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窩裡橫,出門慫”的孩子,多半和家長這幾個行為有關

小江最近十分發愁,她很擔憂自家孩子的脾氣。她家的寶寶在家裡就是一個小皇帝,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無論什麼東西只要他看中了就一定要擁有,如果爸媽不給買,就躺地上撒潑打滾,哭天嚎嫡,把兩口子都弄怕了。

“窩裡橫,出門慫”的孩子,多半和家長這幾個行為有關

但她發現在家裡橫行霸道的寶寶,只要一出門就變得十分老實,比如帶孩子去見朋友,寶寶連打招呼都扭扭捏捏。孩子剛上了幼兒園,本來還擔心孩子闖禍被叫家長的小江卻發現孩子居然表現很不錯。吃飯積極,回答問題也積極,據老師反應,寶寶在學校裡不太敢交朋友,跟別人相處時有點膽怯,希望小江能夠一起開導一下。

“窩裡橫,出門慫”的孩子,多半和家長這幾個行為有關


這下小江徹底無語了,沒想到小皇帝出門這麼慫,典型的“窩裡橫,出門慫”。其實孩子變成這個性格跟父母有密切的關係,本來按常理來說男孩子要窮養,但小江一家對孩子卻十分溺愛,孩子要什麼就給什麼,而且任何事都覺得不是孩子的錯,最後就把寶寶慣成了這副模樣。

“窩裡橫,出門慫”的孩子,多半和家長這幾個行為有關


其實,孩子的性格變成這樣,我們首先要從父母身上找原因,孩子本來是一張白紙,他的性格變得如何和父母有很大關係。首先要看看父母自身是不是也是窩裡橫,尤其是孩子的父親,孩子們在小時候會不自覺地模仿身邊親近人的行為和動作,尤其在幼年時會對父親有一種崇拜心理,他們覺得父親是這個世上偉大的英雄,因此會跟著學父親的處事風格。

“窩裡橫,出門慫”的孩子,多半和家長這幾個行為有關


當父親本是一個“窩裡橫”,只會在家吆喝親近的人,出門卻變得彬彬有禮,非常懦弱,孩子在耳濡目染之下也會變得在家裡愛撒潑打滾,霸道,但出了門卻非常有禮貌,甚至是不敢說話。

“窩裡橫,出門慫”的孩子,多半和家長這幾個行為有關


再者就是父母對孩子無限的寵愛,要啥給啥,想幹啥幹啥。很多孩子都是家中的獨生子女,有的還是第二代獨生子女,家裡就一個寶貝,爺爺奶奶姥姥姥爺爸爸媽媽都喜歡的不得了,一家六個人都圍著這一個孩子轉,寵愛的不行,生怕自己給的愛比別人少了。

“窩裡橫,出門慫”的孩子,多半和家長這幾個行為有關


北京師範大學教育學碩士、親子諮詢師楊傑老師認為:家長的一味妥協,孩子只會從家長身上學到兩樣東西——

第一,發脾氣;

第二,只要自己堅持發脾氣,媽媽遲早會妥協。

“窩裡橫,出門慫”的孩子,多半和家長這幾個行為有關


因為他知道,父母永遠愛他,窩裡橫不僅能達到目的,還不會被懲罰。孩子在家裡養成了囂張任性的性格,但到了外面卻沒人會慣他,等孩子碰了幾次壁就會變得格外乖巧,不敢在外面亂髮脾氣,因此就會形成“出門慫”的性格。人的本性是趨利避害的,越是有安全感的環境,越容易無拘無束、顯露真性情。

過分的愛不如不愛,該拒絕時卻給予,不是慈愛,而是傷害。

“窩裡橫,出門慫”的孩子,多半和家長這幾個行為有關


再就是孩子的社交比較少,總是呆在家裡跟無比寵愛自己的親人在一起,很少與外人接觸玩耍,不會了解到,出門在外不會有人慣著自己的道理。一旦出門,失去了溫室的花朵,內心是非常孤獨和害怕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