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洞文史——东北军究竟有没有抗日?

东北军

东北军原为东北军阀张作霖所统辖的奉系军队。1928年,张作霖乘火车从北京返回东北。因其阻碍了日本人在东北的发展,日本人用炸药在皇姑屯袭击了张作霖所乘列车,张作霖重伤不治身亡,其子张学良接下了张作霖的重担,成为了奉军的领导人。同年年底,张学良接受了民国政府的改编,将北洋政府的五色旗帜改为了青天白日旗,奉军则被改编为东北边防军,简称东北军,张学良任总司令。1931年,日本关东军悍然发动了“九一八事变”,受蒋介石态度影响,张学良决定不对关东军作无力抵抗,这也是张学良饱受后世诟病的一个主要原因。

脑洞文史——东北军究竟有没有抗日?

大帅张作霖

1936年,“入关剿共”的东北军在张学良的领导下停止了与工农红军的战争,张学良与杨虎城开始宣传抗日救国思想并多次向蒋介石劝谏,反对其“攘外必先安内”的决策。蒋介石见张学良竟公然停止“剿共”遂亲赴西安逼迫张学良“剿共”,张学良执意北上抗日,二人大吵了一架。多次劝谏未果,张学良与杨虎城二人于12月12日发动了西安事变,控制了蒋介石并通电全国,逼迫蒋介石抗日。此时,全国抗日浪潮一浪高过一浪,在大势所趋之下,蒋介石于24日签订了六项协定同意了“停止内战,联合抗日”的主张。而张学良在西安事变后遭到了软禁,东北军被蒋介石分割整编成了:第49军、第51军、第53军、第57军、第67军以及骑兵第2军,除此之外,曾领导江桥抗战的东北军驻黑龙江副司令马占山还组建了东北挺进军,这支军队被马占山带到了晋绥地区抗击日寇。

脑洞文史——东北军究竟有没有抗日?

少帅张学良

第49军激战日寇

1937年8月,东北军第49军在静海一带与日军第10师团展开了激战。日军动用了大量的火炮对第49军进行了火力打击,静海被炮弹炸得满目疮痍,第49军伤亡惨重不敌日军。为保存抗日武装力量,第49军在军长刘多荃的指挥下被迫南撤。8月31日,淞沪会战爆发,国军在淞沪一带与日军激战,然日军来势汹汹,装备精良,国军虽奋勇抗击但终究无法抵挡日军的攻势,节节败退。10月底,东北军第49军被派遣至淞沪战场,109师面对数倍于己之敌毫无惧色,死守马同桥一带,付出了三个团长阵亡,营长仅剩三成,整个师的士兵基本拼光的代价。战后,在蒋介石的不闻不问之下,49军军长刘多荃自己操办了补充兵力装备的事宜。蒋介石没有在让装备精良的第49军如何抗日上下功夫,反而原部队长官换成了自己的嫡系亲信,第49军自此名存实亡。

脑洞文史——东北军究竟有没有抗日?

东北军

第67军激战日寇

1937年8月,东北军第67军军长吴克仁率军防守日军第6师团的进攻。9月1日,日军第六师团的进攻开始了。日军的炮弹如雨点般砸在了67军的阵地上,飞机也在阵地上空投下航空炸弹以削弱67军的实力。一阵狂轰滥炸后,日军向67军阵地发起了猛烈的冲锋,67军士兵抬起头朝日军倾泻强大的火力,日军冲锋部队伤亡惨重,被迫撤回。日军仍不放弃进攻,战场上的安静往往预示着另一场狂风暴雨的到来。果然,日军的飞机与火炮再次对67军阵地进行了打击,打击过后便是新一轮的冲锋。就这样,经过十日的血战,日军未能突破67军的防线,而67军也由于日军的攻击损失了大量的士兵。

脑洞文史——东北军究竟有没有抗日?

淞沪会战

日军不甘,紧急调集了大量的重型武器包括火炮、飞机等于9月20日再次对东北军67军阵地进行了猛烈的火力打击。67军经过连日的作战弹药已经不足,士兵们也是疲惫不堪。此时,67军军长吴克仁亲自上了前线指挥众将士们抵抗日军。由于武器弹药的劣势,日军冲上了67军阵地,可67军士兵却毫无退意与日军展开了惨烈的肉搏战。就这样,67军以两千余人伤亡的代价抵御了日军的强大攻势,保证了友军的安全撤退,同时消灭数千日军,削弱了日军的实力。

脑洞文史——东北军究竟有没有抗日?

除49军外,67军也在10月被派遣到了淞沪战场。在完成蒋介石“死守松江三日”的任务后,为掩护部下安全撤离,67军军长吴克仁在与日军突袭部队激战时以身殉国。除此之外,军参谋长吴桐岗、师参谋长邓玉琢以及八名团长和不计其数的营连排指挥官全部牺牲,近两个师在战斗中打光。蒋介石趁67军伤亡惨重之际以“吴克仁率部投敌”的罪名污蔑67军并将67军的番号取消,整合为108师,划归中央军第25军。

脑洞文史——东北军究竟有没有抗日?

吴克仁

结语

篇幅有限,无法对所有抗日武装进行一一介绍。川军、东北军、桂军(顺序不分先后)等中国军队都在抗日的战场上与日寇进行了殊死搏斗,先辈付出了生命换来了如今的安定生活,可偏偏就是有许多别有用心之人在此疫情期间挑拨离间。先辈们拼上性命不是让后世用他们的荣耀来攀比和相互辱骂的,而是为了祖国的安定与和平。网络上谣言传播甚广,希望大家不要受其影响。

脑洞文史——东北军究竟有没有抗日?

士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