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碗黄米,做家乡的“粘饽饽”,独特的配料,最美的味道

我的故乡,在河北保定地区,那是一个非常朴素纯美的小村庄,离著名的白洋淀不过十多里的路程。

从小到大,对故乡最深的记忆,就是数不清的各种各样的特色美食!用大地锅做出来的贴饼子熬小鱼,一看见就走不动道的驴肉火烧,年三十儿必吃的蒸年糕、粘饽饽,还有不咸不淡直冒油的咸鸭蛋……每次回到家乡,都要痛痛快快地吃个够。

一碗黄米,做家乡的“粘饽饽”,独特的配料,最美的味道

在大锅里加油,葱姜爆香,收拾干净的鱼虾倒进去,放上调料,放点泡发的黄豆、咸菜,加点清水,再沿着锅边贴一圈儿巴掌大的玉米面饼子,盖上盖子慢慢儿炖……这就是传说中的贴饼子熬小鱼的正宗做法。

鱼虾炖好了,饼子也就熟透了,那香味儿,在大院子门口都能闻见!

过去村子里家家用这样的地锅做饭,现在条件好了,也都用天燃气了,想吃这贴饼子熬小鱼就得去饭店了。

一碗黄米,做家乡的“粘饽饽”,独特的配料,最美的味道

说到保定府,这冀菜系的发源地,立马就会想到驴肉火烧。不管是保定街头还是各处的村庄,都有这驴肉火烧卖。

把刚刚出炉、外焦里嫩的火烧用刀劈开,夹上热腾腾、香喷喷的熟驴肉,是最正宗的吃法,火烧口感酥脆,驴肉肥而不腻,真是回味无穷……

一碗黄米,做家乡的“粘饽饽”,独特的配料,最美的味道

提到粘饽饽,很多人可能没听说过,其实它和蒸年糕一样,都是用大黄米做的,在我们老家都是过年必吃的。

大黄米是家乡的特产,口感粘糯、香味儿独特,磨成面可以蒸年糕、粘豆包、大汤圆,而粘饽饽,用的是整粒儿的黄米。把黄米、红枣碎、红豆做成馅料,用面皮包裹,吃起来香甜黏软,象征一家人幸福美满、团团圆圆,极受当地人喜爱,今天就为大家分享“黄米粘饽饽”的做法。

一碗黄米,做家乡的“粘饽饽”,独特的配料,最美的味道

大黄米和豆子需要提前一晚用清水浸泡,把米的黏性泡出来,豆子需要吸饱水分才容易焖煮得熟烂,红枣要洗净去核切丁,也可以再备点红糖增加口感。

一碗黄米,做家乡的“粘饽饽”,独特的配料,最美的味道

把面粉倒入面盆,加适量发酵粉拌匀,分次少量倒入温水,用筷子搅拌成絮状,然后揉成光滑的面团,盖上盖子发酵至两倍大。

一碗黄米,做家乡的“粘饽饽”,独特的配料,最美的味道


把泡好的黄米、豆子倒进电饭煲,加适量水,按下煮饭键,等到快煮好时倒入红枣碎和红糖,盖盖子直到煮饭键跳起。

把焖煮好的食材用小木铲搅拌搅拌,盛到大碗中备用。

一碗黄米,做家乡的“粘饽饽”,独特的配料,最美的味道


一碗黄米,做家乡的“粘饽饽”,独特的配料,最美的味道

案板上撒干面粉,把发酵好的面团放上去揉搓排气,搓成长条,切成大小均匀的面剂,每个面剂揉圆按扁,用擀杖擀成面皮,把黏黏的红豆黄米红枣碎包进去,用包包子的手法收口,然后收口处朝下,整理成馒头状,放进笼屉中盖盖子,二次饧发十分钟。

一碗黄米,做家乡的“粘饽饽”,独特的配料,最美的味道

大火把水烧开,上汽后转中火蒸二十分钟,关火再焖五分钟就可以出锅了。

一碗黄米,做家乡的“粘饽饽”,独特的配料,最美的味道


一碗黄米,做家乡的“粘饽饽”,独特的配料,最美的味道


一碗黄米,做家乡的“粘饽饽”,独特的配料,最美的味道

掰开一个尝一尝,甜甜的、软软的、黏黏的,红枣的甜香、红豆的清香和黄米独特的香味缠绕在一起,好幸福的味道啊!

喜欢就做给家人吃吧,祝福每个家庭都幸福美满、团团圆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