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精圖治的崇禎皇帝,為何最終大明朝還是覆滅了

明朝(1368年―1644年),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由漢族建立的王朝,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時期定都北京。傳十六帝,共計276年。

1627年,明熹宗不慎落水病重,不久駕崩。信王朱由檢繼位,即明思宗,年號崇禎。

崇禎即位後,大力剷除閹黨,勤於政事,厲行節儉,平反冤獄。在位期間,朝廷黨爭不休,民間災害不斷,導致域內農民起義爆發,關外後金政權趁勢崛起,國家處於內憂外患的境地

崇禎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攻破北京時,自縊於煤山,終年三十四。

勵精圖治的崇禎皇帝,為何最終大明朝還是覆滅了


崇禎帝是一個勤政的皇帝,據史書記載,他二十多歲頭髮已白,眼長魚尾紋,可以說是宵衣旰食,夕惕朝乾。史志稱其“雞鳴而起,夜分不寐,往往焦勞成疾,宮中從無宴樂之事”

崇禎帝還是一個好學不倦的皇帝,博覽群書,舉凡《四書》《五經》《資治通鑑》《通鑑綱目》《大學衍義》《貞觀政要》《皇祖明訓》《帝鑑圖說》等典籍幾乎朝夕不離手。他還命令武英殿中書,畫歷代明君賢臣圖,寫《正心誠意箴》,製成屏風,分別安放在文華殿、武英殿,以便隨時激勵自己。

足以可見,崇禎帝學識淵博,滿腹詩書,這樣的帝王可算得上是彈精力竭,任勞任怨了。

勵精圖治的崇禎皇帝,為何最終大明朝還是覆滅了


也許,老天也想給這位勵精圖治的皇帝一些考驗。

自崇禎元年(1628年)起,中國北方大旱,赤地千里,寸草不生

《漢南續郡志》記,“崇禎元年,全陝天赤如血。五年大飢,六年大水,七年秋蝗、大飢,八年九月西鄉旱,略陽水澇,民舍全沒。九年旱蝗,十年秋禾全無,十一年夏飛蝗蔽天……十三年大旱……十四年旱”。崇禎朝以來,陝西年年有大旱,百姓多流離失所。

崇禎十三年(1640年),順德府、河間府和大名府均有大疫,並且是烈性傳染病的流行,“瘟疫傳染,人死八九”

勵精圖治的崇禎皇帝,為何最終大明朝還是覆滅了

鼠疫的流行與旱災、蝗災及戰亂的接踵而至,明王朝抵不住清兵南下,也就在情理之中

當然,這些都是後話了。

歷史中的崇禎帝此時正面臨著內憂外患的難題。內有農民造反,外有皇太極虎視眈眈

農民軍起義長達十多年之久,從北京向南,南京向北,縱橫數千裡之間,白骨滿地,人煙斷絕,行人稀少。

崇禎十六年(1643年)正月,李自成部克襄陽、荊州、德安、承天等府,張獻忠部陷蘄州,明將左良玉逃至安徽池州。崇禎十七年(1644年),三月一日,大同失陷,北京危急。初四日,崇禎帝封吳三桂為平西伯,飛檄入衛京師,起用吳襄提督京營。六日,李自成陷宣府,太監杜勳投降,十五日,大學士李建泰投降,李自成部開始包圍北京,明王朝面臨滅頂之災。太監曹化淳說:“忠賢若在,時事必不至此。” 明軍在與農民起義軍和清軍的兩線戰鬥中,屢戰屢敗,已完全喪失戰鬥力。

三月十九日拂曉,大火四起,重返皇宮,城外已經是火光映天。此時天色將明,崇禎帝在前殿鳴鐘召集百官,卻無一人前來,崇禎帝說:“諸臣誤朕也,國君死社稷,二百七十七年之天下,一旦棄之,皆為奸臣所誤,以至於此。”最後在景山歪脖樹上自縊身亡,死時光著左腳,右腳穿著一隻紅鞋。一代帝王就此隕落。

勵精圖治的崇禎皇帝,為何最終大明朝還是覆滅了



儘管崇禎帝本身志向遠大、事必親躬,但他犯了一個皇帝普遍會犯的錯誤——多疑。在位17年間,他換了17個刑部尚書和50個內閣大學士,造成人才流動頻繁,真正有學識的書生都不願請命。無奈之下,崇禎帝只好培植私人勢力,重新起用大批太監。

與此同時,崇禎帝在財政方面所用的措施也極為不對,因國家財政赤字,便徵收大量的稅,百姓本已經食不果腹,還要上交大量的稅收,怎能不反。

勵精圖治的崇禎皇帝,為何最終大明朝還是覆滅了

此外,在遼東戰局屢敗之時,因瞻前顧後而拒絕遷都,這也喪失了最後的機會,其實,如果崇禎帝選擇遷都的話,可能最後的結局就不會是自刎於煤山了。

故而,崇禎帝儘管勤政,卻錯誤百出,不僅不可能中興明帝國,其亡國也幾乎是必然。

《明史·本紀第二十四》:帝承神、熹之後,慨然有為。即位之初,沈機獨斷,刈除奸逆,天下想望治平。惜乎大勢已傾,積習難挽。在廷則門戶糾紛。疆埸則將驕卒惰。兵荒四告,流寇蔓延。遂至潰爛而莫可救,可謂不幸也已。然在位十有七年,不邇聲色,憂勸惕勵,殫心治理。臨朝浩嘆,慨然思得非常之材,而用匪其人,益以僨事。乃覆信任宦官,佈列要地,舉措失當,制置乖方。祚訖運移,身罹禍變,豈非氣數使然哉。迨至大命有歸,妖氛盡掃,而帝得加諡建陵,典禮優厚。是則聖朝盛德,度越千古,亦可以知帝之蒙難而不辱其身,為亡國之義烈矣。

史書對於崇禎帝的評價可謂是非常全面了,在皇權遞爭之中,在朝野黨爭之際,在抵禦後金、對付農民起義之時,崇禎帝無法力挽狂瀾,即使再怎麼勵精圖治,最終還是導致了悲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