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在忍受“拖延症”的侵扰吗?3个妙招,教你如何克服“拖延症”


“拖延症”是指自我调节失败,在能够预料后果有害的情况下,仍然把计划要做的事情往后推迟的一种行为。据调查显示:“拖延症”是现代人普遍存在的现象,大约75%的大学生认为自己有时拖延,50%认为自己一直拖延。


本篇文章,我总结了克服“拖延症”的3个妙招,希望为倍受“拖延症”侵扰的人们提供帮助。

还在忍受“拖延症”的侵扰吗?3个妙招,教你如何克服“拖延症”


01 用PDCA循环法对抗懒惰


懒惰是“拖延症”最得力的助手,我们总是拖延不去完成自己应该做的事情,最大的原因就是懒得去做。为了有效的对抗懒惰,我推荐管理学上的PDCA循环法。

PDCA循环是美国质量管理专家休哈特博士首先提出的,由戴明采纳、宣传,获得普及,所以又称戴明环。具体内容是指:

P (Plan) 计划:确定自己的目标以及具体的执行计划

D (Do) 执行:根据自己的计划按部就班去完成

C (Check) 检查:确认自己的执行结果,并与目标做对比

A (Act)处理:根据差距调整自己的目标或者计划,继续下一轮的循环

示意图如下:

还在忍受“拖延症”的侵扰吗?3个妙招,教你如何克服“拖延症”

举例说明。

比如你给自己定了每天读书的任务,为了避免自己偷懒,我们采用PDCA循环法。首先计划:打算每天睡前读书1小时;其次执行:晚睡前1小时当你读书的时候脑中总是想刷抖音;再次检查:你觉得这样下去不行,读书的质和量都会大打折扣;最后处理:你可以再尝试一晚上。

到第二次这样的过程再次循环,你还是觉得不行,那就在下一次可以尝试调整一下读书的时间;然后再次重复这样的过程。每一次的重复可能都会有一点点小的变动,但是你读书这件事情却一直在进行,发现什么问题改正什么问题,越来越贴近自己的生活习惯,越来越符合自己的个性。就像吃饭睡觉一样,不刻意,也不拖延。

02 用四象限法则管理时间

生活中,有些事情是不得拖延的。比如父母的生日,你打算自己制作一个相册给父母当做生日礼物,这个任务要花费你很长的时间去收集和父母在一起的点点滴滴。如果你因为拖延症到时候没有完成,父母的生日也不会推迟再过。这样的话想必你也会非常沮丧。那么应该如何安排时间才能不受拖延症的影响按时完成任务呢?

在这里推荐时间管理理论的四象限法则,这个法则将生活中的事物分为四类:重要且紧急的事、重要不紧急的事、紧急不重要的事、不重要不紧急的事。示意图如下:

还在忍受“拖延症”的侵扰吗?3个妙招,教你如何克服“拖延症”

根据四象限法则理论的观点,我们应该把主要的精力和时间集中放在处理那些重要但不紧急的工作上,这样可以做到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

所有紧急的事情无论重要与否我们都会立马处理,不重要不紧急的事情我们可以选择不处理。唯独重要但不紧急的事情容易遭到我们的忽略,因为不紧急,所以给了我们拖延的可能性;但是它很重要,一旦拖延过度,就会造成非常严重的后果。

那么我们该如何判断一件事情属于哪一类呢?什么样的事情是属于重要但不紧急值得我们花大量时间和经历去处理的呢?这里提供一些判断标准,供大家参考:

老板布置的或者重要项目→ 重要又紧急

需要当天完成的事情→ 紧急不重要

提升自我的小窍门→ 重要而不紧急

可以几分钟内完成的事情 → 不重要不紧急。

因此我们在平时的工作生活中,要有意识地将主要的时间和精力放在处理重要但不紧急的事情上。

可以按照我们第一条PDCA循环法来安排这些事情的完成,来避免拖延症对这些重要事情的影响。

03 避免陷入“消极完美主义”

“消极完美主义”通俗一点就是我们所说的“强迫症”。心理学上将“消极完美主义”定义为:把“追求完美”当成习惯,把注意力更多地放在了害怕不能“完美”的现实上,并由此疑神疑鬼,胡思乱想。“消极完美主义”无疑会增加我们在不必要事情上的时间成本,使得计划无法顺利执行,造成严重的拖延后果。

举个最常见例子:写笔记。在老师讲课的过程有些同学总是想要把笔记写的工工整整,重点分明。为了美观,他们一笔一划写的字非常的漂亮,甚至用不同的颜色的笔做标注。但经常出现的问题时跟不上老师的节奏,从而漏掉某些重点。想要把这些重点添加上去,笔记本原本美观的格局就会被打破,这令他们非常不舒服。因此,他们就会花费很长时间重新誊写一篇,有的甚至会换一个笔记本,就是为了保持美观。

还在忍受“拖延症”的侵扰吗?3个妙招,教你如何克服“拖延症”


无疑这样记笔记的方法,效率极其低下,即使用不同颜色的笔标注出来,你可能依然不知道重点是哪些。它只是看起来比较美观而已。等别人的习题已经做完的时候,你的笔记可能才刚刚誊写完成。之后的任务一拖再拖,没有时间了,干脆就不做了。

这类同学的学习成绩一般来说都不会太好,他们把太多的时间用来搞这些对学习成绩没有什么帮助的东西,以求得自己心理上的愉悦。因此,他们并不会取得高分。

“消极完美主义”过度无疑是非常有害的,它助长了拖延症的气焰,那么我们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方法来避免“消极完美主义”呢?2种方法送给你。

1. 改变“二分法思维模式”

“二分法思维模式”被称为幼儿式的思维模式,认为事物非黑即白,不考虑灰色地带。非要要求自己绝对的完美,否则,自己心里就会有障碍。一定要改变这种心里状态,刻意提醒自己,足够好就行了。

2. 不要过度追求“优越感”

心理学研究发现,极力追求“优越感”的人从小就有一种成为“神”的需要,只有自己做到完美,才能不断维持自身的“优越感”。我们要学会放下,不要活在别人的眼光里,承认别人也是优秀的,享受这个多元的世界。


还在忍受“拖延症”的侵扰吗?3个妙招,教你如何克服“拖延症”

04 总结

本篇文章,我们提供了克服拖延症的3种方法,分别是:PDCA循环法对抗懒惰、四象限法则管理时间、避免陷入“消极完美主义”。希望能给处在困境中的人提供帮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