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期间,慢性疼痛患者如何管理?

疼痛是始终伴随人们的生命活动,已被定义为“人类第5大生命体征”,日益受到重视。慢性疼痛是指持续时间超过3到6个月的疼痛,其多伴有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严重影响身体健康,给家庭、社会带来巨大的经济负担[1]。据报道,我国慢性疼痛患者已超过3亿,且每年以1000-2000万速度增加。“新冠”期间就医不便,如何做好慢性疼痛的管理至关重要。

“新冠”期间,慢性疼痛患者如何管理?


慢性疼痛的特点

1.疼痛持续时间较长;

2.病因有时不明确;

3.伴有疼痛行为(呻吟、面部疼痛表情、步态和体位改变等);

4.无交感神经兴奋的表现;

“新冠”期间,慢性疼痛患者如何管理?

5.一般存在心理和精神因素的影响;

6.治疗比较困难,常不能以单一药物或方法缓解,需要综合治疗。


慢性疼痛的评估

由于疼痛是一种主观感受,不同的个体对疼痛的反应不同,因此应对疼痛进行综合评估。

1.疼痛史的评估:应从疼痛的部位、特点、程度、频率、持续时间、是否有伴随症状及体征、有无诱发因素、缓解方式、已采用的减轻疼痛的措施等方面进行评估。

“新冠”期间,慢性疼痛患者如何管理?

2.疼痛强度的评估:评价疼痛选择合适的评估量表。评估结果分为:无痛、轻度痛、中度痛、重度痛、剧痛,来表示疼痛的强度。

3.疼痛部位的评估:鼓励自行表达疼痛的部位;对于认知障碍的患者,可以选择疼痛地图测定患者的疼痛部位和范围。

4、心理状态评估:慢性疼痛可以导致情绪障碍,最常见的是焦虑和抑郁。疼痛和抑郁相互影响,抑郁的患者对疼痛的耐受程度比正常患者要低,疼痛的患者抑郁的程度比正常的患者要高[2]。


慢性疼痛患者的管理

1.动态观察病情:观察患者疼痛的性质、持续时间及患者所能够忍受的程度,密切观察患者的情绪变化,防止意外伤害的发生。

2.药物镇痛的护理:遵循五个基本原则:口服、定时、按阶梯、个体化给药、注意具体细节。止痛药是最常用的方法,但要从小剂量开始,并经常进行评估和调整。用药后1 h评估用药效果及是否存在不良反应,确保用药安全。

3.常见的非药物镇痛方法主要有:①针刺疗法,可减少和阻断细小神经传导的疼痛感;②冷热疗法,可降低神经系统的传导速度,减轻疼痛,且冷疗比热疗更有效,但应注意预防烫伤或组织损伤;③运动疗法,近年来逐步被证实能有效缓解一些慢性疼痛;④按摩疗法,止痛原理同冷热疗法。

“新冠”期间,慢性疼痛患者如何管理?

4.心理护理:护理人员与家属应认真倾听患者对疼痛的感受,使其感受到被理解、被关怀;向患者解释疼痛治疗的基本知识,与患者及家属进行开放性的语言交谈,指导患者使用放松疗法和精神转移疗法。

5.正念疗法:选择环境安静,光线适宜的地方,使患者的注意力全部集中,通过冥想、呼吸、内省几个步骤,引导患者以平和的心态积极的看待负面刺激,减轻患者疼痛进而改善睡眠质量,每天1次,每次30 分钟[3]。

“新冠”期间,对于慢性疼痛患者的管理,首先要会正确的评估自己的疼痛感受,其次要掌握和正确使用不同的止痛方法,合理使用镇痛药物,最大程度降低患者的疼痛感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蔡宏澜,段宝霖,王雅,曹生莲.慢性疼痛病人伴发焦虑、抑郁和躯体化症状的现况分析[J].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017,23(10):788-790.

[2]王仡天,庞璇,王怡,崔波,王俊.多模式护理干预在慢性疼痛为主的躯体化障碍中效果观察[J].心理月刊,2020,15(05):21-22

[3]徐鋆卉,邓小青,初钰辰,刘念,苏雅婷.正念减压疗法对肺癌化疗患者心理状态及睡眠质量的影响[J].天津护理,2019,27(03):276-279.

“新冠”期间,慢性疼痛患者如何管理?

(点击图片了解医生更多信息)

王靖

2004年毕业于第四军医大学护理系,至今在唐都医院神经外科从事临床护理工作。

担任:

陕西省保健学会急诊创伤重症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陕西省保健学会社区护理培训与促进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兼秘书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