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人说魏忠贤不死明朝不亡,这样的说法有道理吗?

小小嬴政


所谓“忠贤不死,大明不灭”的说法,有点扯淡了。明朝的灭亡,是多个因素共同造成的。明朝的中后期,天灾人祸,朝政腐败,大明的灭亡已经无法避免。即便魏忠贤再有本事,他也不能以一己之力阻挡历史发展潮流,及时挽救“日暮囧途”的明朝。



更何况,魏忠贤本身是一个宦官,而且是一个贪婪的太监,伤天害理的事情也没少干。在明朝覆灭的过程中,魏忠贤也是出了力气的。只是,手握大权的魏忠贤在某些方面的措施,确实比后面的崇祯来的更好一点。

魏忠贤大家都熟悉,不折不扣的大太监,老宦官,几乎所有涉及明朝中后期的影视剧作品都有魏忠贤“九千岁”的身影。魏忠贤的这个名字起的也是个笑话,也许是“忠贤”过头了吧。


魏忠贤,字完吾,又名李进,生于1568年,卒于1627年,明朝后期大宦官。有名家评论“魏忠贤可谓是宦官专权擅政的代表”,那么既然如此评价魏忠贤,为什么还流传着“魏忠贤不死,明朝不会灭”的说法呢?是什么原因将明朝命运与宦官魏忠贤贴拉的如此紧密。

有众多史学家认为:明朝中后期自然灾害频发是导致明朝灭亡的最主要原因。现代学者根据《明史》、《明实录》中对明中后期自然灾害的记载做了详细的解读。现代学术研究,明朝中后期时期正处于第一次冰期爆发时期,所以天灾频繁,导致大量的百姓吃不上饭。吃不上饭怎么办?那就只能揭竿而起,为了一口粮食铤而走险,因此明朝后期农民起义此起彼伏,严重的削弱了大明的国力。


就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当时专权的魏忠贤,在吸收了内阁张居正“一条鞭法”的优点后,积极采取了重视工商业的发展,重点征收商人和地主阶级的税收,频频下调农民的税收标准,这样的政策一方面大大缓解了国家贫富不均的局面,另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挽救了农民,而且不得不说这一手段延缓了农民起义的爆发,从而维持明朝的统治。

魏忠贤集团在崇祯皇帝登基前,是颇有权力的。史料记载,魏忠贤擅权期间,大力发展经济和军事,尤其是非常重视军事。当时国内农民起义不断爆发,国外东北边境经常有后金满族人带兵骚扰。在他执政期间,明朝的军队可谓是非常强大的,曾经几番成功镇压农民起义,又加大力度对抗后金的外来骚扰。(魏忠贤期间,后金丝毫不占优势)

魏忠贤之所以这么做,本质上来说还是出于维护自己的统治。魏忠贤是太监,他的权力来源是明朝的天启皇帝,一旦天启皇帝的大明没了,魏忠贤的一切都没了。所以,魏忠贤才会尽力维护明朝的统治,因为明朝的存在,是魏忠贤可以继续穷奢极欲的根本。

魏忠贤生前,曾大力镇压明末东林党,知道“东林党和魏忠贤之争”的人都知道,东林党是一个只会纸上谈兵,空谈误国的这么一个党政团体。(东林党人打着朱程理学的旗号,实际上沦为了大地主阶级的代言人),因为权力上的争夺,所以魏忠贤对待东林党是采取赶尽杀绝的做法。



如果当时让东林党执政,那么其效果在崇祯帝赐死魏忠贤之后的时期便可知道:加大对农民的赋税力度,积极推崇程朱理学,最终荒废实践,国力极度衰退,东林党后期的干涉,无疑于加快了明朝的灭亡。所以,相对比之下的魏忠贤,在一定程度上,实践实干,是维持了明朝统治的。

