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十大名茶一半都是贵州茶,你怎么看?

承艺茗茶官方账号


看到提问,本无心参与讨论,因为“XX名茶”的提法,大多数是商业炒作的噱头。

华夏产茶之地甚多,各地自然条件不同,生产工艺不同,其产品也各有优劣,商家借用“名茶”来促销,是经营手段和技巧,咱们没必要跟进起哄。但翻阅了72篇(当时头条所载)长长短短的回答文章后,有点想说几句,特别是对带“地域黑”观点的人说上几句。

先文不对题的摆个小故事吧:

十八世纪末、英国开始对中国施行掠夺政策,舆论宣传、也紧锣密鼓的配合。1838年、英军少校勃鲁士发文,说茶树起源于英属印度;稍后,为配合第一次鸦片战争,英国御用“砖家”贝尔登撰写出《阿萨姆的茶树》一书,着重宣传这谎言。1856年,在法、俄、美的支持下、英军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对“茶”起源于英属印度之说,列强默契为共识。

日本推行对华侵略政策后,军国主义者加藤繁等人,更是罔顾事实,添油加醋编造出:“茶树是571年、由天竺僧人带入中国”的谎言。

谎言编造得很精细,加上列强们的大肆宣传,世人都信以为真。

没有话语权的先民,只得眼睁睁的看着自己的瑰宝,被偷换了“生辰八字”。

在“青天白日滿地红”旗帜升起后,有识之士也撰文驳斥这弥天大谎,只因洋务派及买办们掌控话语权,故而未见明显成效。

还原历史真相的曙光,显现于1980年7月9日;晴隆县农艺师卢其明、舒滕元在本县云头山发现了茶籽化石,经中科院贵阳地球化学研究所鉴定:这粒举世无双的茶籽化石,产于164万年前。

铁证如山,除美国还持“多源论”搪塞外,滿世界学者全都闭上了嘴。

近些年来,从事茶叶生产、研究的茶农、学者,又不断地将贵州的古茶树、茶种类统计上报;证据更加充分:茶!确实源出于黔。

看来,这满世界的茶树,都是黔茶的子子孙孙。即便你将它夸成“宇宙第一名茶”,它的祖宗“十九代”仍然姓“黔”。

“茶圣”陆羽在《茶经》中也指出:黔中(茶):“生思州、播州、费州、夷州”,基本上涵盖了贵州全境。

再翻一下史料,历史上、皇帝和王公大人一直给贵州下有茶叶摊派任务,例如:贵定“芽五十三斤十一两六钱五厘;金筑十三斤六两一钱二分五厘;方番二十五斤一两七钱三分;卧龙(惠水)十五斤三两七钱五分” 。

对水西等地,规定“岁解本色茶芽一十一斤二两四钱二分五厘”……

从“本色”、“茶芽”、等字眼上看,是为防止以次充好及异地采购来交差,从重量定到“分厘”上看,是为控制茶叶的干湿度等品质指标;朝廷下达任务指标如此精细,说明对贵州茶叶的看重和检验之严格,这些贡茶应当都是好茶、极品茶吧?不过都未入而今的“名茶”之列。

“品尝周公赵司茶,皇宫内外十里香”。这康熙大为赞叹的赵司茶、也不是“名茶”,乾隆极喜的“南贡茶”也入不今天的“名茶”之列。

是千百年、数拾代帝王将的相品味忒差吗?不会吧?

