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新人:誰都是從0開始,可從0到1怎麼突破?

今年大家都說最想看到的數字是“0”,因為受疫情的影響,我們迫切期待的都是世界各地早日飄“0”,隨著國內疫情慢慢好轉,各大企業也開始陸續招新,除了剛剛過去的應屆生的春招外,很多適合在校學生的實習崗位也陸續到來,但是由於此類崗位面向的招聘對象廣泛,對0經驗的職場小白相對來說競爭力較小,加之企業往往認為新人一般年齡較小且專業基礎不高,其實很難被心儀的崗位選中。可是,人人都是從0開始,到底怎樣做新人才能找到合適的第一份工作呢?

機會是留給有準備的人

這句話從來都不是雞湯而是前人“血的教訓”,首先我們先來看一張從求職公眾號推送中截下來較有普適性的任職要求:


職場新人:誰都是從0開始,可從0到1怎麼突破?

可能有人會認為“中英文俱佳”、“精通視頻製作”、“商業概念”這些要求雖然不太能完全達到,但“合作精神”、“熟練使用社交媒體平臺”卻不難,還是可以進行簡歷投遞的。但是作為0職場經驗的小白,你應該從何凸顯你的“合作精神”和“社交平臺使用”?0實習經驗的你,空口無憑,只能靠簡歷中其他的部分進行自我能力的展示:社團經驗、公益活動、策劃經驗等等,那麼這些經驗難道是一夜之間就能“無中生有”嗎。這需要一個長久的個人規劃和準備,例如,在大學生活中的前一兩年多參與一些社團活動或者組織策劃活動,一方面可以讓自己在表達合作能力的時候有證據和說服力,另外積極參與活動也是非常有利於個人成長的。但是如果過於內向的話也沒有必要強制自己參加,你是否有規劃過除了課外知識的自我提升,例如英文水平的提高,CET4-6是否已經過關,“視頻製作是否已經學會”,行業入門的證書我是否都持有,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準備工作。而往往這些準備工作,我們卻在迫在眉睫的提交簡歷的時刻才發現自己還沒有準備好,那麼你真的需要認真規劃自己的未來道路,而非臨陣磨槍,所以與其抱怨自己的簡歷投遞永遠石沉大海,不如先讓自己的履歷足夠有吸引力,先把敲門磚砌好再做好被選擇的準備吧。

渠道豐富和信息篩選

有的新人小白可能會問,求職信息在哪裡找?官網?社交?除此之外還有什麼?除此之外,一些求職招聘網站其實也非常有效,我目前關注了大約四五個求職招聘網站及微信公眾號,大概有:實習僧、兔希求職、刺蝟校招等等(也歡迎大家在評論裡和小編安利),這些求職公眾號其實每天都會推送當日新增的求職信息並把任職要求和崗位描述一併摘在文章裡,同時像實習僧和刺蝟這類求職網站官網也有很多求職信息和門類可以參考,所以如果還不知道這類網站的小白們快快行動吧!但是,小編這裡提醒大家,因為是商業運營的網站,這些渠道難免多多少少會有一些不是非常適合你的職位或者“皮包公司”,大家也需要擦亮眼睛,多方瞭解後再決定是否投遞或者接受offer哦!

職場新人:誰都是從0開始,可從0到1怎麼突破?

這麼多的信息我們要怎麼篩選和投遞呢,這裡分享一個小編的方法,我會把公眾號放出來的求職信息用一張excel表格整理出來,然後把他們進行歸類整理,這樣在篩選的適合就非常直白明瞭。對於一些在官網上的信息,由於他們相對分散我一般採取直接收藏崗位或收藏頁面的方式進行初次篩選,方便我之後統一篩選和投遞。

職場新人:誰都是從0開始,可從0到1怎麼突破?

自我思考與規劃

除了自我提高和信息整理,實習也不要盲目的找,我們需要明確我想要什麼樣的工作經歷,假設你已經明確自己未來想投身於設計時尚行業,但如果找到了教育類的實習相對來說就有些難以施展才華,但作為新人小白,也不必第一份實習就找專業能力很強的工作,例如你未來想投身金融行業,可以先從金融行業入門相對簡單和門檻相對沒那麼高的的保險業尋找,或者在金融行業做一些專業性不那麼強的工作,例如人力資源、資料管理等等,在熟悉行業運作模式後再進行點對點的提高就會更容易和有針對性。

職場新人:誰都是從0開始,可從0到1怎麼突破?

如果有的小白說,我現在還對未來就業毫無頭緒,那建議你可以重複第二步哦,多看看各個崗位的職位描述,選一個自己做感興趣做的先去探探路,在實習過程中與同事或前輩討論一下從事該行業的感受與職業發展方向,說不定在一次次的摸索中你就堅定了自己的方向呢,畢竟摸著石頭過河總比望而卻步來的要實在。


最後我想說,從0開始從來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就像今天這篇文章也是我在頭條發佈的第一篇文章,在此之前我從來沒有想象過我可以作為“自媒體”的體驗,但我感謝我邁出第一步的勇氣以及文章中我所有的真誠,希望不管是和我一樣的新人小白還是久經職場的社會人士,都能堅定自己的每一步,哪怕0意味著未知的恐懼和不確定,但1才是計數的開始。加油!

這是第一篇文章哦,下一期預告:就業還是考研?每一步都要走的值得

關注我實時更新我的生活、學習小tips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