当然,之所以会造成这种现象,说到底还是大明后期政治体系的腐败。皇帝们不管事(崇祯是瞎管事),文官们只会夸夸其谈毫无实干之能,以至于魏忠贤这个权倾朝野的大太监稍微做了一点有用的事情,就被人称之为“忠贤不死,大明不灭”。


小镇月明


魏忠贤,这个被丑化了几百年的脸谱式的人物。

愚以为,被丑化,主要是魏公公得罪了拿着笔杆子的东林党的知识分子群体,他们坚持不懈的特书大书,终于成功洗脑了处世未深的崇祯,在特定的时候,笔墨远比刀剑更加锋利!崇祯一道圣旨,历数了魏忠贤数道罪状,处死了大明的最后的顶梁柱,这一天东林党high到了顶点,但是十七年后,在北京城外炮火隆隆的崇祯17年三月份的某天,崇祯彻底明白了,自己的江山是亲手断送在了自己手里,17年前的蝴蝶效应余波如此巨大,他这个时候才真正明白了老哥天启帝死前的那句话“忠贤

恪谨忠贞,可计大事”的真正意义。

崇祯亲手打倒的魏忠贤是忠于皇室的,是忠于老朱家的,但他身为皇帝,不能认错,但实际行动证明了他内心的挣扎和愧疚。崇祯亲自安排人手找到了魏忠贤的遗体,葬在了京西碧云寺,这个行为相当于为魏公公平反了。

崇祯在上吊前,深深的明白了,谁是大明的吸血鬼,谁是大明皇室的忠实家犬。

魏公公在天启执政间,为什么代表农民阶级的李自成没有反叛,就是因为魏忠贤出身农门,深深明白农民的不易,搞的一些政策还是有倾斜的,比如在大旱大涝的灾年,都能够免除受灾群众的徭役赋税,还给筹钱赈灾,安顿民心,让老百姓至少能活下去,魏忠贤的政策偏向于像江南等富庶区域进行重税,比如战争状态的时候加征贸易税,商业税,开采矿产税,盐税来筹集军饷资金,使得虽然大明在天启帝就进行的打击叛乱战争没缺过钱,后院几乎也没有着过火,但是唯一树敌的便是代表江南富户的大地主的东林党的利益,他们出身都是这些家族,自然对魏忠贤的政策严重不满!谁动了我的奶酪,我们就喷谁,管他什么国家利益,这个准则是万古不变的。

有时候,满嘴仁义道德的知识分子远不如一个阉人在大事上更有深明大义和远见。

事后崇祯认识到,那些叫嚣的比谁都欢的东林党大臣和王公们,遇到事儿了,个个都哭穷喊冤。血淋淋的打脸事件便是在李自成攻占北京之后,那些在朝堂上死活叫嚣拿不出钱的王室贵族,王公大臣们,被小李一通暴打,结果大家都清楚,比如只愿意出一万的国丈,足足搜出了几百万两之巨,他们都是大明的蛀虫,喂不饱的貔貅。

他们借刀杀人,利用崇祯把他们的克星魏忠贤弄死后,愉快开心的过起了自己的小日子,至于后期加派辽饷,管我p事。找农民要去,结果爆发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活活的把崇祯坑死了。

最后在景山歪脖树上吊的崇祯耳边终于响起了太监曹化淳那句忠言。

“忠贤若在,事必不至此”!!!


老猪的碎碎念


“忠贤若在,时事必不至此”崇祯上吊前才明白自己被谁玩死了!忠贤“恪谨忠贞,可计大事”这是天启帝朱由校临终对朱由检的嘱托!可惜他没当回事!东林党借崇祯之手诛灭了魏忠贤!

满清历时百余年编纂的《明史》把明朝多位皇帝写的不理朝政,耽于玩乐。明朝皇帝虽然不“勤政”,但是国家机器却能够有效运作,这从一个侧面证明了明朝皇帝的大智如愚;说明他们能够有效掌控平衡朝中各派实力,深谙驭人之术。伧促继位的小皇帝朱由检根本不明白自己该干什么!老话说!不怕愚者惰!就怕愚者勤!崇祯若学哥哥少管些事可能不至于玩完得那么快!

