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股市又見“黑色星期一”!

!券商:2600點是A股技術面大

全球股市又見“黑色星期一”!


繼3月9日、16日全球股市經歷“黑色星期一”後,23日仍未能逃脫集體大跌的“魔咒”。

又見“黑色星期一”

3月23日,受疫情急劇惡化影響,美股三大股指期貨一度跌超5%,悉數觸發熔斷,各國股市開盤先後開啟比慘模式:

印度孟買SENSEX指數跌13%;

泰國股市SET指數跌逾9%,盤中觸發交易暫停;

新西蘭NZ50指數盤中跌超10%,收盤跌7.6%;

富時新加坡指數收跌逾7%;

越南VN指數跌6%;

澳洲股市跌幅重挫超8%,收跌6%;

印尼基準股指下跌5%,觸發交易限制;

韓國首爾綜指收盤跌逾5%;

富時中國A50指數開盤大跌超5%以上,最新跌近3%;

僅有日經225指數意外逆襲,收市漲2%。

全球股市又見“黑色星期一”!


滬深兩市今日繼續向下尋求支撐,創業板指一度跳空大跌近5%,再創調整新低,個股一片慘綠,以半導體為代表的科技股大幅回調,板塊近40只個股跌停,從盤面看,兩市近150只個股跌停,僅農業、醫藥等板塊逆市走高,短線資金觀望情緒明顯。

恆生指數收跌近5%, 內房股重挫,中國恆大跌近17%,碧桂園、萬科企業跌逾7%;阿里巴巴收跌超7%,吉利汽車跌超8%,康希諾生物-B收漲超15%,此前發佈公告稱重組新型冠狀病毒疫苗獲批進入臨床試驗。

另有,歐洲股市開盤集體大幅下挫,斯托克50指數下跌4.55%,德國DAX30指數跌4.63%,英國富時100指數跌5.41%,法國CAC40指數跌4.65%。

全球危機模式並未解除,新冠疫情的衝擊卻仍在持續。目前,東京奧運會停擺概率越來越大; 紐交所於3月23日起臨時進行全面電子交易,這是227年首次出現這種情況 ; 芝商所集團已於上週關閉位於芝加哥的交易大廳。

短期投資建議迴避高槓杆

道瓊斯工業股票平均指數和標普500指數創下自2008年10月以來最糟糕的一週。

華爾街未能連續兩個交易日創下上漲紀錄,但上週五(3月20日)尾盤出現拋售,導致標準普爾500指數下跌4.3%,導致該指數上週累計下跌15%。過去一個月市場的波動令投資者感到不安,甚至開始逃離美國國債和黃金等傳統上的避險資產。

對於投資者而言,身處動盪不安的市場,保證資金的安全性成為首要目標。平安證券指出,3月下旬的投資建議仍是“迴避高槓杆、追逐流動性”。國際市場解除“危機模式”恐還要等待歐美疫情新增數據拐點、美元指數回落至100以內、LIBOR-OIS利差與TED利差等美元流動性或金融市場風險指標下行等緩和信號的出現。

MRB Partners 策略師Prajakta Bhide表示:“如果沒有實際的證據表明未來兩個月疫情控制方面出現有意義的進展,那麼民眾和企業就不會感到安全,復工復產難以推進。”

美國勞工部3月19日公佈的數據顯示,截至14日當週,首次失業救濟申請達到28.1萬份,比此前一個星期增加了7萬份。分析人士表示,就業和失業數據是市場目前比較的指標,由於疫情原因,部分經濟停擺,不少企業面臨生存壓力,裁員潮已經在一些“脆弱”行業湧現。

高盛上週五的報告表示,美國的經濟前景預期已經迅速惡化。經濟學家預測美國經濟一季度將會萎縮6%,二季度將會萎縮24%。摩根士丹利經濟學家Ellen Zentner更為悲觀,她認為美國經濟二季度將會萎縮30%。

MillerTabak首席市場策略師馬特·梅列表示,標普500指數需要維持在一個關鍵水準,以決定市場能否穩定或恢復自由落體式下跌。

他指出,在過去幾周還看到了其他幾個支撐位,但市場就像熱刀切黃油一樣穿過它們,這是一個相當大的問題。然而,真正的下一個關鍵水平是至少在過去幾天保持住的水平,確切地說是2350點,這是2018年末的低點。當時,由於擔心美聯儲過快收緊貨幣政策,股市暴跌。市場曾經略低於這個水平,兩次都反彈了。市場不能守住2351點以上,而是突破並守住該點位以下,則可能會大幅回落至2016年初以來未見的低點,在1829點左右。而目前標普500已經跌穿這一水平,或將持續跌勢,較一個月前創下的紀錄可能累計下跌46%。

全球股市又見“黑色星期一”!


交易員警告稱,在有跡象表明流感疫情的蔓延正在停滯之前,任何反彈都可能是暫時的。實際上,過去一個月,由於疫情仍然處於擴散狀態,全球股市未能守住任何漲幅。

據公開數據統計顯示,目前,巴菲特持有組合的累計市值為1586億美元,而在2月20日,其持有組合的市值為2493億美元。這意味著,此輪美股大跌中,巴菲特持倉合計浮虧907.80億美元,其持有組合下跌幅度達到36%。

全球股市又見“黑色星期一”!