华夏饮茶数千年,华夏产茶数千地,各有千秋话长短。作为饮品,饮者可按口味选择,不必受商家引导消费的舆论左右。










郭正辉521


贵州是产茶大省,但貌似很多茶叶都用来给名茶当“替身”了,除了贵州龙井,还有贵州碧螺春、贵州毛峰等等,据说还有贵州白茶、贵州铁观音。想买到原产地名茶的茶友,常常都得提防贵州茶的鱼目混珠。

看到这里,贵州人民表示很委屈。因为贵州自然环境得天独厚,这里的茶叶根本就不差,都匀毛尖、湄潭翠芽等等都是茶中珍品。只可惜,由于地理和历史的原因,贵州茶长期以来很少为外界所知,名气不大。直到今天,贵州茶只能给名茶当“替身”,才能卖个相对较好的价钱。

如果当年乾隆爷外出旅游,不是去富庶的江南,而是去偏远的贵州乡村游,说不定今天贵州也会有一款像西湖龙井这样的名茶哦!

当然,也有外因:其他茶区的知名茶叶要扩大生产,却遭遇了局限,例如工业侵占土地、人工成本提高等。于是,很多知名茶企都到贵州采购茶青原料。这一现象类似中国的企业给外国企业做贴牌加工。

贵州茶有什么好?

历史终究不能重现,现实却是不可回避,对爱茶的我们来说,了解一下作为后起之秀的贵州茶还是很有必要滴。

在很多人眼里,一说到中国的产茶大省,就想到云南、福建、安徽、四川,其实贵州也应是当之无愧的产茶大省。早在2015年,贵州的茶园面积就已跃居全国第一,占了全世界的1/10,比云南、四川还多,是福建的将近一倍。

不仅是种植面积,在茶品质量方面,贵州也拥有与任何茶产区分庭抗礼的实力:贵州是全国唯一兼具低纬度、高海拔、寡日照、无污染的茶叶产区。懂茶的同学,看到这样的描述,一定能判断出来,这样的生态环境是很容易长出优质茶来的。此前,懂茶帝的文章也聊过环境对茶叶品质的影响,亲们可以再来复习一下。

▲贵州茶区的茶园

好学生自然有好成绩,贵州茶多个重要理化指标都名列全国前茅,例如:水浸出物含量平均值在40%以上,高于国家标准6个百分点;氨基酸含量3%~5%,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个百分点。也就是说贵州茶的内含物质更丰富,而且滋味更鲜爽。

如今,“贵州绿茶”已经是全国首个省级茶叶类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贵州各地农业部门和茶人们也都干劲十足,决心要让天下人喝上干净的好茶。他们要求必须做到100%茶园禁止使用违禁农药,100%不经营违禁农药,确保不发生农药使用安全事故和农残超标。

贵州省农委、省茶产办常务副主任胡继承不止一次提到,生态好、环境好、山青水秀、空气洁净,是贵州最大的优势,要让贵州茶成为可以自由呼吸的茶。当然,为了实现这样的目标也不容易,贵州从政府到茶企把各种新式武器都用上了,粘虫板、太阳能杀虫灯等等,都是在全国较早推广的。政府还统一给茶农发放采茶竹篓,这在其他茶区是极为少见。

▲粘虫板在贵州茶产区已广泛使用

▲这是在贵州茶区推广的新式武器——杀虫灯

▲这叫“诱虫小灯”,也在贵州茶区推广,像间小房子,是不是很可爱?

这些努力也得到了回报,数据显示,去年前三季度贵州省茶叶合格率达100%。目前,贵州茶叶主打“三绿一红”四个品牌(即湄潭翠芽、绿宝石、都匀毛尖和遵义红),可能只是一个开端。

另外,贵州政府和国家外交部还积极组织贵州茶叶到国外参展。其中,绿宝石绿茶和红宝石红茶还得到了苛刻的德国人的认可,获德国农业协会金奖,被评委会主席克鲁兹称赞:“本产品的质量堪称完美!”

在贵州,也有一些眼光超前的茶企开始有所行动,不再满足于给别人当“替身”,而是要借着贵州茶上升的东风,打造属于自己的“贵州茶”品牌,逐渐向标准化、规模化、产业化迈进。它们专注提升茶叶品质,从中国茶的贵州原料、到贵州制造、再到贵州创造,打造与外界不一样的绿茶,例如不用洗茶、按欧盟标准生产、100℃沸水冲泡。

写到此处,小懂不禁感叹,茶叶农残超标是目前茶行业最大的痛点之一,多少年来都无法根治。如果贵州茶业界的这些积极的做法都能落到实处,倒也是全国茶友之福了!


