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草在端午節扮演了怎樣的角色?


艾草在端午節扮演了怎樣的角色?


端午節有個習俗是在門上掛艾草,艾草是一種多年生的草本植物,這種草在端午節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端午節還有“浴蘭節”之稱。端午節的時候,人們會採一種叫蘭的香草煮水洗浴,但蘭特別難採,人們便用艾葉、菖蒲等同樣有藥用價值的草來代替蘭,熬水沐浴。除了用艾草沐浴預防疾病,人們還會在端午節把艾草掛在門上用以避邪。這些都是有科學根據的,根據《本草綱目》記載,菖蒲能夠明目健身,延年益智,所以用草藥水沐浴的風俗在陝西等等一些地方也一直保留到了今天。除了沐浴,人們還喜歡喝用菖蒲泡的酒。

除艾草、菖蒲之外,其他許多植物在端午節也會受到人們的重視。端午節有一項非常受女孩子們歡迎的遊戲叫鬥百草。鬥草有兩種玩法:文鬥和武鬥。武鬥是以草的受拉力的強弱來決定輸贏的:比賽雙方先各自採摘具有一定韌性的草,然後把兩根草相互交叉成“十”字的形狀並各自用勁拉扯,誰的草沒有斷,誰就贏了。所謂文鬥,就是對花草名,女孩們採來百草,以對仗的形式互報草名,誰採的草品種多,對仗的水平高,堅持到最後,誰就贏了。因此玩這種遊戲沒點植物知識和文學修養是不行的。《紅樓夢》裡就有一段文斗的情節:香菱和幾個丫頭各採了些花草,鬥草取樂。這個說:“我有觀音柳。”那個說:“我有羅漢松。”突然豆官說:“我有姐妹花。”這下可把大家難住了,聰明的香菱對了出來說:“我有夫妻穗(suì)。”這就是文鬥啦。端午節,同學們不但可以吃粽子用艾草沐浴,還可以和小夥伴們一起文鬥武鬥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