其中蘋果公司是巴菲特持倉最多的個股,其持倉浮虧最多,從2月20日至今的市值已經損失了223億美元,其次為美國銀行,浮虧138億美元,美國運通浮虧95億美元,可口可樂浮虧83億美元,富國銀行浮虧67億美元,另有摩根大通、合眾銀行、達美航空等10只個股浮虧在10億美元以上。

個股統計發現,巴菲特持有的50只個股中,此間49只下跌,其中腰斬個股達到14只,這些跌幅最大的個股集中在石油和航空行業,跌幅最大個股為西方石油,跌幅達到75%;其次為聯合航空,跌幅為69%。只有一隻出現小幅上漲約7%,即克羅格公司。

據瞭解,該公司主要在美國經營零售業務,是繼沃爾瑪、家得寶之後的美國第三大零售集團。公司由伯納德·克羅格創建,從以經營小型雜貨店為主發展到經營超級市場的規模,在美國擁有兩千餘家大型超級商場。

滬指險守2700點!

券商:2600點是A股技術面大底

今日A股收盤,滬指跌3.11%,失守2700點關口;深證成指跌4.52%,創業板指數跌4.60%,熱點全面熄火,兩市超3400只個股飄綠,北向資金持續淨流出,今日淨流出71.56億元。

對於A股後市,興業證券策略研究表示,目前國內經濟運行和基本面情況還是主要焦點,疫情防控階段性勝利,開復工情況明顯轉好,經濟逐步向好。雖然市場短期情緒上的擾動會使市場有波動,但中長期基本面、A股性價比、加速開放和改革等對市場有利,內部向好的結構亮點。

民生證券策略研究表示,利率持續下行推升股債利差至歷史高位,目前已經處於長期重要擇時買入時點,雖然短期內有下行風險,但空間不大,2600點是A股技術面的歷史大底。

中信證券認為,預計海外疫情、全球流動性、美股波動、國內政策這四大市場見底信號在未來幾週會逐漸明確,A股正處於全年最佳的配置窗口,預計A股在今年的第二輪上漲將在二季度啟動,同時,從外資、產業資本,到保險、公募,再到私募和個人投資者的新一輪資金輪動也會重啟。

中信建投證券稱,從整體估值水平看,目前A股已再度回到了偏低估的狀態。對比中美兩國主要指數的估值可以發現,當前A股估值低於美股,但上市公司利潤增速卻顯著高於美股,這說明從長期來看A股市場極具吸引力。如果說美股應該以“防風險”為主,那麼A股就應該是張開雙手擁抱“黃金坑”了。在這種背景下,建議投資者不妨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配置。一、短線可參與“新基建”板塊。二、中線可配置低估值、高股息的上市公司。三、適當加碼定投優秀基金。

海通證券表示,上週盤面出現消費復甦預期的炒作,其中旅遊酒店、黃金珠寶、線下商貿、文娛等領域復甦彈性較大,短線可以繼續;科技類板塊的分化仍在繼續,主要原因還是3-4月的業績披露期。未來一段時間的主要不確定性在於1)全球經濟衰退是否超預期;2)民粹主義和貿易保護主義抬頭的可能。所以投資者當前不急於重倉抄底,可以用左側定投思維參與,短線則繼續把握高拋低吸的節奏。

光大證券指出,總的看,外部環境的影響是階段性的,不會改變中國資本市場平穩向好的趨勢。”光大證券策略團隊認為長線資金可逐步進場,價值投資時機已到,短線資金仍應等待。往後看,A股仍將受海外市場擾動,短期需美元流動性緊張局面能否緩解。配置上,週期中建材、建築等基建產業鏈行業;TMT回調後可受益無接觸經濟的遊戲和雲計算,以及肩負新基建重任的5G;消費可汽車等逆週期調節抓手,以及價值股的中長期機會。3月19日恆生指數PETTM已跌至2003年以來2%分位數,PB已是歷史新低,同樣已具備中長期配置價值。

招商證券稱,近期市場迎來三大轉機,海外開啟大規模檢測後疫情有望逐漸好轉,美元市場流動性出現邊際改善,國內加速復工復產、基建繼續加碼。但是,超預期的海外需求衝擊以及美國轉嫁危機的政治傾向成為兩大新增風險。因此情況既不是最樂觀者看的那麼好,也不是最悲觀者看的那麼差。A股在未來一段時間內將會逐漸消化利空,反映改善,逐漸築底。“純內需”是下一階段佈局的主要方向,建議“新基建”相關領域,建築建材、白酒、軍工、環保。

國盛證券認為,三大信號出現,市場已處於底部區域。首先,美元指數衝高回落,顯示市場流動性擠兌有所緩解、風險偏好開始修復。其次,資金迴流權益資產,顯示海外恐慌情緒有所消退。第三,經歷前期急跌大跌後,海外調整斜率最大的時候或已過去,對A股的二階導也在弱化。再次強調價格比時間重要,中長期配置A股、做多中國的黃金時段已經出現。當前更是一箇中長期轉折點:一邊是衰退疫情疊加下美股十年牛市終結,另一邊是國內體制優勢+基本面韌性+股權投資時代下A股中長期向好趨勢,全球龍頭將易主,當前就是做多中國的黃金時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