懂茶帝


感恩提问者,普文是云南省临沧市茶山经营这,对您的问题做个人解答。关于这个问题需要深思熟虑的是茶行业里,一些以假来乱真的现象。

十大名茶是那些?

中国的十大名茶

1915年巴拿马万国博览会将碧螺春、信阳毛尖、西湖龙井、君山银针、黄山毛峰、武夷岩茶、祁门红茶、都匀毛尖、铁观音、六安瓜片列为中国十大名茶。

这是国际上认可得中国十大名茶,从以上名茶中有贵州产的名茶,都匀毛尖,其实只占了1/10的占不到一半吧。

为什么有人敢说十大名茶一半产自贵州呢?

这是一个非常值得深思的问题,普文先带大家来了解贵州的茶树品种。

在贵州很多地方引进了大量的各地名优品种,如产龙井43号等茶树品种,在中国十大名茶中有六种是绿茶,而贵州引种的茶树品种中都具有名茶的优良品种。

为什么这些优良品种茶树在贵州引种,普文分析有以下原因。

1.贵州的天然气候非常优越,能种植各类茶树品种。

2.贵州的生产茶的成本相对名茶的原产地,要低的多的多。

3.制作与工艺的大量引进。

市场的乱像

在早起,绿茶有个特殊性,都以明前茶作为优质茶品,贵州的茶相对要比浙江,江苏等地产的较早,且明前茶提前一天,价格是好的不得了。就这样形成了,越早能卖个越好的价格。所以从贵州转到原产地,再从原地销售出各地的现象。贵州又能做那么几种名茶,就一定会有人说,十大名茶一半产自贵州了,也是没有说错,只是我们需要警醒的是,茶行业越走越透明,才会越来越昌盛。

真茶君—普文


真茶君—普文


到目前为止呢,我喝过贵州的湄谭翠芽、红宝石还有天天在外面跑展会的贵州红茶、绿茶,一百块钱两袋。

说实话,眉谭翠芽、红宝石都没有给我留下好的口感印象,达不到高端名茶的口感,工艺和生长环境没有像西湖龙井、洞庭山碧螺春一样那么讲究。

尤其是茶博会上频频出现的“廉价”贵州绿茶,给我印象更不好了。所以,说十大名茶一半都产自贵州,我真不敢恭维,或许贵州产的茶青量比较大,但并不代表口感就好。

好茶除了优美的外形,更重要的是精工细作,透彻明亮的汤色,回甘生津的口感,汤感醇厚鲜爽,叶底嫩绿柔软,这才是名优绿茶该有的表现。


当然贵州肯定是有好茶的,但是贵州茶的渠道问题非常大,不能打造好的销售渠道,做好渠道保护,品质永远都不可能得到保证,期待能喝到好喝的贵州茶。


眼见不一定为实,用心看世界。

我是一个不正经的评茶师,最擅长正经评茶!

一起评茶、品茶——


不正经的评茶师


先说结论——胡说八道。

事实上根本就没有十大名茶或者八大名茶的官方说法。常见的说法中,贵州只有一种茶能作为代表入围——都匀毛尖。

那么贵州茶好不好呢?以自然条件来说是非常好的,总结起来就是12个字:

“高海拔,低纬度,寡日照,多云雾。”

贵州茶叶产量第一大县——湄潭县,位于北纬27度接近北纬28度的位置,正好是世界公认的茶叶黄金产区——北纬30度线附近。

但是,贵州茶的硬伤是管理、工艺、营销。

先说管理,世界第一茶叶品牌——立顿曾经到贵州遵义收茶,因为湄潭县就是遵义所辖区县。

结果收了半年,仍然没有收到足够的茶叶。难道是湄潭茶叶产量不足?

