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疫情,美國人民“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解決了嗎?


此次疫情,美國人民“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解決了嗎?

截止到3月20日17:00,全國疫情數據彙總 =


在國內,由於有相關政策支持,確診患者所產生的醫療費用全部由政府兜底。但是,治療成本是多少則很少有人知道。


2月18日,吉林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在舉行的新聞發佈會上稱,長春市首例新冠確診患者,在住院期間醫療費用總額為10234.12元,其中醫保報銷5162.63元(其中擴大範圍納入報銷的費用346.68元),剩餘5071.49元由財政補助。


當然,這是在不考慮其它方面費用(比如防護服、消毒用品、醫護人員投入成本等)情況下, 治癒一個輕症冠患者的費用大約在1萬元上下


此次疫情,美國人民“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解決了嗎?

楊青峰醫生的微博截圖


而對於重症患者,武漢大學人民醫院東院乳腺外科楊青峰醫生3月15日晚發佈的微博中稱: 治療一位新冠肺炎重症患者的醫藥費用為112.9萬元人民幣。


當然這只是一個孤例,但有媒體進行過相關計算,一名重症患者從住院到能基本出院,如果使用ECMO(“人工肺”)治療,需花約40萬元人民幣左右,不使用ECMO也要20萬人民幣左右。


此次疫情,美國人民“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解決了嗎?

ECMO(“人工肺”)


另外還有統計數據顯示,重症患者的平均治療費用大約在74萬元左右。


為什麼這麼貴?


因為重症患者需要住在ICU病房,並使用ECMO(“人工肺”)治療,而使用一次ECMO約需10萬元,國內大多數ICU病房的費用大約在每天數千至2萬元不等。


如果沒有免費治療的政策支持,加上治療週期長,對於患者一方來說確實是一筆非常昂貴的費用。

就在中國疫情得到控制趨於向好之時,全球疫情也跟著爆發。


在美國需要多少錢?


截止至3月19日凌晨:全美確診逾9300+例 ,死亡逾150+例。事實上,新冠病毒已經在美國爆發。


此次疫情,美國人民“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解決了嗎?

截止到美國東部時間3月19日,美國新冠肺炎數據 圖片來源:世界日報


那麼,一個新冠肺炎患者在美國治療到底需要多少錢呢?

據《邁阿密先驅報》報導,奧斯梅爾‧馬丁內斯‧阿茲庫爾(Osmel Martinez Azcue)曾在2019年末前往中國工作,在2020年1月份,他帶著“流感症狀”返回了邁阿密。


此次疫情,美國人民“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解決了嗎?

奧斯梅爾‧馬丁內斯‧阿茲庫爾


隨著,新冠肺炎的爆發,阿茲庫爾擔心自己可能感染了這種新型冠狀病毒,於是他選擇去傑克遜紀念醫院做了病毒的核酸檢測,結果為陰性。


隨後,他收到了醫院寄來的賬單,賬單上顯示他需要支付3270美元,摺合人民幣大概 2.3萬。當然有醫保的話,他需要支付的會少很多。


如此高額的病毒核酸檢測費用,無疑讓很多美國低收入家庭或沒有保險的人陷入恐慌。

視頻內容翻譯 微博 @水山水山水山

於是在美國當地時間3月12日,國會聽證會上,加州民主黨女眾議員凱蒂·波特一邊在白板上計算,一邊以犀利發言質問美國衛生官員如何解決新冠肺炎檢測價格過高,導致部分美國民眾無法接受檢測的問題。


最後,凱蒂·波特迫使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CDC)主任當場承諾,對全體美國人免費進行冠狀病毒測試。

那麼,為什麼在這之前美國的新冠病毒檢測費用這麼高?


首先,美國國內的可用試劑嚴重不足。


此次疫情,美國人民“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解決了嗎?


3月1日,美國副總統彭斯在接受採訪時承認:


“美國核酸試劑檢測能力不足,目前僅計劃投放 1.5萬個試劑,而實際上需要檢測的人數高達 7.5萬人。”


拿加州為例,目前該州約有 8400名密切接觸者需要做核酸檢測,而整個加州卻僅有 200人份的試劑。


而在美國CDC主任被逼承諾病毒檢測免費之前,美國國內所有的核酸試劑都來自 CDC(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而其他私人實驗室和廠商的試劑都還沒批准生產,所以檢測試劑數量極其有限。


其次,前文提到的阿茲庫爾的檢測費用之所以這麼貴,還有另外一層原因。


此次疫情,美國人民“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解決了嗎?


