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不和親真的值得驕傲嗎?

沈靜軒


明朝有“不和親,天子守國門,死社稷。”的說法。

“不和親真的值得驕傲嗎?這句話真是一言難盡,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一、明朝“不和親”政策可能與當時情況有一定關係

1、朱元璋建立的明朝是在推翻元朝基礎上建立的,元順帝跑到塞外蒙古草原,徐達、李文忠、藍玉等將領多次出塞攻打北元殘留政權。明成祖朱棣也是五次出塞攻打蒙古人,把國都由南京遷到了北京,最後病死在回軍途中。

明朝建立後對逃到蒙古草原的殘餘北元勢力進行多年軍事打擊,消滅北元后蒙古族分裂成幾個部落,和明王朝時戰時和,明王朝和蒙古部落搞和親有些不現實。

2、漢初漢高祖劉邦被匈奴冒頓單于圍白登山七天七夜,後來釆用陳平之計脫險。為了和匈奴搞好關係實行和親政策。西漢和親主要和匈奴、烏孫兩個政權。西漢和匈奴關係同明朝和蒙古之間關係不同。

3、唐朝唐太宗李世民在位時,吐藩松贊干布派人到大唐求婚,唐太宗李世民才把文成公主遠嫁吐藩松贊干布。唐朝的和親對象十分寬泛,有吐蕃、吐谷渾、契丹、奚等多個少數民族政權,可以說在視野和格局上比漢朝要寬廣得多。唐朝和吐藩關係同明朝和蒙古之間關係不同。

二、漢、唐等朝代和親政策有一定積極性

1、董必武曾賦詩《謁昭君墓》:昭君自有千秋在,胡漢和親識見高。讚揚了王昭君出塞遠嫁匈奴呼韓邪單于重要作用。

西漢王昭君和唐朝文成公主都是和親政策被歌頌的典型。和親政策對促進改善雙方關係,維持和平發揮了重要作用。

2、北魏孝文帝改革主張鮮卑漢化,鼓勵鮮卑和漢族通婚。清朝實行滿蒙上層聯姻通婚,孝莊皇太后就是蒙古族科爾沁部落,老家在通遼市的保康,我曾去過那裡。通婚有利於促進民族大融合。

3、鐵木真成吉思汗曾娶了西夏公主、金國公主等不少部落的女子為妻,這有的是城下之盟,為了搞好同蒙古的關係,被迫把女子嫁給鐵木真,有的是搞政治聯盟婚姻。

三、明朝不和親政策值得驕傲嗎談不上,關健看看能不能處理好和周邊外族關係和保證邊境的安全穩定。

明朝267年曆史始終沒有徹底解決好同蒙古族的關係。朱元璋、朱棣在位期間對蒙古征伐很有成效,其他皇帝在位效果不顯著。

有人稱讚明朝“不和親”有骨氣。其實“和親不和親”關健要看什麼情況,沒有絕對的好與壞,主要應該看政策的效果如何,不應一言以弊之。


大白白野


“和親”是否值得驕傲,主要看的是這個國家的態度。

在漢朝的時候,劉邦在白登山被圍,差點全軍覆沒,漢朝為了休養生息,不斷的跟匈奴和親。以換取短暫的和平,事實上就是這樣,和平永遠不是和親可以解決的,雙方的利益是不同。漢朝的統治者,從秦末的戰亂中建立,只不過已經千瘡百孔,就像個失血過多的巨人,需要時間修養。和親是漢朝統治者對外來侵略者的一種策略。只不過有點卑躬屈膝,實在沒有什麼好歌頌的,還好有漢武帝,能把所有丟掉的面子找了回來。

唐朝的和親是後世歌頌,文成公主的故事,很是流傳廣泛,影響深遠。這次的和親,意義是不同的,強大的大唐,並不是懼怕吐蕃的強大而屈服的,這是對周邊民族拉攏的政策,唐太宗李世民把紅蘿蔔加大棒的策略發揮到了極致,被周邊少數民族稱為“天可汗”,可見唐太宗是個個人魅力和治國能力完美結合的結果。"貞觀之治“以及後來的”開元盛世“都是做到了一個大國的自信與高傲。在唐詩中可以一窺那時的繁華。孔子老人家說過:“遠人不服,修文德以來之。”這也是這個群體的自信,以寬廣的胸懷容納四方。這時候的“和親”依然令人崇敬的。

明朝的“不和親”也是他的國家政策,是非常令人稱讚的。他以強大的姿態站在歷史的長河中,值得我們學習。大明是高傲的。他愛著自己的子民,更愛著自己的女人,女人本柔弱,需要強壯的肩膀來守護。寧死也要守護他們的甜美與溫柔,這也是一個民族延續的根本。有明一朝,是值得驕傲的朝代。

一個朝代的自信需要有強大的軍事力量,繁榮的經濟和文化。我們需要有這種自信。

我是曹城少年,祝你順心康健。


曹城少年


驕傲或者不驕傲其實沒啥判斷標準,只不過明朝不和親的做法剛好比較符合文人的判斷價值而已。

明朝不和親到最後以後一樣是飽受外族入侵之患,甚至還被外族取而代之。明朝不和親的代價就是用戰爭去解決爭端,屬於用天下人來維護皇族的尊嚴。

強如漢武帝也進行和親,但也沒有影響他在歷史上的排名,他選擇的是犧牲皇族去換取天下人少傷亡。

所以說到底就是一種策略而已,有人願意死磕到底,有人願意先示弱後圖強,具體哪個策略比較好,誰也說不來,也沒啥評判標準。


文史並蒂


沒啥驕傲的,對於異族,國家處理方式不一樣罷了。國家的輝煌是給人看的,國家的民生是當時最實際的東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