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共同體:今晚,我國將同歐洲10餘國家交流防控經驗

迄今為止,美國已有145人死於新冠狀病毒,全國確診病例超過9077例。

美國的數據,只是疫情全球擴散的一個縮影。

截至3月17日,全球已有35個國家宣佈進入緊急狀態。根據世衛組織的報告,截止北京時間今日凌晨,全球新冠肺炎確診病例累計達到207860例,死亡病例8657例,已報告病例的國家和地區達166個。

在這個疫情陰霾籠罩全球的背景下,疫情率先得到有效控制的我國於昨天晚間,同10餘個歐洲國家政府官員和公共衛生專家舉行視頻會議,分享抗疫信息,交流防控經驗。

雖然視頻會議尚未開始,但我們可以從疫情發生以來,持續的媒體報道中,大致瞭解中國抗擊疫情的寶貴經驗。


經驗一:重視隔離,掐斷傳染源

鍾南山院士在之前,就通過國內媒體多次發聲,反覆強調隔離的重要性。

全球共同體:今晚,我國將同歐洲10餘國家交流防控經驗

昨日,廣州市新聞辦舉行的廣州市疫情防控通氣會上,鍾南山再次提到,中國採用的圍堵高疫情區域、其他地區群防群控等,是已經證實有效的措施。

早防護、早診斷、早發現、早隔離,這種指導思想在很多國家都進行實踐了,形成共識很重要。

中歐商學院教授許小年,在前段時間的一次講解互聯網本質的直播課程裡,用網絡的基本原理,也闡述了疫情防控中隔離的原理:

為什麼病毒的傳播在早期它是指數型的?就是它可以一傳二,二傳四,四傳八,全都是平方往上漲。

它形成了一個網絡,這個病毒一旦跑到這個網絡裡去,它就獲得了網絡的那種平方級的能量。

所以,這是一件非常棘手的事情。

中世紀的黑死病為什麼可以把西歐一半的人口消滅掉,就是因為那個時候大家還不知道黑死病到底是由什麼引起的,還不知道,還沒有有效的藥物。

其實我們到今天也沒有有效的藥物,但是我們知道它是如何引起的,所以,找到了一個在沒有疫苗的情況下,最有效的方法——隔離,把一個一個的節點從這個網絡中隔離出去。

病毒的傳染隨網絡中人數平方級增長,但是如果我們能夠把這個網絡中的一部分人,特別是患病的那一部分人隔離出去,它的傳染面是平方級的下降。


經驗二:中西醫結合,重視中醫藥作用

中央指導組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張伯禮3月18日在武漢與美國同行連線交流時說:

“本次新冠疫情防治中,中醫藥的參與度與廣度前所未有。”

截至目前,在全國確診的病例中,中醫藥參與治療的病例達到了92.58%,其中湖北省和武漢市的參與比例分別為91.86%和89.4%。

新版診療方案裡,關於重症、危重症的西醫治療方案中,就包括中藥注射劑血必淨。

而鍾南山院士也很早就提出,要讓中醫藥早期介入治療。

全球共同體:今晚,我國將同歐洲10餘國家交流防控經驗

中醫藥的介入,不是取代西藥,而是互相配合。

更不用一定要通過純中醫治療,才能顯示中醫藥的高明。

中醫藥治療對於患者的體力恢復有非常明顯效果,可有效控制體溫升高、改善食慾和患者精神狀態。

不少患者通過這種方式,體質有明顯改善,進而能通過自身免疫系統的恢復、增強,對抗疾病,病情好轉甚至痊癒。

從中國的數據來看,輕症佔大多數。

如果能有一些療效好的中成藥可以使用,就能對整體上進一步控制疫情、減輕醫務人員壓力起到很大作用。

不斷擴大的確診人數,逐步顯得緊張的醫療資源,如何高效配合運轉,也是其他國家應該考慮的實際情況。


經驗三:疫情尾聲嚴控輸入性傳播

如果說前兩條經驗,已經開始被不少國家效仿,那麼作為抗擊疫情接近尾聲的我國,在近期嚴控輸入性傳播的做法,就是其他國家未來的參考。

以北京為例,今日,北京已經明確不再受理有單獨住所且住所內沒有其他同住人員的居家觀察申請。所有境外進京人員集中醫學觀察14天。

而早在13日,北京市報告1例從美國輸入的確診病例。

黎某,女,37歲,長期定居美國馬薩諸塞州。在美期間已出現發熱、咳嗽等症狀,並多次在當地就診,在美國登機前曾服用退燒藥,登機後未如實向乘務人員提供個人健康狀況及丈夫、兒子等同行人員情況,給同機人員造成傳染風險。接相關線索後,北京警方迅速開展調查取證。經初步工作,順義公安分局以涉嫌妨害傳染病防治罪,已對黎某立案偵查。

疫情無國界,在中國疫情初期,適逢春節長假,醫療短缺的時候,世界各國紛紛施以援手。

自從疫情發生以來,加拿大已經累計向中國提供了近16噸的個人防護設備,包括衣物、口罩、護目鏡和手套等等。

對此,該國表示作為有能力提供援助的國家,將會繼續向華提供幫助。

而要知道,從去年開始,加拿大和我國在貿易上,一直有一些摩擦。

早在2月3日,韓亞航空客機滿載150萬隻口罩和6萬到7萬套防護服、7萬副防護鏡等物資飛往武漢。

韓國方面表示,這僅是第一批援助物資。

全球共同體:今晚,我國將同歐洲10餘國家交流防控經驗

而日本援助時的一句“山川異域,風月同天”,同樣感人至深。

除了日本官方的及時援助,日本民間也有不少商店、企業、組織團體通過各種形式,向我們提供支持與援助。

俄羅斯援助我們抗疫物資體積為183立方米,裝滿整整一架伊爾-76運輸機。

網友也感嘆硬核的戰鬥民族,捐贈的統計單位也同樣“硬核”。

而此時此刻,我國已向巴基斯坦、老撾、泰國、伊朗、韓國、日本等國和非盟交付了醫療防護物資援助,向世衛組織提供2000萬美元捐款,已宣佈對意大利、法國、西班牙、希臘、塞爾維亞、歐盟、柬埔寨、菲律賓、埃及、南非、伊拉克、埃塞俄比亞、哈薩克斯坦、白俄羅斯、古巴、智利等幾十個國家提供力所能及的抗疫物資援助,並支持友好國家在中國市場採購醫療物資。

不僅如此,地方政府、企業、民間機構也已經行動起來,積極向有關國家提供捐贈。

讓我們共同期待,今晚的高規格防控經驗交流會議,也希望在全世界人民共同努力下,早日戰勝新冠病毒,世界重歸安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