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行禪坐:七支坐法

禪坐,通常採用七支坐法。七支坐法也稱為結跏跌坐,主要有七項內容。

(1)雙腿單盤或雙盤。能雙盤的最好雙盤,不能雙盤能單盤的就單盤,大家一起做。單盤的時候,左腿在上右腿在下為如意坐,右腿在上左腿在下為金剛坐。雙盤也叫金盤,單盤叫銀盤。臀部須稍墊高一寸半至二寸,以打坐時腳後跟不硌腿為宜。

盤腿坐禪,身體比較穩重,也比較容易寧靜下來。有的人一時盤不起來,可以散盤,還是以輕鬆、自然為好。

盤坐的時候要把腳踝放在另一條腿上。腿麻了、累了,兩個腿可以互相交換。有的腿還壓不下去,沒關係,時間長了慢慢就壓下去了。我有一個徒弟,2004 年跟我學打坐的時候,腿盤起來膝蓋翹得很高,後來慢慢地可以雙盤了。堅持打坐,慢慢地都可以雙盤。

還有一個注意事項,無論散盤、單盤或者雙盤,如果今天左小腿放在上面,明天禪坐,右小腿就要放在上面,左腿右腿要同時練,這樣不會造成脊柱單邊傾斜,保持脊柱的豎直。

(2)雙手結印。男的結定印:左手在上,右手在下,拇指相對,也叫三昧耶印;女的結彌陀印:右手在上,左手在下,拇指相對,叫彌陀印,即阿彌陀佛的手印。雙手結印自然地放在腿上。

唐朝以前,男眾坐禪大都結三昧耶印。到了晚近,好像男眾、女眾都結彌陀印。根據生理結構,男的坐禪結三昧耶印,更好一些,左手在上、右手在下,這樣陰陽平衡。

(3)腰背脊柱自然豎直。身體自然豎直的同時,身體要放輕鬆,不要緊繃,更不要硬挺。

不要塌架。鬆懈塌架,時間久了就成“羅鍋”了。但也不要硬挺。硬挺容易上火,自然豎直就可以了。

(4)雙肩放平。雙肩舒展自然下垂,不要往上端肩。也不要像有的文學作品寫的那樣“含胸拔背”,像個小偷一樣,而是應該雙肩放平,胸背舒展。

(5)下頜內收、百會朝天。不要低頭,輕輕地下頜內收,往後收 1 釐米左右,使百會穴正好豎直朝天。

(6)舌抵上顎。舌頭尖輕抵上顎。上顎有坑,也就是上齒齦後面有一個小坑,舌頭尖輕輕抵著這個地方。舌抵上顎也叫搭鵲橋。按照中醫講,舌抵上顎就是令任督二脈交匯、相通。

(7)雙目微閉。兩隻眼睛輕輕地閉上。雙目微閉比較攝心,也比較養神。仁炟體會,睜著眼睛心馳神往,容易打妄想。雙目微閉,容易入定。若有昏沉、幻覺等情況,眼睛可睜開。

——選自仁炟長老《教你學禪修》

修行禪坐:七支坐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