就是美國病毒檢測的權限那會還沒有下放,當時只有美國CDC和部分獲授權的地方實驗室有檢測資格。


所以,阿茲庫爾在做了病毒檢測後,醫院會把病人的檢測樣本從醫院送到CDC或者或授權的實驗室去檢測確診,

在檢測的過程中產生的物流費用就是一筆不小的費用

此次疫情,美國人民“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解決了嗎?

由上表可以知道,一個美國人在沒有保險的情況下,總花費在350-1500美元之間;如果有保險,要付的錢在幾十到幾百美元之間。


不過此圖表只是列舉了治療新冠病毒的多種可能操作。


而且,根據個體症狀各不相同,有些人可能會選擇15分鐘的門診處理,這樣的花費肯定不高;有些人可能需要緊急問診或急診,這樣費用一定會大幅度增加。


總而言之,你到底需要掏多少錢,是根據你的病情輕重緩急來計算。


普通美國人看不起病嗎?

除了此次特殊的新冠疫情以外,在美國看病到底貴不貴呢?

此次疫情,美國人民“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解決了嗎?


以骨折為例,在美國腿骨折的醫療費平均是7500美金,住院治療的費用平均是每三晚1萬美金。


而中國65歲以上老人的骨折治療費用平均在2.3萬人民幣左右,我們可以簡單估計,在沒有保險的情況下,在美國就醫的費用比中國貴起碼兩倍以上。


根據貸款服務機構Magnify Money對美聯儲和聯邦存款保險公司數據進行彙總後發現:2018年美國家庭存款的中位數約為1.17萬美元,超過50%的低收入家庭沒有存款。


那麼,如此高昂的醫療費用是如何構成的呢?


此次疫情,美國人民“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解決了嗎?


首先不能對執業醫師工會和藥企談判,其次是因為美國執業醫師的門檻極其嚴苛。


在美國,醫生的培訓週期不但時間長(約12-15年),而且學習教育的成本非常高,長時間高成本的培育醫生,所以醫生的收入肯定要比其他職業高得多。


根據美國Medscape醫師薪酬報告顯示,2019年美國醫生的平均年收入達到31.3萬美元,摺合人民幣 220萬左右。


其中收入最高的是骨科醫生,平均年收入高達48萬美金。


此次疫情,美國人民“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解決了嗎?

美國職業收入排行


另外,美國的醫療行業還存在天價的賠償金,醫生也存在較大的職業風險。


除此之外,就是由於美國的“人道主義”的醫療系統也造成了診療費用的居高不下。


美國法律規定:

醫院不能拒收病人,不管這個人什麼身份、什麼收入,只要來看病就必須要按正常標準醫治。因此護士大夫不會因為病人窮就把病人趕出醫院,所以美國就診的收費模式一般都是先就診,再付費。

一個醫院可能分為兩個部分,DO(doctor's office)和ER(Emergency Room)。
法律規定(各州細節不同),所有到ER看病的病人,無論是否有錢都必須得到檢查,一旦檢查後確定是危急情況(Emergency Condition),必須採取所有可能的措施來穩定病人病情(Stabilize,不是治療)。


而所有被ER指定到DO的病人,DO的醫生必須至少看一次病人(醫療建議和診斷治療不是必須的)。但如果附近的醫院不設ER,醫生就有理由拒絕診斷和治療。


而美國這種“人道主義”的醫療系統,也直接導致很多非法移民和低收入、甚至無收入人群濫用醫療資源。這些人產生的醫療賬單大部分又要不到。


所以,留下的窟窿要麼醫院自己填了,要麼是政府幫著擦屁股。而醫療機構為了保持收支平衡,只能從有保險、有收入的人群中分攤成本。

正因為以上這些原因,才造成了美國人看病的成本特別高。

此次疫情,美國人民“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解決了嗎?


但是,大部分美國人都有醫療保險,美國的醫療保險種類很多,便宜的保險只能報銷最基本的治療,貴的保險還可以報銷高級現金的康復型治療。

值得一提的是,在美國看病在收到醫院診療費用清單前,你根本不知道自己到底要花多少錢。

不過,像阿茲庫爾這樣收到天價賬單也不用恐慌,你可以針對診療費用討價還價。


因為如果你用現金支付,這種付款方式本身就會給你打折。除此之外你還可以要求分期付款或申請救濟。


如果你沒有保險也沒有錢,你還可以尋求政府撥款或慈善機構的幫助。


此次疫情,美國人民“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解決了嗎?