魏忠贤是草根出生,做事还是比较为百姓考虑。河南等地发旱灾,魏忠贤积极展开赈灾措施,免除灾区赋税。同时筹钱修缮水利。辽东明军虽然屡战屡败,但军需却从来没有缺过,每次魏忠贤都是能够提供足够的军需让辽军恢复实力再战,所以虽然明军屡败,但其实还是压着后金在打,主动权仍在明朝手里。而且魏忠贤主要是加征海贸税商税矿税盐税来筹集资金,农税则能免就免,也就是征富人的税补贴穷人,结果就是文官士人阶层对魏忠贤恨之入骨。魏忠贤此举大大触动了以东林党人为代言人的江南工商地主们的利益。魏忠贤在司礼监期间,明朝没有发生过大的变乱,对后金的战事也处于不断转好的状态,因此说起来魏忠贤功大于过的。在当时,以他为首的一个阉党小集团 制衡了外戚宗室跟文臣两大集团。 崇祯诛杀魏忠贤后,帝国 的财政状态如何?一年不如一年啊,最后明朝是穷死的,知道不? 明朝最大的蛀虫根本不是太监集团,而是外戚宗室文臣,这两条大蛀虫在帝国的身上不断的吸血,最后把明朝吸死了。国家打仗需要钱粮 ,要钱粮必须加征赋税。没有了魏忠贤阉党集团的制衡,无法加税于江南的工商地主,只能加征农业税,这只能逼反吃了上顿儿没下顿的农民们;因为明末几十年正赶上全球性小冰河气候,黄河以北地区农业都歉收;果腹都成问题,你还要加税,能不反吗?

江南税收是大明的血管!魏忠贤当政时每年有数百万进帐!东林党掌权后连几十万也收不到了!

我们知道的魏忠贤是东林党口中的黑山老妖!真实的魏公公若真是那么可恶他能束手就擒吗?自古太监再横也是皇帝的看家狗!太监只忠于皇帝!而朝臣可是都有自己的小九九的!明朝的帝王在这一点上都很明白!唯崇祯被迷了心窍!志大才疏!急功近利是崇祯的死穴!


peter1955


在李自成攻克北京,明崇祯帝在煤山上的那棵老歪脖子树上上吊的前几天,大太监曹化淳见大明灭亡之势已无力回天说到:“忠贤若在,此事不至此”。

其实万历皇帝和魏忠贤也并不是平常我们想象的那么混暗。主要是明神宗万历皇帝和魏忠贤把东林党那群文人得罪了,那些文人自然而然的要把这两位黑的连妈都不认识的地步。

历史上明熹宗在临终时对弟弟信王朱由说:“忠贤恪谨忠贞,可计大事。”可崇祯帝一登基就把魏忠贤给干掉了。恐怕十七年后在煤山上准备上吊的崇祯帝才明白哥哥的嘱托,不知道内心有多少只草尼玛在奔腾。要知道在魏忠贤权倾朝野时的东北,虽然萨尔浒之战大败,但是魏忠贤任用熊廷弼把努尔哈赤打的叫爸爸,亲自跑到后金的势力范围内巡视,袁崇焕宁远大捷一炮把努尔哈赤打成重伤,不久就“挂了电话”。

在魏忠贤延续明神宗征收商业税、出版税、矿税、盐税,还允许老百姓穿丝绸,说白了只要你交钱。这也就解释了明末神宗、熹宗时期商品经济的发达。而且在灾年对灾区减轻傜役,对江南商贾富贵之地给以重税,种种政策也就自然的得罪了那些文人。那些东林党的文人道德口号喊得整天响,又要马儿跑又不给马儿喂草。就容不下相对于他们干实事的阉党,借崇祯帝的手干掉了魏忠贤。

最后李自成打进北京城,崇祯帝叫群臣们捐钱,要搜刮几百万的国丈捐钱,可这国丈才捐一万。被太监一通狂揍!