当然不是。而是立顿的标准是世界级的,遵义茶95%都不达标。

生产者们文化程度低,意识落后,都是挣点小钱就知足常乐的典型。而且各顾各家,生产力分散,规模零碎,缺乏统一化的管理。

他们哪里管你什么国际标准,反正买进卖出有人买单就行。该喷农药喷农药,对外都说有机茶。可真正能把有机证拿出手的没几家。

然后再说工艺。从工艺来分,茶分6类:绿茶、白茶、红茶、黑茶、黄茶、乌龙茶。

其中,绿茶制作工艺做简单。所以贵州生产的绝大部分都是绿茶。这也是贵州品质最好的茶类。

红茶和白茶也有,但产量低,品质也上不了台面。

贵州缺乏对茶叶加工的生产线,缺乏生产工艺,更缺人才。对于工艺较难的黄茶、黑茶、乌龙茶更是碰都不敢碰。

这导致了贵州纵使有得天独厚的地理气候条件和优质原材料,却永远只能卖溢价空间最低的绿茶。

想想云南普洱,当年都快炒成硬通货了,武夷岩茶也不便宜,而贵州还是只能卖自己的绿茶。

虽然这些和茶种也有关系,但是如果工艺到位,贵州开创自己的黑茶和乌龙茶也未必不可。

最后就是营销。贵州茶叶没有品牌,只有logo。

西湖龙井每年至少有40%原材料从贵州采购,这方面只要贵州业内人士都知道。

可西湖龙井什么价?贵州绿茶什么价?西湖龙井什么知名度?贵州的什么雀舌、翠芽又是什么知名度?

说直白一点,人家把你茶叶收过去,换个包装和logo就能翻几倍价格卖出去。你觉得贵州亏不亏?

这就是营销的问题。偏偏贵州茶行业根本没有这种意识。还以为有个logo有个名字,自己就是个品牌了。

95%以上的贵州茶企业,都觉得广告设计公司、品牌咨询公司是在骗他们钱。想自己培养团队吧,一是舍不得高工资,二是缺乏对专业人才的鉴别能力,经常被一些混子骗。

他们眼睁睁别人从自己身上赚几个亿不眼红,一流广告和品牌公司要几百万,他们就舍不得了。这就是观念的落后,不得不说比起沿海地区落后了至少20年。

所以贵州茶就成了现在的局面。要品质没品质,要知名度没知名度,要规模没规模,要品牌没品牌,要溢价没溢价。

而贵州人自己还喜欢整天吹嘘什么八大名茶、十大名茶之类的,你问问几个外地人知道?都没有知名度算什么名茶?

真是枉费了贵州这么好的自然条件,守着金山哭穷,这就是贵州。


逼我用真名吗


一个很有意义的话题,个人肯定不认同十大名茶一半都是贵州茶这个说法。因为有两种理解,也就有了不同的结果,简单说说个人的理解。

第一种理解:十大名茶的基茶一半出自于贵州省。

随着茶叶市场日渐活跃,茶商为了节省成本,就近以品质相近(或者相同)的基茶,辅以先进的生产工艺,制作所谓的“十大名茶”,流通于市场;其茶本身的口感品质各方面都十分趋同,所以也能得到普通茶友的认可;加上贵州本身就是产茶大省,不但品质不错价格还相对有优势,皆大欢喜又何乐而不为呢?

