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介入治疗: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

肝癌是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我国新发肝癌占全世界的50.5%,死亡占51.3%。尽管我国肝癌的发病率近年来呈下降趋势,但仍维持在一个相对较高水平。

肝癌治疗技术也在快速发展。其中,介入治疗是非开腹手术治疗肝癌的首选方法,其疗效已得到肯定。根据NCCN美国癌症治疗指南,介入治疗已经被公认为中晚期肝癌的首选治疗。在临床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有效地改善了患者的生存质量,延长了生存时间。并可逆转部分患者肝癌分期,使不能切除的肝癌病例转化为可切除的肝癌病例。

今天,就重点讲解肝癌介入治疗: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简称TACE)。

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

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是经动脉或静脉内导管将塞物有控制地注入到病变器官的供应血管内,使之发生闭塞,中断血供,以其达到控制出血、治疗肿瘤和血管性病变以及消除患病器官功能之目的。目前多用于肝癌的治疗,包括: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或肝动脉插管化疗灌注(TAI)。

肝癌介入治疗: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

对不能接受根治性治疗如肝移植、肿瘤切除术或经皮射频消融术的肝细胞肝癌(HCC)患者,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或放疗栓塞术(TARE)是治疗的核心手段。

TACE适应证和禁忌证

在临床中TACE主要适用于不能手术切除的中晚期HCC,无严重肝肾功能障碍,无严重凝血功能异常的情况,包括:巨块型肝癌,肿瘤占整个肝脏的比例<70%;多发结节型肝癌;门静脉主干未完全阻塞或虽完全阻塞但肝动脉与门静脉间代偿性侧支循环形成;手术切除后复发;肝肿瘤破裂出血及肝动脉-门静脉瘘造成门静脉高压甚至出血。另外在如下情况也可以应用TACE;肝癌手术或肝移植术前后为增强治疗效果,减少复发的预防性治疗;小肝癌,但全身健康状况不适合或者不愿意手术者。

严格地说,除了患者对碘过敏外,各期肝癌均适肝动脉栓塞术的适应证,无绝对的禁忌证,但一般认为有以下情况者不适于TACE。肝功能严重受损,总胆红素>50Umol/L,ALT>120U,大量腹水或重度肝硬化,肝功能属Child C级,门脉主干完全阻塞,侧支血管形成少者,尽量不做栓塞。凝血酶原时间大于正常的2倍以上,血浆白蛋白小于25g/L,癌肿占全肝70%或70%以上者(若肝功能基本正常,可采用少量碘油分次栓塞或TAI),严重的门脉高压,胃底和食管静脉重度曲张,有破裂出血的危险,应慎行栓塞。严重的肝动脉-门静脉瘘或肝动脉-肝静脉瘘,瘘口不能有效封堵不宜行栓塞。白细胞<3×109/L,全身已发生广泛转移,全身情况衰竭者,应尽量避免栓塞。

肝癌介入治疗: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

TACE应用疗效

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全程在影像学设备DSA导引下进行,精准、创伤小、痛苦少,术后恢复快,并且费用相对低廉。

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经过40年的不断创新和发展,技术已经非常成熟,副作用轻微。常见的副反应包括栓塞后综合征(发热、疼痛、恶心、呕吐)、穿刺部位血管神经损伤以及术中使用药物或造影剂可能引起的过敏反应和肾功能损伤,上述副反应一般通过对症处理可以完全缓解消失。

TACE是安全有效的,而且还可以改善患者的远期生存。多项国际研究支持。一项189名HCC<7cm的患者的随机对照试验显示,c-TACE + RFA比单一RFA获得的总生存率及无复发率更高。一项荟萃分析比较了RFA 联合TACE治疗与单一RFA对HCC 患者的疗效(含571名病人的7项试验),结论是相比单一RFA,RFA 联合TACE治疗达到更高的总生存率和无复发率。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为代表的介入治疗由于具有微创,疗效确切,易于实施等优点,已作为不能手术切除肝癌的首选治疗方法得到广泛应用。

TACE与外科手术、放射治疗、灌注化疗、消融术等治疗方法联合运用以及结合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对肝癌治疗疗效增强,为HCC患者找到了更加有效的治疗方法。

好了,今天的话题我们就探讨到这里,我是肿瘤科医师一陈智娟,如果您想了解肿瘤相关的问题,点击左下方“了解更多”立即咨询医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