居然在崇祯自缢后的南明政权还是保持这这种习气,当清兵快打到南京时,他们还在争皇位!笔者真是纳闷南明还能坚持十八年之久,奇迹!


陆弃


这个说法怎么样,姑且不论,不过这里既然提到这个问题,我想原因无非就是魏忠贤的作用。

历史上记载的魏忠贤未必是真的

明末由于商人的发展,可是古代商人的地位是非常低的,他们的财富和他们的地位严重不对等,所以他们就培养一批文人去朝中做官,这就是后来说的东林党人,东林党人敢和皇帝叫板,让皇权很多时候受制于大臣,明末帝王普遍有这个情况。

天启皇帝的做法是随便你们怎么闹,反正你们手里没权,我没钱了就让魏忠贤去砍头抄家,所以魏忠贤是用来制衡东林党势力的。而清朝之后修明史很多都是东林党人修的,所以魏忠贤的记载有偏差也是难免的。

崇祯继位,重用东林

天启去世以后,崇祯继位,上来就把魏忠贤杀了,然后重用东林党,可是崇祯这个人用人无度,前后换了五个大学士,自己足够节俭,却依然没钱,要是有魏忠贤,让他去抄家不就完了,所以他就有钱,有钱就都好办了,全国兵马随便调动,再不济也不会让李自成把都城占领了。

而崇祯让大臣捐钱大臣纷纷没钱,可是李自成过来直接搜刮带走7000万两。

所以有了魏忠贤不死,大明不灭大概就是指崇祯的用人问题吧!


故城旧影


忠贤不死,大明不灭。这句话对,也不对,魏若不死明廷不一定会在崇祯手上覆亡,有可能还能苟延残喘个二三十年,说它不对,是因为明廷此时已经病入膏肓无药可救,覆灭只是时间的早晚问题,而不是是与否的问题,明廷有一套成熟的文官制度保证了皇帝撂挑子依然可以让朝政正常运行,明代以前朝廷的纠错制度靠的是御史大夫进言以及皇帝推翻前代冤案,到了明代,皇帝出口成宪,后代推翻前代所判极为困难,锦衣卫与东西两厂就是皇权不信任文臣武将的具体表现,太祖与成祖当庭刑杖大臣,让读书人尊严全无,从而让文人与朝廷离心,而先天的缺陷是明廷优待读书人,但培养方式却是让读书人成了在明廷身体上吸血的蛀虫。重文轻武发展到了极端,一个七品县令能直接将三品武将按倒杖打,胡乱指挥,仗打赢了是文臣帷幄运筹有方,仗打输了就是武将怕死,文武离心,武将怕仗打赢了就是毙命之日,最后发展到了文臣领兵,仗打好了又怕派系得利就死命在后方拖后腿,这又以东林党为最,明末剿灭农民起义一次次眼见成功都败在一方吃人饭不干人事的御史身上,到了明末土地兼并已经到了骇人听闻的程度,宗室与士大夫拿到了大部分的土地却不上缴赋税,失地农民的赋税依然上缴,农民根本活不下去,而代表江南十大夫的东林党,手上握有大量土地,又兼兴盛工商业,手握大量财富却不愿上缴半分赋税,足见东林党的无耻根本,而魏却是大力征收商税,因为土地已经集中到宗室与士大夫手上,已经无法收税了,魏跟东林党的争执已经无可避免,魏还是务实的,至少他在任期间,农民起义均能扑灭,收商税补充国库充实东部防线,后金根本无法入关,在大局上哪怕知道孙承宗为东林党依然大胆启用,其格局不是那些为反对而反对的东林党能比的,只是满清入关后,明史多为东林党人所修,为尊者讳,而宦官一向又是背锅的最佳人选,魏的本来明目更加不可见