但,归根结底只是原料供应地,虽然这种说法有点不好听,但是事实如此;如果按照这样理解,所有的产茶大省都是“十大名茶”的产地,而立顿红茶也就是出自中国了;事实上,没有品牌支撑,

原料供应商就永远是原料供应商;所以个人并不认同“十大名茶”一半出自贵州这个说法,相信更多的资深茶友也不会认可这样的说法。

第二种理解:十大名茶有一半本身就是贵州茶。

如果这样理解那就是比较奇葩了,因为这样想法的人连茶友都不算,这纯属是个笑话;因为传统意义上“十大名茶”的定义是从下面几个出处来确定的。

1.1915年巴拿马万国博览会评比标准:当时将中国碧螺春、信阳毛尖、西湖龙井、君山银针、黄山毛峰、武夷岩茶、祁门红茶、都匀毛尖、铁观音、六安瓜片列为中国十大名茶

2.959年中国“十大名茶”评比会标准:将西湖龙井茶、洞庭碧螺春、黄山毛峰、庐山云雾茶、六安瓜片、君山银针、信阳毛尖、武夷岩茶、安溪铁观音、祁门红茶列为中国十大名茶。

3.1999年《解放日报》评比标准:将江苏碧螺春、西湖龙井、安徽毛峰、六安瓜片、恩施玉露、福建铁观音、福建银针、云南普洱茶、福建云茶、江西云雾茶列为中国十大名茶

4.2001年美联社和《纽约日报》评比标准:将黄山毛峰、洞庭碧螺春、蒙顶甘露、信阳毛尖、西湖龙井、都匀毛尖、庐山云雾、安徽瓜片、安溪铁观音、苏州茉莉花列为中国十大名茶

5.2002年《香港文汇报》评比标准:

将西湖龙井、江苏碧螺春、安徽毛峰、湖南君山银针、信阳毛尖、安徽祁门红、安徽瓜片、都匀毛尖、武夷岩茶、福建铁观音列为中国十大名茶。

从上面五种定义“十大名茶”的标准来看,无论哪一种和贵州都没有任何关系。当然,我们也要辩证看待,也许是很多品质超越十大名茶的茶叶压根就没有参与评比;同时,也不能说贵州的茶不好,最多只是名气不如十大名茶,或者说贵州茶根本不在乎虚名。

第三:贵州茶本身的品质是很不错的

相信所有真正的茶友都有相同的认知,贵州省作为茶产地天时地利,茶叶本身的品质相当的不错,所以也不需要委屈,要有酒香不怕巷子深的觉悟。贵州是全国唯一低纬度高海拔产茶区域,这样的生态环境得天独厚,本身就是产好茶的地方;加上贵州当地政府也十分在意提升本地茶产业的品质和影响力,相信不久的将来,贵州茶一定会在茶叶行业占有较大的市场和良好的口碑。

当然,就目前来讲,贵州也有自身很不错的知名茶叶,例如都匀毛尖、湄潭翠芽、贵州绿宝石等地方知名品牌。

所以,对于大多数茶友来讲,时常喝上口味合适且经济实惠的茶,才是最大的最求;完全没有必要无畏地追求名茶;比较品牌的附加值是需要人买单的,当然,前提是你喜欢和你的需求决定了你的消费模式!


恋茶君茗韵添香


这个观点作为卖茶的我有不同意见,首先说一下我们孰知的几大名茶,从红茶绿茶到普洱茶,好像没有那几款是贵州产的。

碧螺春产自于洞庭山的茶叶,产地不是贵州,这是其一。

龙井茶是浙江省的茶叶也不是贵州产,产地是杭州西湖。

信阳毛尖的产地是北方的河南信阳市的山区,也不是贵州产的。

黄山的毛峰安徽省的名茶,跟贵州也没有太大关系。

君山银针也是黄茶,也是安徽省的。

安吉白茶浙江省产的,不是贵州。

正山小种是武夷山的茶叶,福建省产区。

铁观音,大红袍也是福建省产区的,跟贵州没关系。

贵州产竹叶青,寒潭飘雪,一个是绿茶一个是花茶,除此之外好像还有一款红茶。

从这个就基本能看出来,贵州真的没有那么多名茶。

所以说你可以自我认为是贵州的,但是别往外说,不好!


