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治区信访局驻村工作队:蔬菜销售遇难题 帮扶助农有妙招

3月12日下午,曾记畔村建档立卡户王登存和王登全专门来到村部,将一面绣有“真帮实扶、一心为民”的锦旗送到自治区信访局派驻曾记畔工作队队长、第一书记张华手中。王登存动情地说:“要不是驻村工作队的帮忙,我和王登全的菜就全部烂在地里了, 真心感谢帮扶我们的驻村工作队干部……”。

自治区信访局驻村工作队:蔬菜销售遇难题 帮扶助农有妙招

销售 电话寻求助

王登存、王登全是盐池王乐井乡曾记畔村的2名建档立卡户,为早日摆脱贫困,2人自学大棚蔬菜种植技术,3年前,他们多方打听得知花马池镇城西滩有蔬菜大棚租赁,便筹措资金签订租赁协议,开始了种植大棚蔬菜。

王登存、王登全吃苦耐劳,又懂技术,种植的蔬菜品质都很好,在市场上从来不愁卖,靠着种植大棚蔬菜实现了稳定脱贫。

可今年初,受疫情影响,大棚蔬菜销量不复以往,2万斤绿叶蔬菜滞销,成了王登存、王登全二人的“心头之患”。眼看着所有心血就要烂在地里,心急如焚的王登存拨通了张华的电话“张书记,有个事想跟您反映,我和王登全种的大棚蔬菜,如果再卖不出去,就全都烂在地里了,请帮我们想想办法吧。”

出妙招 打造“蔬菜礼包”

接到群众的求助电话后,张华听在耳中急在心里,他明白,如果蔬菜卖不出去,不仅让贫困户本就拮据的家庭雪上加霜,而且还会打击他们发展产业脱贫致富的信心,在群众最需要帮助的时候,作为驻村帮扶干部,决不能让乡亲们吃了苦又伤了心!

当天上午,张华立即带领驻村队员驱车前往蔬菜大棚,与王登存、王登全沟通交流、商量对策。

返村后,他立马和驻村工作队协商,分析困难和问题。因疫情影响,很难联系到大客户整棚购买,借助报社和电视台宣传推广,短时间内效果又不明显;绿叶菜上市期短,等待“市场”只会耽误更多的时间,经过大家伙集思广益,决定结合滞销蔬菜的种类和数量,将韭菜、芹菜、油麦菜、甘蓝等绿叶菜随机搭配,打包成“蔬菜礼包”,按每包30元的价格销售,曾记畔村在县城和村里居住的群众至少有500多户,如果有100户购买,至少能变现3000元。

找销路 转身变“微商”

说干就干,当晚,张华以《大灾面前有大爱》为标题,写了篇致全村群众的一封信,发到曾记畔村脱贫富民信息群,号召大家为解决群众困难献计献策;同时,驻村工作队员们华丽转身变“微商”,在微信群和朋友圈晒出“30元蔬菜礼包”。很多朋友不仅购买,还热心地在朋友圈转发帮助宣传,仅一天,驻村工作队就帮着卖出去了130余份“蔬菜礼包”。

扩销路 积极对接认购

张华的手机备忘录中记载着这些爱心信息:

◆ 包扶单位自治区信访局干部职工购买80份

◆ 佟记山自然村王殿伟购买23份,免费赠送给该村困难群众;

◆ 青山乡猫头梁村驻村第一书记杜学智购买20份

◆ 驻村干部乔宝林的同学购买20份

◆ 帮扶单位盐池县中医院全体医护人员购买200份

◆ 盐池县信访局干部职工购买25份

◆ 盐池县扶贫办干部职工购买50份......


自治区信访局驻村工作队:蔬菜销售遇难题 帮扶助农有妙招

你一份,我一份,大家纷纷加入订购行列,一份份订单就像爱的海洋不断温暖着王登存和王登全的心。通过驻村工作队坚持不懈的宣传,截至目前,“蔬菜礼包”售出500余份,为群众挽回损失15000余元。

销售市场打开了

村民们心里也都乐开了花

自2018年确定由自治区信访局驻村帮扶曾记畔村以来,驻村工作队勇于担当、主动作为,不折不扣地落实各项帮扶政策,用心、用情、用智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截止目前,累计帮助89户贫困群众解决就医、就学、就业等困难,同时积极发挥单位工作职能优势,累计帮助群众讨要拖欠工资达7.8万元,为群众提供法律咨询和法律帮助近300余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