打铁狼


因为瞎扯。我就从财政角度谈下魏忠贤时代吧,即《魏忠贤主政时期,明朝财政到底有多弱》。


要点

万历三大征没让财政枯竭,朝廷在魏忠贤主政前夕的家底,比较丰厚。

魏忠贤主政之后,辽东缺饷是常态,因为士兵工资照发,故局势较稳。

魏公公征税能力被严重夸大,向富商征收商税更是病急乱投医。

崇祯初,“众正盈朝”,稳住了魏忠贤主政以来濒临崩溃的财政。

相比阉党,东林党人的确问题也不少,但把明朝垮台归因于魏忠贤的政策没能为后者贯彻,既想当然又荒谬。

名词

边饷 负责沿边n镇的军费年例银,每年开支300多万两。

新饷 辽事兴起后,负责辽东及周边防御支出,每年开支400-700万白银不等。


魏忠贤主政之前的家底

要了解魏忠贤主政时期(天启四年—天启七年)辽东及其他边军的军饷情况,不妨先了解其主政前夕明廷的财政情况。

记录这一时期财政状况,有四种史料很重要,分别是《明神宗实录》(万历朝历史)、《明熹宗实录》(天启朝历史)、《三朝辽事实录》以及《度支奏议》,其均属档案资料汇编,各色财政数据多能相互印证,其中《三朝辽事实录》的作者是王在晋,《度支奏议》的作者是毕自严,二者均有丰富的军政经验。上述史料都比较可靠,本文的诸多财政数据,均来源于此。

天启朝初年的财政储蓄,自然继承自前朝,尤其是万历一朝,在这一时期,财政还是比较充盈的。即便是经过前朝“万历三大征”的折腾,朝廷的财政压力也不大。

▲万历三大征之“壬辰倭乱”。图为朝明联军的一次攻城战。

据学者刘利平的研究①,以及《三朝辽事实录》、《明神宗实录》等文献的记载,三大征花费的白银总共在1000万两上下。从1591到1600年,三大征前后耗时十年,平均下来每年耗费100多万两,并不算一个特别大的数目,和宫里每年收上来的黄蜡、白米、瓷器、毛皮价值(卢象升认最少有200万两②、黄仁宇估算为400-500万两③)相比,不值一提。

所以,“万历三大征”并没有将明朝的国库耗尽,银子还是有,万历留下的内库就至少有700万两。但在万历四十六年春,明清战争开始之后,更多银子被作为军饷投入到辽东前线。第二年春,明廷出兵10万攻打后金,耗费500-600万两;开原丢失后,先后有18万明军出山海关;沈阳辽阳丢失后,先后有15万左右明军出关。大兵需要大饷,从万历四十六年到天启元年的三年间,明廷发给辽东军费2018万两白银④,当时的辽东经略熊廷弼还制定了耗时八个月,用兵十八万,需饷2160万的战略计划。⑤

户部出的军费耗掉2000多万两银子,这其中还不包括皇帝拿出的近千万两银子,而且兵部、工部的小金库也支出不少。而这时期的国库(户部)收上来“辽饷”不到1500万两。

不足的银子哪来的?显然是前期所积累下来的,万历朝以来的老底,能支撑起辽饷的花费,三年能拿出近三千多万两白银,九边也并不欠饷,足以说明魏忠贤主政前夕,明朝的家底还算丰厚。


魏忠贤主政之后的军饷

但是到了魏忠贤主政时期,包括辽东在内的边饷就捉襟见肘。

天启二年,明军在广宁大败于后金,自此,明军基本不再大规模进取,采取守势,且筑且屯,步步蚕食。之所以如此,因为:1、军饷不再像过去那么充足;2、野战能力、军队信心大损。万历四十六年春以来的那些战役,花掉三千多万两军饷,真的伤到朝廷财政的筋骨了。