因此,一份醫療保險對於所有美國人來說都非常重要,比如:一個三口之家,夫妻雙方只要有一個人工作有合法收入,那麼,他購買的醫療保險就可以覆蓋所有家庭成員。


當你購買醫療保險後,根本不用在“生命垂危之際”猶豫要不要叫救護車;更不用為了省錢而延誤自己的病情。


此次疫情,美國人民“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解決了嗎?


當然,如果你想了解具體的美國醫保和醫療救濟手段(不含外國人),就去諮詢當地醫院的賬單部門(Billing department),或當地美國社會安全局(Social Security Administration) ,當地所有的醫療福利都會非常清楚透明。

總而言之,在美國看病對於中國人來說是天價,但對美國有正常收入的人來說,大體是可以負擔的。當然,美國還有2700萬的人因為各種原因沒有醫保。

那麼問題來了,美國如此雄厚的國力為何沒有建立起“全民醫保”的制度呢?


美國也想“全民醫保”

1929年,位於德克薩斯州達拉斯市的貝勒大學醫院開發了“預付制住院保障計劃” (prepaid hospital coverage),該計劃覆蓋了貝勒大學全體老師。


此次疫情,美國人民“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解決了嗎?

貝勒大學


該計劃的主要內容是:

“1250名老師,每月向貝勒醫院支付50美分的保費;相應地,在未來的12個月內,每位教師都有資格接受共計21天的半私人化的住院服務”(包括手術室的使用和其他附屬服務,比如麻醉劑、實驗室檢驗等)。

90年前貝勒大學內部的這項計劃就是美國獨具特色的醫保市場的雛形。


由於美國醫保是行業協會或工會和公司談判的結果,私人色彩十分濃郁,所以當聯邦政府想要建立一套面對惠及全民的醫療保險制度時,面對的阻力可想而知。


二戰後,美國政府面臨的最大的宏觀經濟困難就是日益增長的通貨膨脹。


此次疫情,美國人民“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解決了嗎?

時代廣場上的“勝利之吻”


聯邦政府為了降低通貨膨脹,所採取的政策措施之一就是對工資和價格實施管控。這樣一來,存在用工競爭的企業,為了穩定企業的勞動力,就不得不開始嘗試其他方法為員工提供福利。


其中,由僱主提供的健康保險就是很多僱主選擇提供的員工福利之一。


在工會和全美商會的遊說下,美國稅務局在1954年規定:由僱主提供的、作為福利的健康保險可以不納稅。


但是也催生了一個畸形的現象,越是大公司的醫保更像一種另類的公司福利。以IBM為例,他們的集體醫保中包括了出國療養以及一年三次洗牙的報銷內容。而越是富有的管理人員,他們的醫保越好。


而另外一方面,由聯邦政府提出的帶有社會福利色彩的全民醫保卻屢屢胎死腹中。


此次疫情,美國人民“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解決了嗎?

杜魯門總統畫像


比如:1949-1950年杜魯門總統提議的將聯邦保障機構FSA(Federal Security Agency)提升為內閣的一個部(衛生教育福利部)的法案,就遭到了國會拒絕。


雖然在1962年,肯尼迪總統提出的醫療保險照顧計劃(Medicare)和醫療保險救助計劃(Medicaid)法案在國會通過。


但是,這之後的美國醫保改革無一例外都失敗了。


結 語


美國當地時間3月10日,副總統彭斯宣佈:聯邦保險以及一些大型保險計劃,均已同意將新冠肺炎的治療涵蓋於保險計劃內,即受保人無需額外付費。


此外,美國2700多萬無醫保人士多數屬於低收入群體,他們沒有接受過高中教育,住在環境汙染較嚴重、醫療資源較貧乏的地區,因此這部分人感染新冠病毒的概率較大,

豁免這批民眾的治療費用,將對抗疫工作十分重要。


如果疫情進一步惡化,針對新冠肺炎的醫療費用減免計劃可能惠及到全美所有城市。


毫無疑問,此次新冠疫情在全球的大爆發,是對各國醫療系統和國家危機應對能力的一次檢驗。


美國到底行不行,我們拭目以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