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獨立吃飯也有“最佳年齡”,若是錯過了,就等著費勁喂吧

孩子呱呱墜地伊始,父母心中的一根弦就開始繃緊了。寶寶會翻身了、寶寶會爬了,都會讓父母欣喜不已。但是欣喜的同時也有煩惱。寶寶長大,一些基本的生活技能必須得掌握了。比如吃飯、穿衣、刷牙、如廁……


寶寶獨立吃飯也有“最佳年齡”,若是錯過了,就等著費勁喂吧


相信其中最讓家長頭疼的應該是吃飯問題吧?要不然爺爺、奶奶、姥姥、姥爺齊追寶寶吃飯的新聞也不會屢屢見報了。孩子不能自覺的養成吃飯的習慣,相信每個父母都很煩惱,為此,父母也是八仙過海,各顯神通、威逼利誘,各種招式全試。想養成寶寶獨立吃飯的能力還是困難的很,沒辦法只能追著喂。

寶寶獨立吃飯也有“最佳年齡”,若是錯過了,就等著費勁喂吧


追著餵飯究竟有哪些危害呢?

1、不利於孩子身體的健康成長

追著餵飯,對於孩子來說是強迫性的,孩子吃的不會太多,只會當成任務應付了事。該吃飯的時候孩子不吃飽,不到正常的飯點就餓了,很多父母就會選擇給孩子吃零食。這樣就會形成惡性循環,不利於孩子養成正常的吃飯習慣,不利於腸胃消化吸收。

同時,不吃飽飯或者吃零食,這些食物無法提供足夠寶寶身體成長所需要的營養,耽誤孩子成長。

寶寶獨立吃飯也有“最佳年齡”,若是錯過了,就等著費勁喂吧


2、會使孩子養成以自我為中心的驕縱心理

寶寶不吃飯,一家人都跟在他屁股後面追著他,讓他會覺得自己無比重要,有時甚至會刻意讓家長這麼做。孩子有這個心理後,就會跟父母談條件。如果父母答應,將會慾壑難填。人的慾望是無止境的。隨著孩子的成長,會提出無窮無盡的條件。千萬不能讓孩子養成此習慣。


寶寶獨立吃飯也有“最佳年齡”,若是錯過了,就等著費勁喂吧


8 個月左右是寶寶自主進食的黃金期,如果錯過了黃金時期,沒給孩子養成良好的進食習慣,也不要太著急,亡羊補牢,猶未晚已。

面對不吃飯的寶寶,我們應該怎麼辦?

1、不強迫孩子吃

強迫孩子吃飯,不僅起不到讓孩子養成良好進食習慣的效果,甚至會加重孩子對吃飯的恐懼心理。如果孩子對吃飯心裡都是忐忑的,那他絕對吃不好飯。

不要強迫他,不願意吃就不吃,但是堅決避免孩子吃零食。稍微餓一下,不會有事的,家長不用過於擔心。同時告訴孩子,選擇不吃飯是他自己的選擇,既然選擇了,就要承擔選擇後的結果。藉此也能培養孩子的責任意識。


寶寶獨立吃飯也有“最佳年齡”,若是錯過了,就等著費勁喂吧


2、豐富菜品種類

有時候孩子不吃飯,不是不餓而是覺得飯菜不合口味。不要以為孩子小吃什麼都一樣。孩子也有自己的喜好,有自己喜歡吃的食物,討厭吃的食物。多觀察孩子,摸清孩子喜歡什麼食物多一些,把菜品往這方面靠,美食的誘惑力是很大的,相信孩子碰到自己喜歡的食物是不會強烈拒絕的。

寶寶獨立吃飯也有“最佳年齡”,若是錯過了,就等著費勁喂吧


3、讓孩子挑選自己喜歡的餐具

孩子有時候很奇怪,他們適應了一些東西之後,如果做出更改,孩子的反應會很大。我家的寶寶有段時間不愛喝水了,原因是換了新水杯,孩子不喜歡。

最後把水倒回原來的杯子後,才肯喝水。讓孩子自己挑選喜歡的餐具,餐具對他們來說,一定意義上就相當於玩具。孩子對於自己的新玩具總是念念不忘的,吃飯的時候拿出,孩子此時心裡一定很高興,也有助於進食。


寶寶獨立吃飯也有“最佳年齡”,若是錯過了,就等著費勁喂吧


吃飯不是小事,家長一定不能掉以輕心,要用適當的方法引導孩子,使其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萍萍推薦2本培養寶寶好習慣的繪本——《陪你長大》早教互動書與《德國幼兒自我管理圖畫書》。


寶寶獨立吃飯也有“最佳年齡”,若是錯過了,就等著費勁喂吧


《陪你長大》分為健康、語言、社交、藝術等5個方面,健康這一主題分為6冊,吃飯這一冊專門培養孩子吃飯的好習慣,讓孩子在故事中學會獨立自理能力。《德國幼兒自我管理圖畫書》共12冊,針對孩子生活中容易發生的小問題,轉化成一個個小故事,方便孩子理解這些道理。


寶寶獨立吃飯也有“最佳年齡”,若是錯過了,就等著費勁喂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