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貴栓‖我的“草根兒”教研(九十三)


張貴栓‖我的“草根兒”教研(九十三)


二零一九年,程實老師想總結出一種新的課型,可是,他始終沒有命名。他想:從課型的理論出臺,到教師中去講解,再到課堂去實施,這一過程是漫長的,時間不等人,他要親自做課示範。

上示範課,對於程實老師來說,不算難。這年的五月,程實老師曾到兩個鄉鎮登臺做課,神深受教師好評。

張貴栓‖我的“草根兒”教研(九十三)


在太行大峽谷,在石板巖鎮,程實老師現場做課《神奇的大自然》,學生思維敏捷,閃現出發現的眼睛與發現的思考,給在座的教師新的發現。

這節示範課,立即引起了《教育文摘週報》記者,安陽記者站郭文興站長的高度關注,全方位作宣傳報道。

這是來自基層的聲音:五月中旬,程實老師親赴我校,給我們上了一節精彩的語文課,讓全校語文老師及其他科目的老師領略了專家課堂教學的風采,感受了他對學生髮展的真情、對教育的執著追求、對知識汲取的貪婪。

此次他的課,整體感覺就是追求一種教學的自然,一種語文教學的真味。他給了學生親和,給了學生方法,給了學生智慧。他通過語文課堂展現了教學的真理。程實老師在課堂上,不顯身份,放下架子,提高學生地位,把每一位學生不僅僅當做自己的朋友,而且當做自己的老師,用親和、謙虛、尊重感染著每一位學生,大大激勵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張貴栓‖我的“草根兒”教研(九十三)


程實老師課堂教學的兩根主線是:就文本來說,內容--精彩語段--表達方式--我的發現;對學生來說,學什麼,怎麼學,怎樣用。他讓學生在充分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通過讀、品、習,培養了學生學語文、懂語文、用語文的能力。在上課起始,程實老師沒有運用過多的語言來導入課堂,而是從一個不完整、無規則的成語“邯鄲學步”導入課堂,旨在讓學生髮現問題、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思維能力,而《火燒雲》全文以“變”字統領全篇,需要學生去認真觀察和豐富的想象,這樣的導入是最恰當不過了。在教學目標設計上,程實老師注重了單元導讀的作用,設計了大目標和小目標,讓學生在學習新課之前,就知道該堂課要學什麼,怎麼學,怎麼用。

張貴栓‖我的“草根兒”教研(九十三)


他在課堂教學的環節承接上,沒有刻意安排的過渡語,沒有對非預設話題的截堵,沒有生硬的功利性的牽引,跟著學生走,由著學生走,但是又步步均在掌控之中。就像是羽毛球高手與新手的交流,學生什麼樣的球他都能接到,然後再巧妙傳遞給學生,在不斷過招中建立學生的信心,又潛移默化地教給他們提高技藝的方法,讓他們在自我感悟中成長。起到了“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的效果。在問題設計上沒有泛化的形式,只有唯一的問題“你發現了什麼?”,這看似簡單,但實質上蘊含著無窮的秘密,為學生提供了廣闊的思維空間和發展潛力。在品析課文時,程實老師沒有進行傳統的逐段分析,而是選擇了精彩片段,通過多種形式的讀,反反覆覆的讀,讀的搖頭晃腦,讀出聲情並茂,真正讓學生走進文本。然後,讓學生髮現問題,感受文本的美,感悟自然的真諦。盡而,把目標二落實得淋漓盡致。在拓展閱讀教學中,程實老師注重了深閱讀和淺閱讀,類閱讀和主題閱讀的融合,充分發揮教學資源之間的聯動和互補作用,讓學生“見其一懂一類”“知閱讀明作文”,促進了學生的舉一反三、觸類旁通。他的課讓人覺得“切入點巧”“訓練點妙”“輔助材料恰切”,這些都來源於程實老師對語文專業知識的“精”與“通”,對於語文教材的“胸中有丘壑”,來源於日常生活中的“多閱讀勤積累”,來源於“孜孜不倦對教育的追求”。

張貴栓‖我的“草根兒”教研(九十三)


總之,此次聽課,受益匪淺。他那種高山流水、潤物細無聲的功力,真像一本有形似無形、無招勝有招的教學秘訣,令我們語文組全體成員感受頗深。在此,感謝程實老師,感謝我們的學校,更感謝我們的領導,讓我們能有機會和教育專家有如此近距離的接觸。

這篇文章的作者是河南林州石板巖鎮中心校的彭志勇老師。

張貴栓‖我的“草根兒”教研(九十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