做錯了什麼?


誰的組織厲害,誰就能夠把人更好地組織在一起。

當然,即使我力量弱,但我的組織很好,人在這種密切的組織中,必然就會越來越成功。

這種組織其實國民黨當時也很重視的,主要國民黨重視組織是誰重視,實際上是孫中山重視。

孫中山當時就發現了,國民黨剛開始成立的時候,是個很鬆散的一個黨派,是典型的那種資產階級的民主政黨。

這種民主政黨的特點就是鬆散,大家可以自由的發表自己的意見,可以想自己的各種各樣問題,結果就導致孫中山發現手下人隨意的叛變他,甚至還給他帶來生命危險。


趙小明:從群體心理學效應看,肖戰的粉絲做錯了什麼?


孫中山當時痛下決心要改組國民黨,改組的方式就是增強國民黨的組織性。

增強組織性,甚至包括要宣誓入黨,還要按手印,還有很多這種行為。

這種行為就引起了黃興的不滿。

黃興是最早的民國時期革命黨的領先人物。

為什麼他對孫中山這套方法不理解呢?

因為,他覺得我們推翻清政府之後,我們要建立一個自由的環境。

趙小明:從群體心理學效應看,肖戰的粉絲做錯了什麼?


你孫中山現在搞這套東西,增強組織性,看起來好像又把人束縛起來了。

但是,他不懂孫中山的痛,孫中山的痛處在於,如果國民黨是個鬆散的組織,國民黨是沒有力量的,是幹不了任何事情的。

如果國民黨是個鬆散的組織,國民黨當然也不可能,不能夠抵禦外族,更不可能跟日本人去打仗。其實這些都是你的組織性不行。

我們可以看到,國民黨打仗中它組織是有問題的。

但是,共產黨一開始成立的時候,它就很強調它的組織性。

趙小明:從群體心理學效應看,肖戰的粉絲做錯了什麼?


共產黨的組織性也不是一開始就很厲害,而是它不斷的在成長過程中受到了很多殘酷的打壓。

比如說,大家都知道有好幾次國民黨反叛革命,突然開始把屠刀伸向共產黨,導致共產黨遭受了巨大的損失,很多共產黨員犧牲了。

一次又一次的這種類似一種學習般的力量,就導致共產黨開始增強它的組織性,強化它的組織性。

所以,後來它的組織制度就明顯的優於國民黨,包括後來它在做土改的時候,明顯它比國民黨搞的土改要成功多了。

為什麼會成功?

是因為它的組織性增強了。

趙小明:從群體心理學效應看,肖戰的粉絲做錯了什麼?


7

再回頭來說到肖戰,為什麼肖戰的粉絲,把肖戰給無意之中玩涼了?

就是因為肖戰的粉絲是一個沒頭蒼蠅的、一群非理智的一個群體行為。

他們是一個群體行為,但是,他們所對抗的是互聯網平臺的一個組織行為。

一個非理性的群體行為和一個組織行為,你能對抗嗎?

你對抗不了。

趙小明:從群體心理學效應看,肖戰的粉絲做錯了什麼?


這就好比說我們最早時候的抗日戰爭時期,我們國家的當時整個國民經濟的狀態,和日本軍隊這種訓練有素比起來,我們的軍隊跟他們比起來組織性是很差的。

所以,在這種情況下,當然就碰不過別人。

所以組織是個非常重要的東西,所以大家就能反應過來了。

為什麼前段時間肖戰的粉絲通過一種不具有組織性的一種非理性的群體行為,來對抗人家互聯網的若干個平臺。

互聯網這平臺被肖戰的這些粉絲給玩憤怒了,憤怒之後就開始統一,在平臺上開始封殺肖戰。

趙小明:從群體心理學效應看,肖戰的粉絲做錯了什麼?


人家是有組織行為,你是一群粉絲的,無組織行為,你當然對抗不過別人。

所以,最後結果就是粉絲想通過一種方式來把肖戰怎麼樣維護好,結果,反而把肖戰給玩涼了,因為你觸犯了別人的一個組織性。

為什麼在這過程中肖戰卻不能夠有所作為?

好,關於這個問題,我們下講,繼續!

——小明微大學《組織心理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