▲明朝九边图。

然而尽管如此,魏忠贤主政之前的军饷,还是不缺。据学者林美玲统计,天启三年辽东之外的边饷尤能支出347万两白银⑥,辽饷支出628万两白银⑦,天启四年,魏忠贤主政之后,辽饷等边饷数额急转直下,天启五年、六年、七年,辽东之外的边饷分别是298余万、104余万、146余万两白银⑧,而天启四年,朝廷发给辽东的军饷是499余万两(缺额127余万两),天启六、七年,这部分缺额高达几百万两,欠饷应该是常态。

因此,说魏忠贤主政时期的辽饷充足,显然不合史实。可为什么辽东士兵没有兵变呢?因为魏公公在辽饷不够的情况下,优先保证士兵的工资,而用于军队的其它耗费,基本不管,而且基本无视其他边镇的军饷需求。

辽东局势较为平稳,乃是他本人对辽东情有独钟,但这牺牲了其它边镇士兵的利益,因为缺饷,战斗力严重下降,让西迁的蒙古林丹汗随随便便就抢了大同(崇祯初有“虏与夷并重”的说法),陕西三边不少士兵加入“流寇”,内忧更忧。

魏公公主政时期留下的遗产,是大明王朝咽下的一颗毒果。


被严重夸大的征税能力

《为什么杀了魏忠贤不久,大明朝就垮了?》还称,魏忠贤主政时期征收了大量商税、海税,保证了辽东军饷的供应,这一观点同样是想当然,毫无根据。

和田赋、盐课等正项相比,晚明朝廷所征的商税、海税属于杂项,包括“内地关税”、“地方商税”、“番舶抽分”、“房地契税”、“竹木抽分”、“矿银”、“渔课”等,事实上,商税和关税加起来,也不过五六十万两(崇祯时期的关税、商税反倒高于魏忠贤主政时期)对于动辄几百万两的军费消耗,这点税如同杯水车薪。

况且,爆款文也想当然地高估了魏忠贤主政时期朝廷的收税能力,据《度支奏议》记载,天启六、七年到崇祯元年六月的两年半时间内,朝廷有489万余两白银的旧饷没收上来,而专用于辽东边防的“新饷”,则有328万余两白银的税被欠着。

这么多税没征收上来,朝廷还指望怎么发钱?天启五、六、七年完全撑不住。财政外解不到,内库空虚,欠饷成为常态,边饷数额迅速下降,辽饷只能靠搜刮杂项、挪东挪西维持。所谓魏公公重视商业税,其实是病急乱投医,其征税能力被爆款文严重夸大。


崇祯初稳住了崩溃的财政

爆款文的结论是魏忠贤死后,东林党上台搞乱了明朝财政,朝廷缺饷,但事实恰好相反。

崇祯上台后,接过了魏忠贤主政的烂摊子:八百多万两没征收上来的新、旧(边)饷银。财政空虚,三年内边饷发了不到额定的一半,专用辽东防务的新饷也开始欠着,于是只能坐等兵变与被打。崇祯元年,蓟州兵变、宁远兵变,蒙古林丹汗寇大同⑨,财政危机引发军事危机,朝廷急需整顿。

崇祯元年八月,毕自严到北京任户部尚书(他的弟弟就死在上个月的宁远兵变中),经过一番调研,认为财政危机的症结在于“一没储蓄,二多开支,三外解不到”,他和皇帝几番讨论后,最终确立“清冒裁弱,缩兵旧饷”的方略。各边尽量节约,内地加紧催征。

据曾美芳⑩博士的研究以及《度支奏议》的记载,经过努力,崇祯元年、二年、三年辽饷基本得到保障;边饷发放额已完成百分之九十⑪,基本上扭转了魏忠贤时期接近崩溃的财政,勉力维持了收支平衡,让大明可以多坚持几年。这不得不说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所谓东林党人恶化了魏忠贤主政时期的财政,纯属无稽之谈。


