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的金融战:怎样用钱玩死对手

宋朝之弱,一直是被中国人所诟病,强汉盛唐弱宋也如固定的模板一样深深地刻在了中国人的内心之中。

宋朝自宋太祖赵匡胤黄袍加身至宋怀宗赵昺跳崖身亡,贯穿宋朝三百多年历史的一件事就是赔款,赔款按现代人的观点来看,怎么也不算好事,毕竟是被逼的,但是宋朝却用赔款这种有辱国体之事将两个对手帝国——辽和金生生的给拖垮了。

众所众知,宋朝从建国伊始就一直希望能够收复北部领土,在宋太祖和宋太宗时期,宋朝还可以主动出击,但是到宋朝后来的皇帝,也可能是安逸的日子过惯了吧,虽有零星的几次北伐,都没有什么大的举动,再加上宋朝一直崇尚“崇文抑武”的政策,随着时间的流逝,宋朝的军力越发的疲弱,再也无力与北方的国家对抗了。


宋朝的金融战:怎样用钱玩死对手


到宋真宗时期,宋军与辽军在澶州兵锋相交,无奈之下宋真宗签下了历史上有名的“澶渊之盟”,其文大致如下:

一、宋辽结为兄弟之好

二、宋向辽赔款绢二十万匹,银十万两

三、双方边境互通有无,自由买卖

这第一条暂且不论,无非就是为了证明这份合约都是自愿的而说的一些场面话,从第二条开始,我们可以看一看,宋要向辽赔绢二十万匹,银十万两,这看起来不是一个小的数目,但是我们把他和当时宋朝的国力相比之下,这完全就是九牛一毛,而且以前宋朝还要至少拿出收入的一半来当做抵挡辽军的军费,所以说这笔生意宋朝其实并不算亏,只是面子上不好看,毕竟是城下之盟。

要说最精华的还要是第三条,可能宋真宗也没有想到对他来说最不值一提的一条会帮宋朝连续灭掉两个大帝国,为什么一个简简单单的开放市场,互通有无,自由买卖就会产生那么严重的后果呢?其实举一个例子就会明白,在清朝末期为什么外国殖民者一直要求清政府开放通商口岸,其实就是因为贸易逆差,各国的钱都在往清政府流,产此以往就会导致各国越来越穷,各国为了将这些钱回流回来,就用鸦片作为商品等于是与民间交易将钱又挣了回去。


宋朝的金融战:怎样用钱玩死对手


但是一千多年前人们哪有这些思想,辽国也只想着赔完款就赶紧撤了,根本没想其他的。辽国地处北部,生存艰难,百姓需要大量的生活物资,恰巧的是宋朝物产丰富,能提供这些东西,就这样开放市场之后,辽国百姓的钱都用来买生活物资了,等到生活好点了,又瞧上了茶叶、丝绸、瓷器这些东西,而辽国呢?只有马是最值钱的,但是为了避免宋朝买马组建骑兵,所以辽国统治者一直都不愿意卖给宋朝马匹,导致的结果就是辽国财政一直处于贸易逆差,就这样宋朝赔着钱,辽国花着钱,而且辽国花的钱要远远的大于宋国赔的钱,这种行为慢慢地掏空了辽国的财政。

这种开放市场的行为完全是一种“润物细无声”的行为,因为纵使当时有人看出了这条盟约的不妥,也没办法拒绝,为什么呢?这是由各国的国情决定的,辽国都是由游牧民族发展而来,生产工具少,生产资料匮乏,但是宋朝最不缺这些东西,所以造成了辽国子民想过上安稳的日子,就要同宋国做交换,而到了后期,辽国子民过上了安稳日子了,又开始“饱暖思淫欲”了,又想过享受的日子了,这又正好撞在了宋朝的枪口上,宋朝的茶叶、丝绸、瓷器又开始大卖了,导致辽国与宋国的贸易中辽国一直处于劣势地位。

当然了宋朝这种金融战完全就是“无心插柳”,但是造成的结果却是空前的,它不但使得辽国财政越来越匮乏,而且奢靡之物的盛行,辽国人迅速腐化,再也没有去征战的野心了,最终败在了与他们出身相同的女真的手下,而女真不过是又完成了一次循环,倒在了蒙古铁骑之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