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情绪如何包容?“汉隆剃刀”,让同事关系抹上“润滑剂”

职场中,情绪就像“膨胀丝”,它会牢牢地钉在每个人的眼神里,也会攀附在每个人的面部上,让我们成为它发出声音的媒介和工具。

近日,网上一名叙利亚父亲和女儿的故事,引发人的深思和热议。这名女孩的父亲,为了不让家里附近的爆炸声给3岁的女儿留下心理创伤,于是他编制了一则“美丽谎言”,告诉女儿这是“烟花”和“玩具枪”,并和女儿约定,只要屋外响起这种声音,他们都要快乐地笑出来。

这位父亲,将自己的“坏情绪”深深地隐藏在亲情背后,在女儿的笑声当中,转化为众人眼里的“好情绪”,像是电视的遥控板,可以自由地切换频道。切换情绪,如果能够在职场中也能做到,沟通的效果、协调的进度、配合的力度,一定会很大改观。

职场情绪如何包容?“汉隆剃刀”,让同事关系抹上“润滑剂”

  • 坏情绪,高分贝的声音,怒不可遏的面容,在同事之间常会上演;好情绪,爽朗的笑声,如沐春风般,会传染给身边的每一位同事。
  • 规避坏情绪,靠拢好情绪,理所当然的行为反应,让我们在职场中,面对那些发脾气的同事,总会有种排斥。不得不说,我们陷入了“浅层化”的认知当中,从来没有让认知触角去探测坏情绪的“真容”。

长期以来,我们只是从表象上,将同事的情绪简单地划分为“坏情绪”和“好情绪”,殊不知,这种自我认知的惯性,存在一种“印象错觉”。

不妨,先来回忆和再现,职场中常见的几个场景:

  1. “小王,你是怎么回事,刚才连续给你打了好几个电话,一直没人接听!”同事说道。
  2. “张哥,昨天老陈叫了办公室几个人,出去聚餐吃饭了,看你没来,是不是有事?”同事问道。
  3. “小陈,怎么工作布置几天了,一点动静都没有?”领导问道。

第一种情况,可以体味出语言背后的抱怨和不满,似乎是一种“不尊重”;

第二种情况,传递出的情绪就要严重一些,是不是同事在有意针对自己,故意和自己做对;

第三种情况,好像是领导的一种婉转、间接地批评。

相信这三种情绪,是大多数职场人的“直觉认知”。但是,假如告诉你,你被自己的“认知假象”给欺骗了,你会相信吗?

如果真实情况是:无论是同事,还是领导,他们只是一种“无意”的言行,并不是“恶意”的针对,你的这种错觉是否可以被纠正过来。这种现象,在人际关系学中,就叫“汉隆剃刀”理论。

“汉隆剃刀”理论,是20世纪末,一个叫汉隆的学者提出来的。它的核心意思就是:人的“坏情绪”,能够解释和想象成为了“无意”的,就不要自我认知为“恶意”的。

如何有效运用“汉隆剃刀”理论?一是情绪矫正,抓住内心的目标和方向;二是切换频道,充分利用工作中的任何一件行为来平缓情绪;三是认知升级,走出“以自我为中心”的圈子;四是还原事实,从互动性的方向,走向美好。

职场情绪如何包容?“汉隆剃刀”,让同事关系抹上“润滑剂”

01

情绪矫正

孙俪在电视剧《安家》中饰演的房似锦,刚到公司后,就会因为同事的几句冷嘲热讽的话,会暗自哭泣。但是,在公司呆得时间长了,她发现同事并没有自己想象地那么坏,几句冷嘲热讽只是一种情绪的“瞬间表达”,自己能做的就是充盈内心。

所以,当剧中的房似锦业绩越来越好时,再也不会因为老员工的“排挤”、同事的难听话语和领导摆出的一副“臭脸”的影响,而是以一句“没有我卖不出去的房子”来进行自我回应。

“没有我卖不出去的房子”这句话,就是她进行“情绪矫正”的典型体现,因为她看到了另一条职场轨道的方向和目标,不再纠结于眼前的“磕绊”。

职场中,每个人都会面临各种各样的压力,内心都会产生一些“坏情绪”,面对这些消极情绪,如果具备“情绪矫正”思维,则完全可以用一种“正向能量”来改变自己的情绪认知和面对方式。

《思维的囚徒》里说道:人可以在任何情境下,选择自己的处事态度和行为方式!

