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城美食丨油罗后厂:客家小吃琳琅满目


梅城美食丨油罗后厂:客家小吃琳琅满目


如果说老城是一座城市的灵魂所在,那么小吃代表着一个城市的饮食文化;老街注定是充满人间烟火的,小吃注定是五花八门的。在老街有百年老店,亦有后起之秀;流光溢彩的老字号保持着老街固有的一些风貌。

  2019年经广东烹饪协会评审专家组评审,梅江区被广东烹饪协会授予“广东客家美食名城”称号,成为全省首个获此殊荣的城市。油罗后厂的芋圆和猪肠糕被授予“广东名小吃”称号。油罗街是老城小吃街,油罗街的梅城名店油罗后厂在改革开放前是梅州市第二糖烟酒公司油罗后厂,因为前是店面,后边就是工场而得名,并且一直沿用至今。油罗后厂对我来说一点都不陌生,可以说我看着他变“老”,他看着我长大。逢年过节,油罗后厂被前来购买小吃的人围得水泄不通早已是家常便饭。


梅城美食丨油罗后厂:客家小吃琳琅满目

货架上摆放整齐的各式小吃。


  油罗后厂楼上楼下共有400多平方米,主要生产客家小吃和一些广式饼干,还有西点蛋糕,产品有四十几种。自主生产的有二十几种,比如大家所熟知的:煎圆、馓子、芋丸等;广式点心合桃酥、鸡仔饼、绿豆饼之类;还经营其他种类的客家姜糖、麻糖、柚皮糖、牛肉干、猪肉干等。在油罗后厂的墙上张贴着“从诚信出发,与成功同行”的标语,品质是一家企业的命根子,现实中不管是一家企业还是一种产品,如果失去客户的信任,那后果都非常严重,甚至无可挽回。食品安全更是来不得半点弄虚作假。

  油罗后厂产品一直以来主要销往梅州地区超市及各个乡镇门店,也有在淘宝等网店销售;深圳广州的客户也会拿货,他们是在深圳广州居住或经商的梅州人,对客家小吃存有情怀。老板谢迅说道,时代的步伐越来越快,现在传统经营模式受到新市场模式的冲击,由于自己对互联网的销售模式知之甚少,所以一直没往网络这方面发展。传统的销售模式是时候要改变一下,要顺应销售模式的变化。现在厂里就夫妻俩和十几位工人,老板娘是原来油罗后厂的师傅,企业改制后,从第一任老板到现在成为老板娘一直没离开过。都说民以食为天,谢迅说,他们在用料跟工艺方面都是做足了功夫,成本要高,所以他们的产品在市场上的价格是比其他同类产品价格要高一些。再加上一些小作坊的兴起,他们失去了部分客源,但他们始终坚持品质至上的宗旨,给顾客一如既往的品质体验。

  谢迅高兴地说,要感谢梅江区委区政府大力推进历史文化街区升级改造,擦亮历史文化名城品牌的方针。以“诗画梅江、文明客都”为目标,打造宜居宜业宜游“世界客都·长寿梅州”示范区。老街修葺一新,路面铺上了沥青,规范了车辆的停放,让“一堵成名”的十字街终于可以喘口气。谢老板说现在老街成了一道美丽的景观,吸引了不少外地游客,生意也越来越好。

  谈到经营中遇到的困难,笑容在老板的脸上绽放,他说困难是有的,但定会克服,接下来会在销售方面下功夫。看着琳琅满目的产品,看着车水马龙的街道,谢老板的未来不是梦。老街那份厚重的美,无可置疑,老街又是多少客家人心中魂牵梦萦的地方?梅城老街名店成了宣传客家文化的窗口之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