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该如何教导孩子有同情心?通过故事是很不错的选择

家长该如何教导孩子有同情心?

同情心是人类最美好的品德之一。儿童心理学家研究表明:同情是孩子的天性。婴儿一岁前就对周围人的情感有相应的反应,如果旁边有人哭,他也会跟着哭;稍大一点时,孩子看到别人哭,会拿自己喜欢的东西去安慰。这些都是孩子人性中善良与爱心的自然流露。

在生活中富有同情心的孩子会表现为:当朋友有困难时,喜欢帮助朋友;喜欢帮助比自己不幸的人;对有时伤害自己的朋友,能够原谅他;喜欢为自己的朋友办事;对受伤、生病的朋友,自己喜欢表示同情,等等。

家长该如何教导孩子有同情心?通过故事是很不错的选择

孩子是弱小的,他们惧怕强迫与伤害,需要人们的关心与保护,成为令人怜爱同情的个体。孩子自身的弱小使他们对弱小有深切的理解和体会。也就是成年人所说的将心比心。

孩子不仅会同情他们所喜爱的有生命的人和小动物,还会同情小花小草、小玩具,他们以为这些小东西也知冷知暖,甚至有灵魂,于是就和这些弱小者站在同一立场。

家长该如何教导孩子有同情心?通过故事是很不错的选择

家长该如何教导孩子有同情心?通过故事是很不错的选择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讲过一个动人的小故事:

有一个5岁的小女孩,当她知道有人把她的洋娃娃放在露天下,而且被雨水淋透了的时候,她一晚上没睡,不言不语也无泪,默默地痛苦着。那个洋娃娃是别的小朋友的,她不一定见过,在这个5岁的小女孩眼里,那只是一个很普通的洋娃娃。但小女孩仍然会同情洋娃娃的遭遇。孩子的心灵十分敏感,同情的对象也十分广泛。在孩子还小的时候父母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同情心,就会使孩子保持一颗善良的心。

如果错过了这个时期,孩子长大了,再想培养他们的同情心就为时已晚了。

家长该如何教导孩子有同情心?通过故事是很不错的选择

如果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没有得到很好的培养,那么他的同情心就会逐步消失。我们在生活中经常可以看到一些孩子以自我为中心,不替别人考虑。例如在吃饭时,总是独占最好的菜;看电视时把遥控器操纵在手里;甚至不容许妈妈把食物送给客人分享。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父母忽略了对孩子进行同情心教育。

家长该如何教导孩子有同情心?通过故事是很不错的选择

对于孩子性格的培养,主要还是在于家长,家长要重视自身的情感修养,以自己富有同情心的行为来激发孩子的美好情感。孩子最无助的时候给予他一个拥抱,伤心的时候给予他一个微笑,遇上困难时给予他一个鼓励,这些都能教会孩子拥有同情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