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智人打敗了尼安德特人嗎?

昨天我們介紹了我們祖先智人的基本情況,今天我們繼續瞭解一下另一個與我們同智的人屬尼安德特人。眾所周知,我們現代人類的先祖“智人”和“尼安德特人”都是由“海德堡人”進化而來的,所以在人類進化史的起點上,可以說尼安德特人和智人是同屬於一個平行的起點。

但是自“智人”於五萬年前走出非洲,步入歐洲版圖之後,土生土長橫行整個歐洲數萬年的“尼安德特人”卻開始快速的收縮起自己的領地,將地盤讓給了晚期智人。按照常理來講,這是一個很不符合邏輯的現象。

一、尼安德特人和智人進化差異

因為“智人”的身高與尼安德特人基本一致,都是1.5米左右,但是其骨骼粗壯程度,卻遠沒有尼安德特人種那麼強壯,同時,晚期智人狩獵的時候喜歡使用一種可以拋射的長矛,尼安德特人則更喜歡貼身肉搏,這也就表明尼安德特人的肌肉強壯程度也是要遠超智人的。

再有就是兩者的腦容量區別了,據考古學家們分別對智人和尼安德特人的顱骨化石研究測量後發現,晚期智人的腦容量最高有1600毫升,但是尼安德特人的腦容量最高卻達到了1750毫升。也是明顯要高出晚期智人150毫升的體積的。

所以才說尼安德特人快速收縮領地的現象是一個很不符合邏輯的現象,因為尼安德特人各方面的身體素質都要比智人要強一些,很顯然要比“智人”進化更快,此消彼長之下, 應該是智人不是對手,被尼安德特人種驅逐出歐洲才對,但現實的人類進化史卻給我們來了一個截然相反的結局,尼安德特人種最終反而被智人給同化了。

而造成這種不符合常理的結局,其根本原因也是有的,那就是尼安德特人種的進化太“前衛”了,前衛到大自然都覺得人類出現這個能力有點太早了,早到人類還無法承擔起其所消耗的能量,畢竟這個“前衛”的進化所付出的代價實在是有點太大。

那麼尼安德特人種進化出了什麼能力?能讓大自然都覺得人類出現這個能力有點太早呢?咱們接著往下看。

二、尼安德特人的“前衛”進化

這個能力,便是所有的人類種族中,尼安德特人種獨有的“夜視”能力,是不是覺得很不可思議?就算在我們如今這個時代,如果沒有“夜視儀”輔助的話,人類依舊不可能做到在黑暗的晚上看清遠處的事物的,但是尼安德特人可以,為了更好的適應歐洲的氣候,尼安德特人在歐洲漫長的黑夜中進化出了“夜視”這個“前衛”的能力體系。

但前文也說了,尼安德特人為了這個“前衛”的夜視能力也是付出了相當大的代價,具體什麼代價呢?很簡單,就是犧牲“大腦”的利用面積,從生物學的角度而言,“夜視”也就是瞳孔獲得了更多的光線穿過,從而聚焦在視網膜上面,但是如果沒有“夜視儀”輔助聚焦光線的話,也就意味著需要更大的“視網膜”來提升感光面積。

同樣的,牽一髮而動全身,人體說白了就是由各種各樣的器官所組成的一個完善的系統,視覺系統便是如此,在尼安德特人種有了更大的“視網膜”的同時,也就意味著尼安德特人的“大腦”還需要容納更大的視覺皮質承繼層以及更多的視覺神經元聯結來處理傳進大腦的“光信號”!

這也就意味著尼安德特人的大腦腦容量會有著相當大的一部分體積都被派遣去處理光信號然後成像了,也就直接導致了尼安德特人種空有比智人還大的腦容量,但可利用的其它功能性腦組織部分僅僅只相當於“直立人”的水平。

三、尼安德特人“前衛”進化的代價

讓我們再回到歷史的主題,五萬年前“智人”踏入歐洲之前,在還沒有離開非洲的時候,智人同樣開始了大腦的進化,但進化程度卻是沒有尼安德特人那麼“前衛”的,智人只是進化了大腦的一部分關於“影響社群規模”的大腦組織,也就是說,智人的進化更多的是體現在人口增長的社會體系方面。

在走出非洲,踏入歐洲的領地之後,雖然智人也需要適應歐洲的漫長黑夜,也針對視覺這一方面,做出了進化,但是由於其它功能性的腦組織所佔比例過大,進化程度顯然沒有尼安德特人那麼誇張,最終只是進化到了我們現代人類所持有的視覺體系。

但是那一部分“影響社群規模”腦組織的進化,卻讓智人有了比尼安德特人更多的人口,也就直接導致了尼安德特人種被智人同化的最終結局。

不知道諸位看官對尼安德特人這個“前衛”的“夜視能力”又有著什麼樣的看法呢?歡迎關注我,及下方留言評論哦,大家可以一起討論一下!


是智人打敗了尼安德特人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