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險小白,如何看保險合同?

購買保險的時候我們需要簽署保險合同文件,我們都知道,合同都是有好幾頁,晦澀難懂的專業詞語,再加上很大都據和表格,太難懂了。生活中你是如何去看懂保險合同的呢?如果不瞭解,我們不妨通過下文來了解吧。

保險小白,如何看保險合同?

一、首先要理解一些關於保險合同的基本常識:

保險人:指運營保險業務,承擔保險責任的保險公司。

投保人:與保險公司簽訂保險合同,按約定交納保險費的人。

被保險人:保險合同所保障的對象(投保人和被保險人能夠為同一人)。

受益人:當被保險人身故時,由受益人領取身故保險金。假如保險合同中沒有指定受益人,則身故保險金作為被保險人的遺產按《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的規定處置。

保險責任(保什麼):保險責任條款做用是確定保險公司的責任範疇。

底子保險金額(保多少)

:底子保險金額是在保單上載明的金額,指最終在發生符合條款約定的保險事故或情形下能夠獲得多少保險金。

保險期間(保多久):保險公司原則上只對發生於保險期間內的事故承擔責任。假如事故發生於保險期間初步前或屆滿後,除非合同另有約定,則保險公司不承擔賠付責任。


二、理解了上面的基礎常識後,接下來就要知道本人在一份保險合同裡重點閱讀哪些部分?一般來說,消費者需要認真關注以下部分:

1.合同條款中的保險責任條款

這些條款主要描述保險的保障範疇與內容,即保險公司在哪些情況下須理賠以及如何給付保險金。這也是投保人向保險公司購置保險產物後的核心利益。這部門內容消費者一定要本人看,不要一味依賴保險代辦代理人或其他人。

2.責任免除條款

這些條款列舉了保險公司不理賠的幾種情況,投保人在購置保險後要注意制止這些情況的呈現,假如閱讀時不理解,能夠及時向保險公司徵詢。

3.與本人的“金錢”相關的條款

例如怎麼繳費、交多久、有沒有分紅、怎麼理賠等等。

4.明確本人有哪些義務

好對照實告知、定時繳納保費等。


三、除此之外,還要理解保險合同中的幾個關鍵期:

1.空白期

保險空白期,是指從投保人繳納保費到保險公司出具正式保單之前的這段時間。在這期間保險公司不承擔保險責任,也就是說消費者雖然已經交了錢但還沒有真正完成“投保”。這個期間至少1天。

2.等待期

等待期,是指被投保人在投保後,從合同生效日算起的一段時間內,被保險人患病所發生的費用,保險公司不予賠付。大部門安康類保險(如疾病險或醫療險等)單都有等待期的規定,一般為90—180天。

3.猶豫期

是指在投保人簽收保險單後一定時間內,對所購置的保險不滿意,可無條件退保而且拿到全額退還保費。所以說買保險其實不是一錘子買賣,投保人假如發現不適宜還能夠及時退保。目前市場上保險產品猶豫期多設置為10天或15天,保險期間在一年及以下的保險產品通常無猶豫期,實際以保險條款中是否註明有猶豫期為準。

4.寬限期

是指在初度繳付保險費以後,假如投保人在各期沒有及時繳費,保險公司將賜與投保人60天的寬限期,在寬限期內保險合同仍然有效,投保人只要在寬限期內繳納了保險費,保險合同就繼續有效。但是假如在60天的寬限期內投保人仍未繳納保險費,保險合同就會主動中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