相魄


首先作为贵州制茶人我不认可这个说法,原因有两点:

1.如果说是大家一直在说的中国十大名茶,那贵州只有都匀毛尖榜上有名。

贵州作为茶叶的原产地,是茶树生长的极佳之地,同时贵州是立体性气候,很多地方地理位置相差几十公里,海拔落差却近千米,十里不同天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对于贵州气候条件的真实描述,高海拔,低纬度,寡日照这些适合茶树生长的条件,贵州大部分地区都具备,所以贵州即出最早的春茶,也出优质的茶,也因此从70年代末贵州就在为十大名茶中的绿茶类做代加工至今,今天我也还在为客户加工碧螺春,自2006年来,贵州省大力发展茶产业,我们的种植管理技术,加工技术已是有了长足的发展,如今,能和都匀毛尖质量相比美的茶品,比比皆是,独特的气候环境促成了贵州茶丰富的茶品,处处可见个性十足的经典产品,如果,全国范围内再做一次中国十大名茶的评比,相信贵州茶一定不止一个茶品榜上有名。

2:如果说的是贵州十大名茶,那就应该全部是贵州茶而不是大部分了。

贵州历史上比较偏远落后,知道贵州的人非常少,就更别说什么大文豪题字,皇帝亲封了,却也因此给贵州留下了一片茶叶的净土,茶园的空气是干净的,土壤是干净的,地下水是干净的,真正制茶人的心也是干净的,历史没有厚待我们,我们没有捷径可走,唯有踏实做干净茶,优质茶是我们唯一的出路,贵州七百万茶园,就有七百万茶农和无数茶叶从业人员 ,我们队伍庞大却没有历史悠久的市场认可度和知名度,但路总得开一条出来大家走 ,只希望大家放下固有对茶叶的认知,试一试贵州茶,好坏自有结果。

正值茶季,生产销售已让大家疲惫不堪 ,辛苦已是习惯不说的话题 ,当我们的春天绽放在你的杯中时是我们最幸福的时刻,不能再说了,茶叶该揉捻了,干活!干活!劳动最光荣!






木知心


贵州确实是全国最好的绿茶种植基地之一。

黔东南州(凯里地区)黔南州(都匀地区)以都匀毛尖绿茶为主打产品,加以雷山的银球,黎平的栗香,翠芽,高山无公害。

遵义以湄潭绿茶,翠芽为主,风冈的红宝石,绿宝石绿茶,主产地在田坝镇。

安顺地区历史上就是产茶区,丘陵地带,晨雾宠罩,茶叶品质好。有一个笑话,上世纪八十年代,九十年代,安顺有些茶商,以次充好,害了很多的老茶客,那时叫假货常以安顺的茶叶代替,把安顺茶归纳到假货,伪劣行列,那时对正宗的安顺绿茶伤害很大。

贵阳花溪茶,清镇茶,兴义茶,石阡的苦丁茶,等等,产量和绿茶质量在全国是上数的。

绿茶品种中都匀,湄潭,风冈,黎平,恩施,信阳,岳西,六安,黄山,新昌,江山,雅安,崂山,溧阳,等地(大家可补充)是比较好的。


正直与公正


贵州茶叶规模以及发展现状,一小编看主要有几点?

1:云贵川湘的大部分地区,

是亚热带湿润季风性气候,及降雨量偏多,给茶叶种植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而近十年来,贵州大力发展茶叶种植,因地制宜,打造了白茶,毛尖茶,红茶,绿茶等品牌,

2:贵州产业规模

连续5年来,茶业连续排名全国第一,连续十年以30%的速度增长,茶叶面积总值达800万亩以上,2018年11月,目前茶叶加工企业达到5000家,实现产值近550亿元,

3:茶叶扶贫

直到2018年10月,茶叶产业带动全省近50万贫困人口中的近20多万人脱贫,人平年收入近5500元,茶叶已成为贵州促进经济发展重要产业。

以上是个人看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