情绪矫正,是职场人控制情绪的第一招。

职场情绪如何包容?“汉隆剃刀”,让同事关系抹上“润滑剂”

02

切换频道

有没有这样一种场景:

坐在办公桌前,莫名的烦躁和不安,什么事情都不想干,瞬间就像失去了人生目标一样,处于一种思想放空状态。

这种情境下,所谓的“坏情绪”,就会容易被释放出来。其实,这种情绪的切换,可以通过分散注意力来实现。

  • 上班后,坐在办公桌前,回想一下昨天对你来讲,比较美好的事情;
  • 工作了两小时后,站起来,到单位楼下面,去活动一下筋骨;
  • 身心有点累了,可以找同事聊聊天。

不要小觑自认为平时觉得很浅显的道理,因为情绪的切换,就在这些平凡的瞬间。尽管这种频道的切换,很容易实现,但是我们的思维认知,却往往迷失其中,纵然胡乱打转,也不愿或没有意识去进行切换。

记得金城武曾经主演过一部电影《喜欢你》,他在里面饰演了一个单身男,情绪不好时,他就会通过平凡中的瞬间,来切换自己的情绪。

比如,他会利用生活中再也不能平凡的吃泡面行为,将自己的情绪推到一种“仪式感”的高度。他会一边看时间,一边看泡面,待其软硬适中的时候,再咬下去第一口,确保将最好的味道送达到自己的味蕾上。

正是因为他具备了抓住生活中的任何一件小事进行情绪切换的能力,才使得他无论面对多大的压力,无论有多坏的情绪,都能让自己保持在一个情绪平稳的状态。

切换频道,是职场人控制情绪的第二招。

职场情绪如何包容?“汉隆剃刀”,让同事关系抹上“润滑剂”

03

认知升级

思想是行动的指南,认知印象对情绪的影响和变化,起着决定作用。

“汉隆剃刀”理论,提到的“无意”和“恶意”,两种情绪认知简直是天差地别。那么,“无意”的情绪,到底代表着什么?

职场中,“无意”的情绪,似乎普适性的解释永远有以下几点:一是疏忽,二是误会, 三是不知道,四是大意,五是被耽误,六是累……

进一步讲,“普适性”就代表大概率,经常会发生,并不是有意针对。所以,职场中大多数的“有意”情绪,其实就是日常工作中的那些被惯性推动着的外在表现。

为什么经常会将同事不经意的言行看成为一种“不怀好意”?关键就是我们的认知还处于“低水平”,这种认知往往会以“固化”的角度来看待事情,不会进行“甲乙丙”的对调。

既然“换位思考”的认知,大多数人都理解,为什么当“坏情绪”出现后,很多人还会以“恶意”的眼光来审视对方?根本症结就在于“以自我为中心”,这是阻碍大多数职场人认知升级的关键因素。

认知升级,是职场人控制情绪的第三招。

职场情绪如何包容?“汉隆剃刀”,让同事关系抹上“润滑剂”

04

还原事实

控制情绪,虽然有心理暗示、注意力转移、外部干涉等多种方法,但是,“还原事实”对情绪的引导和释怀,起到的作用无可比拟。

“汉隆剃刀”理论,本质上就像一个情绪圈层,好的情绪会从内部中心向外一圈一圈地外延扩展,一层情绪比一层情绪更友好,一层情绪比一层情绪更接近真实性。

可以设想一个职场场景:

你因为工作问题,向对面的同事询问事情。孰知,你连续叫了同事两遍,同事都没有反应。如果这时你就此打住,你会想是不是同事对自己有意见,都不搭理自己的。但是,过来一会儿,同事过来和你说话,你提醒他刚才你叫他了,他惊讶着问,刚才好像走神了,压根就没有听见你和我说话。

一旦你听到同事这样解释,相信你内心的情绪,会顿然释放地无影无踪,不留丝毫。因为,你获取到了情绪的本原事实。所以,“还原事实”对情绪的纾解,起到的效果很好。

但是,假如同事没有走过来,你们之间没有再进行交流和沟通,一旦积压在内心,可能就会载下“坏情绪”的种子,会直接影响同事间的关系。或者是生闷气,或者是借着某次机会进行对等反击等,结果就是把本来的“朋友”,变成了现在的“对手”。

所以,讲到这里,就可以总结出“汉隆剃刀”理论的几个特点:情绪是“无意”的,并不是“恶意”的;是“疏忽”了,并不是“针对”的;是“错误”的,并不是“不可原谅”的。

“汉隆剃刀”理论,并不是自我精神的安慰,而是对情绪的一种事实还原。

还原事实,是职场人控制情绪的第四招。

职场情绪如何包容?“汉隆剃刀”,让同事关系抹上“润滑剂”

总之,职场人不可避免地会因情绪而导致同事关系发生不愉快,这个时候要跳出“好情绪”和“坏情绪”的二元论,借助“汉隆剃刀”理论,立足情绪的源点,充分运用“情绪矫正”、“切换频道”、“认知升级”、“还原事实”四种办法,包容同事的情绪,纾解自己的内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