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5:3月22日の雜 獅子頭

2020.03.22

D5:3月22日の雜 獅子頭 | 小河 | 口罩 | 蜻蜓

獅子頭

為何取名獅子頭?是因為獅子頭大且紅紅火火顏色討喜麼?不得而知,神醫喜來樂最愛的食物,為了能吃一口獅子頭沒少挨奚落。獅子頭在我家屬於年節必備的“壓桌菜”,我媽手藝越練越嫻熟,中間繁瑣的步驟她都能倒背如流,學菜做菜是她的愛好,拿手菜裡獅子頭算一個,肉餡得親自剁,不能過細成也不能過粗,粒粒像豆子半大小,三肥七瘦最佳,加上她熬得蔥姜水,花椒香葉桂皮之類磨成的細粉,加上切碎的荸薺或是鮮筍,放到油鍋裡炸,油花翻騰肉圓不像肉圓,倒是像早點攤上的炸麻團,不過麻團我是能吃的,只是不吃肉團。等到肉團微微定上一層焦殼得撈出入蒸鍋蒸上半個鐘頭,最後上桌前澆上醬油糖熬成的醬汁和,肉紅色亮滿室飄香。

D5:3月22日の雜 獅子頭 | 小河 | 口罩 | 蜻蜓

小河

我家小區外面有一條清溝,溝裡有魚,溝邊有樹,幾輪治理,翻修了堤岸之後成了老老少少閒暇遛彎的去處,溝裡大大小小的橫著石頭,斷層之處水流向下變成了迷你瀑布,落日餘暉之下竟有幾分“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的畫面感,我總是叫它“小瀑布”,也不知道這條瀑布究竟會流到哪裡去?順著清溝一直走,兩邊變得開闊了,水面也變寬了,偶爾可以看見站在河堤上的穿著水靴大叔,拉著網,用力朝後背一甩,網子落到水裡,能撈到什麼呢?遠遠的望著,風把水面吹起了金光閃閃的褶皺來,明晃晃得叫人睜不開眼,是自然的手筆,也是自然對美的尋覓。

D5:3月22日の雜 獅子頭 | 小河 | 口罩 | 蜻蜓

口罩

口罩帶了一個多月了,藍色的白色的黑色的漸漸戴處了感情,出門不戴口罩,好像丟了魂兒似的手足無措,戴上了口罩,遮住了三分之二的臉,眼睛以下的活動範圍卻變大了,你撇撇嘴,沒人看得見,你嗞嗞牙,沒人看的見,笑聲變輕了,哭聲變小了,你看,口罩的功勞有多大!刷到一則有意思的新聞,說鍾南山院士說了,不排除將口罩戴到六月份的可能。哎呦媽,口罩廠長拍起了大腿,眉毛一揚,嘆了一口“害”,我跟著也拍了一把,眉毛一橫,噴出一口“害”。

D5:3月22日の雜 獅子頭 | 小河 | 口罩 | 蜻蜓

蜻蜓

我小時候的玩蟲有三種:蜻蜓、螳螂、蟈蟈,最常捉的就是蜻蜓,頂著個大腦殼,一身通體墨綠,黃肚子帶著一圈圈黑環,被我叫做“蜻蜓王”飛起來翅膀底下像裝了個馬達,嗡嗡的威風極了,這種一般捉不住,機靈的很;那種亮藍的灰蜻蜓,看起來像個優雅的貴婦,眼睛尖尖個頭不大,立在花枝上,實際上呆頭呆腦,一抓一個準。還有一種純黑的蜻蜓,全身一抹黑體型比較小,有一回姑父拍到一張,猛一看我以為是隻大蚊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