余话

综上,本文的结论是:晚明财政家底不错,万历三大征的消耗并未如后世想象的那样大,明清战争中的萨尔浒战役到广宁战役,几乎耗尽国家积累,之后就是勉力维持,魏公公主政把财政折腾得更差了,留下一堆问题;崇祯初,毕自严的上下整顿为明朝续命,崇祯帝最后能走多远,端赖历史进程。与阉党相比,东林党人鱼龙混杂,其行为的确问题不少,但把明朝垮台归因于魏忠贤的政策没能为东林党人、崇祯帝贯彻,则既想当然又荒谬。


注释

①刘利平:《明代“播州之役”军费考》、《三朝辽事实录》,卷3,数字为2387000两。关于这些数字的出入,在于每个人的统计标准有区别,这里不做叙述。

②卢象升:《卢象升奏牍》,卷4。

③黄仁宇:《十六世纪明代中国之财政与税收》,74页。④《明熹宗实录》,天启元年正月乙亥条。

⑤熊廷弼:《杨嗣昌集▪敬陈战守大略疏》。

⑥林美玲:《晚明辽饷研究》,18页

⑦林美玲:《晚明辽饷研究》,33页

⑧毕自严:《度支奏议》,堂稿卷3。

⑨李华彦:《崇祯朝蓟辽兵变与饷税重整》,博士论文。

⑩曾美芳:《晚明戶部的戰時財政運作──以己巳之變為中心》,博士论文。

⑪毕自严:《度支奏议》,边饷卷7

这是我发在腾讯文化“彰考局”上的一篇文章。这里分享一下。


一枚明粉


魏忠贤的确是个大奸臣,但是他是否真的向东林党抨击的那样,完全就是一个只会祸乱朝政,打击异己,毫无作为的奸臣呢?其实魏忠贤的确是导致了明末党争林立,朝纲混乱的罪魁祸首,但是如果我们换个角度看,魏忠贤其实等同于带皇帝执政,其实单看他执政的效果,似乎比朱由检,朱由校等人不错,魏忠贤一死,皇权的隐患是排除了,但是大明王朝也就变成了一盘散沙。

单就凝聚力,政治手段而言,魏忠贤远比朱常洛,朱由校,朱由检有本事,似乎日后的文人都在说魏忠贤如何如何不堪,怎么培植党羽,怎么打击异己,怎么揽权贪污,但是问题是,魏忠贤在的时候,庙堂之上风声鹤唳,但是庙堂之下的闹市之中,老百姓还能安安生生的过日子,混口饱饭吃吃,社会运行是基本上稳定的,但是魏忠贤一死,才十七年时间反而朝纲更加腐败,百姓怨声载道,跟着李自成这些农民就起义了。

事实上没有魏忠贤,大明王朝根本就熬不到朱由检这一代,虽然朱由检的确是想要好好干,但是明朝早被前面几代皇帝搞衰败了,魏忠贤能起来其实原因还是在朱由校那,朱由校厌恶朝政,什么事情都交给魏忠贤,君和臣一方弱,就必然会让另外一方强大,魏忠贤也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逐渐让后自己的势力遍布整个朝堂之上的,但是很多人却只看到他夺权,完全无视他行的政啊!

魏忠贤掌权的那些年,国家税后还在保持着正常的增长水平,虽然偶尔也闹个灾害,也打个仗,但是该给百姓免去的税赋也就免了,该像富商征收的税赋也能正常征收,虽然人们已经许久没见到皇帝了,但是魏忠贤在,虽然看着不顺眼,但是至少还是有人在干事,虽然多了一些出了钱就飞黄腾达的人,但是大多数至少还是能胜任被安排的职位的,后来的满清虽然也对中原虎视眈眈,但是打仗用的军饷却也从来没缺过,“九千岁”任用的将领还是可以把满清打的叫爸爸,好歹大明这只桶虽然有些漏水,但是还带还没坏了。

后来朱由检,也就是崇祯皇帝上台,结果魏忠贤倒霉了,不久挂了,朱由检以为最大隐患排除了,但是他没想到的是,他是把木桶上那块最短的板给拆了,拿了一块满是蛀虫的木板来堵上这块被摘掉的短板,十几年后,相反他所倚重的这些东林党,平时整天给自己哭穷的这些个官员们,却被李自成随随便便搜出百万两脏款,如果朱由检还活着不知会作何感想,魏忠贤虽是大奸臣,但是却是个忠心于国家的奸臣,而朱由检却把大明王朝最后的顶梁柱一斧头砍了。


玄坤文史


魏忠贤领导的东厂和锦衣卫是朝政的平街器,魏忠贤可以死,但东厂和锦衣卫的作用决不能削弱,崇祯就不懂这个道理,铲除魏忠贤后马上集权,凡事自己亲自管,造成东林党无人监督并独揽朝政,再说东林党这帮人都是嘴上君子,对别人要求是孔圣人标准,但自己圈子里搞党派,无恶不做,真是害人害国啊!大明政权就是在崇祯打破原有政体框架后在一帮嘴上君子的忽悠下断送的。所以说魏忠贤不死,虽然东林党人过得会很不舒服,但大明朝政会稳固。


神的旨意17


曾有人提出魏忠贤不死大明不灭,为何会有人得出这样的结论呢?历史的史实真的是这样吗?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曾掌管特务机关东厂,凶残跋扈,杀人甚多。当时,趋炎附势之徒对他竞相谄媚,《明史·魏忠贤传》记载:“群小益求媚”,“相率归忠贤,称义儿”,“监生陆万龄至请以忠贤配孔子。”魏忠贤本系市井无赖,中年自阄入宫,由守门太监一跃而成为控制内阁、左右朝政,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权臣。他利用手中权势结党营私,杀戮忠良,无恶不作,祸国殃民。通过特务机构东厂、锦衣卫、镇抚司残酷压榨和杀戮人民;魏忠贤的阉党把大批反对他们的正直的士大夫,如东林党人,编成“天鉴录”、“点将录”等名册,按名杀害。魏忠贤的国家观念,皇太极猛攻锦州时,袁崇焕与监军纪用一起下令不许出战,任凭赵率教在锦州苦苦支撑,在锦州破在旦夕的时刻,满桂公然违抗袁崇焕的不抵抗命令,主动出击,冒死以救锦州。宁锦大捷后,魏忠贤论功行赏,升了血战有功的满桂、赵率教的官,而罢免了畏敌避战,不救锦州的袁崇焕。魏忠贤并没有因为这位一心热衷于议和的袁崇焕在宁远城给他修生祠而放过他在宁锦之战中的怕死避战之罪,也没有因为毛文龙上书力保和他作对的东林党人而处分毛帅,这也是为什么天启朝后期关外局势一直在向好的方向发展的原因。魏忠贤死后大明王朝便灭亡了,崇祯即位的时候,海内难民揭竿四起、关外清兵虎视眈眈,在这种内忧外患的严峻形势下,朝廷迫切需要一位富有处理军国大事经验,以及善于把握动荡时局的“能人”来独当一面,虽然无法扭转国势日衰、积重难返的败亡趋势,但也不至于在短时间内坍塌崩溃。但崇祯为了整饬内政和平息民愤,更是为了独掌大权,借着朝廷文武大臣的“倒魏”怒潮,以迅雷之势,一举肃清了以魏忠贤为首的阉党集团。崇祯十七年三月十四日,也就是他煤山上吊自杀殉国前的第五天,崇祯在大势已去、大厦将倾的绝望中,在听到太监曹化淳说的那句“忠贤若在,时事必不至此”的话之后,终于领会到天启皇帝临终前,强调魏忠贤“恪谨忠贞,可计大事”的深意所在。幡然醒悟的同时,无力回天的崇祯在精神上彻底崩溃了。收葬魏忠贤遗骸,既是他对魏忠贤价值和功绩的重新肯定,也是对自己17年执政生涯的全盘否定。所以说魏忠贤不死国家不灭,魏忠贤虽说有过失,但也不至于投敌叛国,他对于这个国家还是有存在的意义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